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再次奏响蓝色海洋进行曲

时间:2022-06-13 04:31:16

中国航天再次奏响蓝色海洋进行曲

3月2日,海洋二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至此,海洋二号卫星正式投^使用。

“海洋二号”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风、浪、流、潮及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是我国民用航天“十一五”重点投资项目。自2011年8月1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来,“海洋二号”在轨测试和试运行表现良好,空间行波管放大器等一批自主研制关键部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卫星遥感器和精密定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星地激光通信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海洋二号”将在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资源开发、维护海洋权益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连续有效地监测风暴潮和巨浪等极端海洋现象,提高海洋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供识别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的重要大洋渔场信息,为大洋渔业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卫星获取的数据能够有效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极地冰盖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对此,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师蒋兴伟表示,无论是海洋系列卫星的发展,还是其他海洋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国家海洋意识的觉醒和国民海洋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强调一种真正的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

业务化应用稳定运行

海洋一号A卫星和海洋一号B卫星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发射,并完成了我国海洋水色环境监测的试验与应用任务,使得我国海洋水色卫星的探测能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并真正进入到遥感卫星业务化运行状态。

据蒋兴伟介绍,海洋一号两颗卫星一方面改变了我国海洋遥感卫星数据长期依赖国外卫星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在海洋水色环境监测与应用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海洋水色要素监测方面,通过对叶绿素、悬浮泥沙、可溶性有机物等要素的有效探测,我国实现了海洋遥感卫星从无到有的蜕变,并逐步实现了业务化监测能力。

在卫星数据应用方面,我国实现了对海温、海冰的预报,实现了对赤潮和大洋渔场环境以及海岸带动态变化的监测等,各方面应用能力和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今后,海洋水色卫星将进入业务化监测和运行阶段,随着后续海洋一号C星和D星双星的发射入轨和组网运行,将实现长期的、连续的、不间断的海洋卫星数据产品服务,使海洋水色环境在应用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系列化卫星齐头并进

据蒋兴伟介绍,海洋二号卫星跟海洋一号卫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利用主被动的微波遥感技术,实现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的监测;而后者则是利用可见光和红外探测技术,实现对海洋水色环境要素的探测。

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和海洋水色环境要素,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海洋而言,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并不能相互替代。

二者的结合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实现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有利于加深对海洋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海洋环境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海洋防灾减灾和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服务。

海洋二号卫星成功交付后,也将发展成具有业务化运行能力的卫星系列。在“十二五”乃至后期实现多颗卫星同时在轨,满足业务化运行要求,以保证对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业务化应用的需要。

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我国还计划发展第三个系列的海洋卫星,也就是海洋三号卫星——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它主要利用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器,实现对海面目标、海洋溢油等灾害的监测。

三个系列的海洋卫星将在太空中遥望海洋,共同构成海洋空间监测体系,作为海洋立体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海洋更大范围、更多要素的同步、连续观测,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0年差距一朝立潮头

美国1978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我国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则一直到2002年才发射升空。

“可以说,我国海洋卫星事业的发展起步滞后了近30年的时间。”蒋兴伟分析说,“但我们的起点并不低。”

通过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的试验、验证和完善发展,尤其是通过海洋二号卫星的众多破冰之举,目前,我国海洋卫星在研制、发射、测控技术和地面应用技术等方面部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蒋兴伟介绍,海洋二号卫星从功能性能上来讲,已经达到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的国际先进水平,其有效载荷也已经与国际同类卫星的水平相当。

但他也透露说,就整体能力而言,我国的海洋卫星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有效载荷的探测精度和性能指标上,部分器件还是长期依赖进口,卫星的长寿命、高可靠等方面的指标,地面应用对于数据的反演、定标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可喜的是,曾经一度依赖进口的脉冲行波管放大器,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在此次海洋二号任务中首次进行在轨验证获得成功。蒋兴伟说,无论是对航天事业的发展还是海洋卫星事业的发展而言,此次仪器设备的国产化部具有深远意义。

同时,海洋二号卫星集多种主、被动微波遥感载荷于一体,每天可观测全球近90%区域的海面风场,观测数据将有效补充国际上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

应用效应日渐凸显

海洋二号卫星的应用效应首先体现在对海洋动力环境的监测上,它可以全天时、全天候获取海上风、浪、流、潮汐和海温等海洋水文气象信息,为我国的海洋观测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海洋二号卫星将大幅提升海洋环境预报的准确度和时效性。”蒋兴伟激动地说,“海洋二号卫星的测高定轨精度优于3厘米,是我国首次在卫星上实现海洋卫星梯队厘米级高精度定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海洋监测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而这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向系列化及业务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作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轨运行且装有微波散射计的遥感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的交付使用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同时,通过连续有效地监测风暴潮和巨浪等极端海洋现象,海洋二号卫星可以极大地提高海洋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梅赛德斯-奔驰CLS 63 SMG 下一篇:纯粹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