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话精神”提升童话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13 02:46:37

以“童话精神”提升童话教学效率

童话,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儿童写作的一种特殊文学作品。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日渐回归“儿童教学”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篇幅日趋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一至十册课本中,童话就多达三十几篇,作为写作要求出现的也有二十多次。

编入语文教材的童话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集中的童话教学单元,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单元中还有专门的童话创作练习。也有个别的散落式的童话课文,如一年级上册中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小兔子运南瓜》《雪孩子》等等。由此可见,童话,已经成为小学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样态。

但是,令人堪忧的是,当下的童话教学并没有浓浓的“童话味”,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没有把握好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没有以夸张为基础的那种审美价值,更没有童心和童趣感受童话的艺术张力,只是把童话当成一般的阅读文本进行习字造句、分段分层、归纳大意、挖掘主题的训练,或过度昭示童话的思想内容进行训诫式的教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个重要归因是我们的童话教学缺失了“童话精神”。那么,什么是“童话精神”?怎样在教学中体现“童话精神”,从而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呢?“童话精神”,应当是一种体现儿童文化的自由“游戏”精神,是一种“纯真”的童心本色。

一、 “童话精神”要以儿童为本体

童话首先是属于儿童的,童话教学更是童言童语的自然交融。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阶段,童年的生存状态会深深地影响人一辈子。而童话又是童年的天使和恩物。教学童话,教师要换位思考,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儿童的话语说人生。任何有悖于“儿童视角”的教学行为,都是有悖于“儿童精神”的成人解读和行为,必将大大降低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童话写作。他用一盆脏水为材料,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说脏水和尘土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结果呢?学生个个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入手。这主要是因为脏水和尘土这两个主人公形象不鲜活、不可爱,完全提不起学生对童话创作的欲望。是呀!童话创作固然需要想象,但这种想象并不是向壁构思,而是建立在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形象上的。孩子为何喜欢童话?首先是童话中有他们感兴趣的形象,比如说有个会上天的小白兔,有个会下地的小花狗,有个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喜羊羊。这些形象贴近孩子的最近“兴趣区”,他们自然会觉得好玩、新奇、有意思。课堂上只要教师一引导,他们就会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所以,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儿童本性,站在儿童的角度,以“童话精神”为指导,开展童话教学,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 “童话精神”要以想象为本色

童话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石上的。富于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儿童自由游戏精神的一种必然追求。由于有幻想,童话中才有特殊的、非人间的境界。在童话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要让学生充分享受童话故事中的“想象”给予他们的无穷乐趣。

一位教师教学《去年的树》(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作品,体现了大树与小鸟之间至死不渝的深情厚谊。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完这个故事后,启发道:“课文中的这个童话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可是,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请你想象一下,接下来小鸟会做些什么呢?它们的故事又可以怎样延续下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思考,纷纷作出了精彩的想象。其中有一位学生说:小鸟会去找一位神仙,因为这位神仙有一种神水,能起死回生,最后小鸟终于求到了神水,救活了大树,所以它们又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启发道:“小鸟在求神水的过程中,一路顺风吗?它又会遇上一些什么事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被这么一“点火”,智慧的火花燃烧得更加炽烈了。有的说:小鸟遇上了各种妖魔鬼怪,因为它们也想得到这种神水,想让自己长生不老;有的说:小鸟遇上了好心的大鹏,帮助它一块儿去寻找神仙;也有的说:第一次找到的神水是假的……学生的想象极大地丰富了童话的意境,这种美的意境净化了人的情感,使人变得更高尚、更美好、更善良。

三、“童话精神”要以生活为本真

自由想象是童话的最大特征。它不受现实逻辑限制,即不受意识约束;它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只是一种愿望的象征、情感的象征;它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虽然是虚拟和假定的,但又必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才能与人们的真实生活感受相沟通。所以,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必须要比童话作家多一点“孩子们熟悉这段生活吗”的前置条件。

一位教师上完《雪地里的小画家》《小兔子搬南瓜》《雪孩子》等课文后,引领学生尝试编口头的微型童话。他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大象为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抓住大象鼻子大的特点,让学生们展开大胆的想象。先说大象的长鼻子像什么,再用这个像什么干了一件什么事。于是,大象的长鼻子和学生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合二为一了。学生有的说:象鼻是公园里的泉水,大象走到哪里,清凉的泉水就喷洒到哪里,人们多开心;有的说:象鼻是一座会走路的天桥,帮森林里的警察叔叔在天桥上执勤;还有的说:象鼻是一架会说话的滑梯,小猴、小猫在它的长鼻子上来来回回地玩滑梯;还有个学生联系到了他看到过的消防车,说:象鼻是森林里的喷水车,可以救火……学生们的这些想象尽管大胆离奇,但无一不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生活基础上。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在学生们的回答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四、“童话精神”要以课程为本位

童话编入教材作为语文课文来教,它就具有了课程的特殊使命。作为语文课的童话,它必须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但不会影响它更好地发挥童话的美育价值和熏陶功能。特别是近年来,教材中引入的外国经典童话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由于国情、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不同,编者们根据我们的国情对原著进行了必要的删改,我们必须尊重编者对经典童话进行的必要删节和改编,因为这时的童话作品已不是自然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而是一种语文课程资源了。

例如,笔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为了保证学生们原汁原味地阅读童话作品,补充了编者已经删改掉的情节。结果当笔者告诉学生们小女孩虽然生活得很痛苦,但因为她心中有上帝,所以痛苦也是幸福的,特别是上了天国以后她的幸福追求也就实现了……这时,班上有个学生问:“老师,照这么说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穷人,他们为什么不直接上天堂呢?”“天堂在哪里?上帝是谁?就是菩萨吗?……”学生们沸腾开了。面对此情境,笔者哑口无言,这才尝到了“尊重”原著的苦头。

众所周知,安徒生在原著中无法摆脱其个人意志的制约,力图渲染上帝在心中的幸福,有了上帝在现实生活中就可学会忍受劳苦的。这种思想无疑是片面的、落后的,这是作者所处时代的制约。编者在注意到这则经典童话闪光点的同时,对原著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以适合中国小学生阅读。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尊重编者的修改,尊重作为教材所应当具有的权威性。

作为“童话精神”所具有的那种自由游戏精神,在童话教学中体现着以儿童为本体、以想象为本色、以生活为本真、以课程为本位的实施要求。这也是提升童话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与原则。

上一篇:报刊阅读指导两要点 下一篇:一朵奇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