基于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思考

时间:2022-06-13 06:07:11

基于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思考

摘要: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投融资和资金运营中如何相机抉择,控制和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薄弱环节。本文从大多数国有企业目前资金活动的管理控制现状出发,探讨解决资金内部控制的对策,使企业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不断得以规范和加强。

关键词:资金活动 内部控制 意义 现状 对策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筹集和使用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强。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失效轻则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重则带来致命打击。

而在实践中,对资金的管控与企业内部控制诸多相关问题紧密相连,协调掌控难度很大,资金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如何加强和改进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在生产经营中控制和防范资金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资金使用效率,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意义

1、资金活动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生产经营的开展,必须依赖一定形式的资金支持,其过程和结果也是通过一定的资金形式体现出来的。控制好资金的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需要明确自身业务的定位,处理好与内外部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而且需要对宏观经济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作出准确判断,具备相机抉择的能力。因此,加强和改进对资金活动的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2、资金活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资金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内外部的单位、部门、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企业的资金活动中,其中的每一环节如果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资金的安全和完整,使企业遭到损失或重创。通过加强企业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能够不断规范企业的各种经营行为,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做到及时化解,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

3、资金活动控制有利于企业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展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实质是从资金流转的角度控制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正确认识和评价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地进行筹资和投资,认真细致地研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产生的资金流量并加以合理的运用、调度,调剂资金余缺,均衡资金流动,合理资本结构,才能促进企业资金运作成本的综合降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资金活动控制的现状

对资金活动的控制,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生产经营全过程内控制度的质量高低、协调性、执行力都与资金活动紧密相连。只有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设计出科学合理、协调有效、便于操作,又能突出重点防控措施的资金活动业务流程,才能尽最大可能实现资金安全。现实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资金活动控制不尽如人意:

1、发展战略定位不明确,全面预算管理薄弱,带来筹资方式单一,筹资业务流程不规范。企业筹资需要根据经营和战略发展需要,结合年度经营计划和预算安排,通盘考虑筹资成本,权衡风险。而战略规划管理和业务预算管理的管控薄弱带来筹资的额度、期限等方面的不确定,加之内部缺乏规范的筹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很难做出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需要筹资时多采用银行借款,且对资金成本、使用效益没有完善的监督评价过程和责任追究,容易出现筹资信用下降、筹集资金未能有效使用。

2、投资活动决策缺乏严格的程序规范,造成投资资产保管与会计记录存在风险,投资效益低下。投资作为企业一种盈利活动,需要根据自身状况,拟定投资目标和计划。企业选择的投资主要以固定资产投资居多。由于内部投资缺乏科学严格的可行性方案论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及有效跟踪欠缺,加之项目建设周期长、相关资料多,往往实物资产已投入使用,而会计记录不能完整反映资产的价值和全貌,无法准确对投入资金的效益进行正确评价,更无从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3、内部各种基础管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带来整体资金周转困难,使用效率低下。企业资金内部营运的目标是保持生产经营各环节资金供求的动态平衡,促进资金合理循环和周转,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销售、采购、生产等业务在管控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带来应收账款沉积、预付账款增加、物资库存积压、自有资金垫支生产、资金体外循环等现象,使大量资金滞留在各生产经营环节之中很难及时周转,造成被闲置或浪费,甚至带来资金损失。

4、资金使用缺乏相应的监督程序和评价机制,管控措施不落实,造成资金浪费和寻租。大多数企业都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有逐级逐层的资金使用及审批的规定。但是否有效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对资金分配使用的具体额度及方向,缺乏监督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部人控制现象”造成对企业资金分配使用难于做到全局的有效协调。容易出现正常生产经营资金缺乏,其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失衡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权力寻租,影响到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根基。

三、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对策

1、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核心是科学决策,基础是制度建设,重点是业务流程,只有抓好关键控制点,采取集中管理方式,严格制度的执行,避免资金活动控制的风险。

2、明确战略规划,做好资金预算管理。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和发展定位,在做好企业业务预算的基础上细化投融资方案,充分估计资金成本、资本结构和资金风险,加强投融资的决策管理,避免资金决策失误给企业经营运作带来损失和重创。

3、严格资金活动业务流程的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计划、论证、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特别是责任追究的全过程控制,通过强化资金活动程序的规范执行,完善资金活动情况的业务核算,督促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使用效益。

4、加强制度建设及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基础业务控制和资金活动控制的制度建设,重视岗位职责分工和授权审批控制,提高执行力,通过基础业务控制,减少资金沉积、存货积压、无效采购等现象发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5、完善资金使用管控手段,强化资金协调控制。加强资金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优化控制环境,贯彻重大资金使用的集体决策原则,加强资金的统筹集中,优化资金配置,增强会计信息反映的真实完整,使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做到均衡、协调、高效。

上一篇:世界经济和能源格局变化 下一篇:关于加强中专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