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结构特点

时间:2022-06-13 12:54:09

小儿皮肤结构特点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表皮和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连接。但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小儿,由于个体及各器官系统尚不成熟,其皮肤结构及功能与成人相比有显著不同。从皮肤病发病频度初步统计,15岁以下小儿患皮肤病的人数,约占皮肤病患者总数的1/3,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也有特殊之处,且小儿各年龄层的皮肤病类别又各具特点,因而研究小儿皮肤结构、功能与皮肤病的关系已成为皮肤病工作者的新课题。

小儿皮肤较成人菲薄,表皮棘层仅有2~3列细胞,且多数细胞均为空泡,透明层缺乏,角质层为由数层相互粘着不紧的鳞片组成,真皮结缔组织也相对不甚成熟,真皮层展平,因而皮肤外观平滑、柔软、细嫩,纹理不清。由于表皮菲薄,真皮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容易撕断,毛细血管脆弱以及保护作用尚不健全,因而颇具易伤性,即使微小的机械性、化学性、温热性刺激也易伤及而出血。在汗液浸渍下摩擦部位常发生褶烂,而臀部、会皮肤由于汗、尿、粪便的影响也易出现炎症。

小儿皮表面积按公斤体重计算较成人为大,故其散热面大、耗热量也多,对外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同时吸收面也大,因此外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吸收过量引起中毒或不良反应。真皮结缔组织中主含基质,皮肤组织含水量较成人高,易倾向急性炎症性水肿发生。

小儿的皮脂腺和汗腺发达,新生儿期皮脂腺数目即较多,分泌旺盛,约半数新生儿可见鼻部粟丘疹。幼儿期皮脂腺变小,分泌减少,至青春期在性腺影响下,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分泌增多,易产生座疮。小儿汗腺在出生后已达成人数量,但由于新生儿发汗中枢尚不成熟,活动的汗腺数目不多,且汗腺导管开口处常被表皮鳞屑阻塞,因而泌汗功能较差,对热的适应能力不强。生后6个月开始具有正常发汗功能,至2岁以后活动的汗腺数目增多,同时发汗中枢常处在兴奋状态,因而婴幼儿易致多汗或汗疹。

小儿的皮下脂肪及其组成也与成人不同,含有大量硬脂和软脂,尤其新生儿,皮下脂肪密度大,寒冷条件下易发生硬变,即新生儿硬肿症。小儿表皮脂质膜及汗液分泌情况直接影响皮肤的酸碱度(pH值)。一般皮脂多pH值偏酸,发汗多则偏碱。新生儿的皮表pH值为7.4。青春期皮表脂质膜达最厚,皮表pU值为一生中最低,可

上一篇: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凤仙散外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及肌注后硬结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