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时间:2022-06-12 11:13:05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探讨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内部会计控制是内容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利于会计,又不限于会计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及其动态、改进过程。内部会计控制从控制的对象方面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从控制的程序、方法方面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的需要,也是会计履行其基本职能的需要。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防止错误和舞弊,增强竞争力,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的增值。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高校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模糊,致使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比较薄弱,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全。还有一部分高校,不是没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在某些高校,领导者长官意识浓厚,干扰财经管理,指示会计人员造假,违反经济业务活动准则,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2.内部会计控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监督不得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致使会计信息失真。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预算制定、项目立项、执行随意性很大,缺乏监督、分析和考核措施。物资采购制度不健全,会计控制在这里形成盲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缺实,内部控制薄弱,造成帐实不符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会计失控难辞其咎。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缺乏力度。我国现有的内部会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许多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情况差。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未能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和奖惩力度疲软。从而人为地削弱了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警觉性。

4.资金的使用随意性很强。对重大经济事项、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重大决策没有明确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制度。现行会计人员无权参与高校大型经济项目的决策,又无力监督高校管理者,高校财经管理混乱而无法实施会计监督。

5.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缺乏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现象时有发生。不相容机构及岗位交叉或兼任现象在一些中小型高校较为常见,缺乏会计人员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

二、完善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及观念。采取强有力措施、引导、提高各级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实际中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分工、程序方法,相互制约,权力和责任对等。真正做到制度和实际相统一。要树立正确的财产保全控制意识、风险控制意识、授权批准控制意识。牢固树立内部会计控制面前人人平等、内部会计控制是一种权利制衡机制、内部控制优先,防范于未然等内部会计的新理念。

2.加快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抓住控制的重大环节、关键点:第一,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和岗位分工。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需要,合理科学地设置会计机构,实行定员定岗,会计处理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会计稽核制度,加强会计职能,保证一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准确、完整。贯彻各项财经法规、制度,保证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表相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第二,以人为本,合理有效的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聘任制、轮岗制。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完善、加强专业资格考评制度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和提高,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确保实现内控目标。第三,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环节。预算编制要体现导向性,强调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跟踪分析、考核及评价。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第四,建立内部审计稽核和外部监督两道防线。落实内部审计,注重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大内部审计力度,督促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做到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无缝连接,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学校进一步改善管理,提高综合实力。第五,采取科学、循序渐进的策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功效。建立健全与内部会计控制相衔接的奖惩制度。第六,建立健全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系统维护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应相互分离,各岗位权限应设置保密措施,以防资料外泄。建立输入、输出、处理安全机制,操作管理机制,系统维护机制,档案管理机制及其防病毒措施。第七,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多方加强教育成本控制制度,推动会计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付诸实施。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管理制度。

3.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第一,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要定期进行稽核,稽核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考核,稽核结果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要有透明度。第二,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对较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控制,要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同时发挥财政监管的职能作用,实现会计监督与内部会计控制的良好对接。

4.健全会计体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针对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管理者的行为,使相关的每个岗位、每个人、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首先,要有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完整的帐簿登记制度、严格的核对制度、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及科学的预算制度。其次,加强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第三,建立定期盘点与不定期清查相结合制度,可达到防微杜渐的最佳效果。第四,会计岗位定期轮换,并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第五,定期进行会计会审,将内部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进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控制。

5.建立对重大投资项目、资金流向运动的处置调配的集体审议联签制度。如对教材图书采购、基建项目确立、重大科研课题立项以及重点实验室投入等方面进行决策时,应有财务负责人参与的联签制度,以确保高校资金的安全。

6.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内部控制的中心是会计控制,而承担会计控制职责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首先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其责任感,提高其政策水平;其次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扩充其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第三要定期考评,奖优罚劣,以有效激励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

总之,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从源头,而且要从制度上,高度重视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于实施。通过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其有效执行,一方面可促进各高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意识,真正实现管理出效益;另一方面可促进高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防范风险,保证高校财产物资的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财务活动的合法。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英汉委婉语语用对比研究 下一篇:发达地区高职文秘类人才需求与培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