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时间:2022-06-13 12:59:54

浅谈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散文和诗歌一样,在我国文学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散文其所以成为历史悠久,十分发达的文体,是因为它取材广泛自由,形式活泼,文情并茂的一种文学样式,人们称之为“文学领域里的轻骑兵”。在每一册的编排上散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高中语文中的散文教学是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我认为高中语文中的散文教学,应着重于散文的各种艺术特色,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抓住散文取材广泛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散文的取材极为广泛自由。从宇宙自然到人类社会,大至时代风云、国家大事、社会变革、壮丽山河。小至市井琐闻、家庭细故、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均可作为散文的材料。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但是,对于散文取材的广泛自由,不应理解为可以不加思考的信笔乱写。恰恰相反,唯其广泛自由,在取材上必须十分精严。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文字有限,作者要在短小的篇幅中倾注感情,阐发思想。用有限的文字写出丰富复杂的内容,在万物之中必须选取包孕丰富,神晤默契的材料。这就要求教者如何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去观察社会中的万事万物,去分析世界上的各种人事。透过事物的表象,洞察其中的真缔和生命,从仪态错综中发现事物间复杂隐曲而又独特的联系点。从万象之中捕捉一物,从一物之中凸现一微,从一微之中或触通人生,或阐明道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

二、抓住散文构思精巧的特色,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

散文之所以能做到形散神聚,重要的是在于作者的精巧构思。而构思的中心环节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而散文的线索既制约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流动,又作用于连缀材料。散文的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情为线、以理为线、以物为线、以景为线。无论以何种为线,都是服从于创作散文的意境。作者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与客观生活图景“境”相融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凝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情与景,意与境两个方面同时给予读者深刻的印象,能使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如身人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这就要求教者从散文的构思精巧入手,引导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境,领会作品的意,体验作品的意境。使学生通过感受、领会、体验、激发想象,逐步体验作品所要反映的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生活,接受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熏染陶冶,获得美的享受。

三、抓住散文语言优美的特色,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每一篇散文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好教材。因为散文的吸引力,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在语言运用方面,散文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散文的语言不象诗歌那样高度凝炼,韵律和谐;不象戏剧语言那样要求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也不象小说那样具体细密。但它必须讲究精炼、优美、朴素自然、具有个人的独特色彩与情调。为此,教者必须抓住散文语言这些特色去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这一方面,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散文语言为什么要具有这些特色:因为散文的篇幅短小精悍。这要求作者用词的准确精炼,用少量的文字,包容尽量多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散文语言的精炼特征。散文追求诗意,形神具备,意深旨远的艺术境界乙语言必须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情和音乐美,这就决定了散文语言的优美特征。只有运用优美的语言才能有助于表达那些美丽壮观的场景,热情奔放的感情和崇高美好的理想。同时散文又是以抒发作者的感受、感情为主的一种文体。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写景都着重写其人、其事、其物、其景,给作者的印象、感受和影响,其实都是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语言的朴素,是作者情感真挚的流露。真情的流露总是自然的,因而也是朴素的。作者无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用语往往做作雕琢,无朴素自然可言。只有“朴素见真情,平淡留深意”。在理解了散文为什么要具有精炼、优美、朴质自然的语言特点之后,其次就要引导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去体现这些特色;要做到散文语言的精炼,就必须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人物的神情特点,选用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或从意义相近的词语中挑选那些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情况,贴切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来进行表达。同时成语、警句的运用是语言精炼的一个突出表现。它易记、易诵、精辟、深刻、最富有思想感情,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要做到散文语言的优美,这不单纯是用语瑰丽多姿,色彩斑澜。在语言修辞上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格来加以装饰。但是优美的语言,绝不是词藻华丽的代名词。朴素的语言,只要运用得好,同样有很强的表现力,读起来还会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所以也是优美的语言。

四、抓住散文体式结构灵活多样的特色,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

散文的体式是多样的。它是一种最灵活、最自由、最少拘束的文学体裁。它可以写得优美如诗歌,虽不讲究韵律,但意蕴蒙胧。它可以写得像小说,虽无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情节跌宕多姿。它还可以写得像话剧,虽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但能用人物对话揭示人情世态。

散文的结构也是千姿百态。它可以时空为序、以逻辑事理为序、以事物分类为序。又可以双线交叉,两线平行。也可以曲径通幽,比兴叠合,无所为不为。这种体式的因文而异,结构的随人而异,对培养成不同的文学风格及不同的健康人格都是不容忽视的。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下一篇:高举知识的火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