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表现及对策

时间:2022-06-12 08:41:23

浅析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的表现及对策

【摘要】我国信用卡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作者从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表现着手,探析发展和完善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风险 表现 对策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体系建立健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信用卡市场各个主体的互动发展共同解决。信用卡法律制度和个人征信体系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提供支撑,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的规模质量是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要素,发卡银行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盈利能力是关键,而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是信用卡健康发展的保障。要更好的发展我国信用卡业务,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表现

信用卡业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过程中, 因各种不利因素导致发卡行、 持卡人或特约商户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卡风险的产生与信用卡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 无固定场所、 授贷个体多、 单笔金额小等特点有关。在银行卡风险中,信用卡风险相对较高。2013 年上半年( 1- 6月份) 从各省级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办公室报送的银行卡风险事件来看, 涉案卡种以信用卡为主, 涉及卡量20808张, 占涉案银行卡总量的96.67 %,涉及金额57.8亿元, 占涉案银行卡总金额的99.4%。 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 信用卡风险可以划分为来自于普通持卡人、 不法分子、 银行内部及特约商户四类风险。

二、发展和完善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对策

(一) 加强信用卡制度体系支撑作用。

1、制定和完善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应在全面审查各层次有关规范信用卡业务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漏洞和矛盾之处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修改工作:一是修改 《 商业银行法》 ,增加一章信用卡业务内容,重点规范信用卡业务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追究机制;二是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修订 《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使其符合我国现今信用卡业务状况及其发展要求,降低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维护各方合法权利,弥补监管漏洞;三是完善 《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同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针对信用卡业务的不同风险点颁布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新的法律法规,解决信用卡业务发展中涉及的各种问题,如出台《 消费信贷保护法》,保护持卡人信用信息隐私权,保证消费者获得信用的平等性;针对信用评估机构和发卡机构,制订《 信用控制法》, 全面约束为信用卡审批环节提供信用报告和信用记录参考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同时规范信用卡发卡者的经营行为,尽快制订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惩罚机制,严厉禁止和惩治信用卡套现等危害社会的棘手问题。

2、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征信指的是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通过第三方机构将每个人的信用信息集中起来,在需要的时候供个人和信贷机构使用。目前主要任务是完善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应与各部门加强合作协商,逐渐扩充信息涵盖面,将公安部门的车辆和人口信息、电信部门的电话号码和缴费信息,公共事务部门的水电煤等日常生活信息以及住房部门的个人房产信息尽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全国范围内信息体系。还应建立不良持卡人、欺诈风险交易信息等犯罪信息数据库,实现各大银行的信息共享,降低发卡银行的信贷风险,净化信用卡使用环境。

( 二)积极夯实信用卡营销基础。

1、倡导消费者用卡的支付习惯。信用卡具有提现、消费、透支等多种功能,是现代最便捷的支付工具。但我国传统的支付方式是 “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故我国信用卡活卡率较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消费者认为透支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发展信用卡业务就要首先改变我国消费者的这种观念,政府部门要积极倡导鼓励居民使用信用卡,改变支付习惯,通过宣传教育让消费者明白现金已不再是唯一的货币形式,银行卡取代现金消费已成为时代潮流。商业银行要提高信用卡营销能力,对我国消费者进行细分,增加持卡人对信用卡的认知度,吸引客户持卡消费。

2、加快各地区的受理终端建设。为了加速提高信用卡特约商户普及率,有关部门应出台商户受理信用卡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针对信用卡受理偏好低的中小商户。可补贴中小商户使用终端机成本,如设立中小商户发展专项基金;或采取适当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少刷卡销售额的营业税。要鼓励商户 全面受理信用卡,就要减轻商户受理信用卡的负担,提高信用卡使用的积极性。

(三) 增强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盈利能力。

1、转变信用卡营销观念。转变经营观念是商业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首要工作,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实现三方面的转变:首先,营销重心应从重视发卡数量向注重持卡人质量、注重信用卡持卡用户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度转变。其次,考核业绩的指标也应从单一的发卡量转变为用卡均消费量、活卡率等综合指标。最后,营销模式要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要对我国信用卡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爱好等信息为基准,划分出不同的细分市场,根据不同市场的客户特征制订不同市场开发战略,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要,赢得客户的青睐,通过良性竞争提高盈利水平。

2、树立品牌意识,优化银行服务。与其他商品市场一样,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最终要体现在品牌竞争上,各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信用卡品牌建设,通过自身优势建立像 VISA和万事达这样信誉度、品牌忠诚度双高的信用卡品牌。品牌建设手段主要有:赋予每个品牌以不同的特色和内涵,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用卡环境与需求制订相应的品牌宣传方案;优化银行服务,提供信用卡推销、使用指导、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同时注重客户使用回访,及时更新客户使用反馈并改进相应缺陷;推出具有充分满足某一持卡群体需要的、具有特殊服务功能的银行卡,如中国银行推出的长城信用卡品牌,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商旅功能,已成为商务人士 最喜爱的品牌。

( 四) 提高信用卡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造成风险暴露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信用卡风险主要包括持卡人信用风险、商户风险、 第三方诈骗风险、信用卡套现风险( 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违反发卡机构的约定,采取不正常手段, 如通过POS终端或者其他方式, 将信用卡中的信用额度全部或部分转化为现金,同时又不支付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 和银行内部人员操作风险。商业银行要进行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

对于信用风险,发卡银行要加大对客户审查力度,严把发

关,同时要依靠全国性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完善,通过信用评估和数据共享机制,更有针对性地评估客户信用情况,从而进行正确筛选。对于商户风险, 发卡银行和特约商户应在合同中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特约商户有义务规范自身行 为,保证 POS机的正常使用。若协助持卡人违规使用信用卡牟取不法利益,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操作风险,要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流程操作,授权记录和变接班登记要清晰明了,以明确业务人员责任,严格按照客户信用等级授予相应额度,确保授权业务准确无误。

对于诈骗风险和信用卡套现风险,要加强信用犯罪法律建设,加大对信用卡犯罪的处罚力度,另外还应建立各银行间信息交流平台,防止恶意透支事件的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榆察院2009年 12月联合公布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删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 《 解释》对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和非法套现等行为定罪处罚的条件作了的规定,对打击信用卡犯罪起到积极作用,但对更多新型信用卡犯罪以及信用卡套现渠道及套现行为的解释仍需细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保东.我国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2012,( 5 ).

[2]夏斌,张承惠,雷薇.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2010,( 1 ).

[3]黄英峰.信用卡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蓑[J].市场研究,2011,(11).

上一篇:跨境资金撤出风险加码 下一篇:论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