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情,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时间:2022-06-12 04:14:46

关注学情,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

[摘要]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情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可知性、可变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相应素质,增强学生的相应学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关键词] 学情 学生 学习

什么是学情?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情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可知性、可变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相应素质,增强学生的相应学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而这些,正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意义和基本理念。新课标呼唤新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屋建瓴,研究学情,预测学情,掌握学情,让教学随机渗透,现场生成,真正成为民主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学情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突发问题,合理调控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就非常重视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调控。以支老师讲的《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是支老师根据学情的变化所做的合理调控,是一种“即兴”之作。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1)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2)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3)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生并无此意),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4)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

二、关注学生朗读,灵活指导

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完“桂林的水”后,我说:“桂林的水真美呀,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美丽的桂林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还可以,我用风趣的语言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桂林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让大家身临其境的感受那静、清、绿的水。第二个学生读得还不如第一个,于是,我用遗憾的语气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桂林旁边,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读得更起劲、更投入,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美丽的桂林,领略水的美丽。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常发挥,

在这个朗读训练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没有进行单调的朗读方法指导,而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让学生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

三、关注学生发言,巧妙引导

在教学《火烧云》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有关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句,接着抓住“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问学生:作者说还有些颜色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谁能想象得出是哪些颜色吗?用“红通通”、“金灿灿”这种重叠式说。学生兴致很高,思考一会儿便纷纷举手,说出了绿莹莹、金闪闪等词。我给予了肯定,赞扬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说得好。并紧接着问:中国的词语变化真多啊!除了刚才说的重叠式以外,还有一种表达形式,像书上用的“葡萄灰”、“茄子紫”这种,前面都是植物的名字,后面都是它们的颜色。你能用这种形式再说出几种颜色来吗?学生的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

在这个词语积累的训练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巧妙引导,收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首先学生借助想象,丰富了词语,训练了思维;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已不是孤立地进行词语积累,而是陶醉于火烧云千变万化的奇妙境界中,学生寻找词语的过程,就是深刻体会美、接受美的熏陶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也深切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四、关注学习气氛,激发兴趣

在教学《猫》一课,我先让同学理解“古怪”一词的含义,再让同学说说“古怪”可以跟哪些词语搭配。学生说出了“性格古怪,脾气古怪”后,也许由于第四节课的缘故,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有些涣散,学习气氛有点低落。看此情景,本来想开始讲课文的我继续问道:在生活中,你觉得谁性格(脾气)古怪?怎么古怪?请用“古怪”说句话。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有的同学说:刘云常为一点小事发火,大家都说他性格古怪。有的说:我表弟脾气非常古怪,一次他说要吃我手中的棉花糖,我没给,他就大哭大闹。我只好买了一支给他,可万万没料到,她竟把棉花糖扔了。学生答完后我不失时机地问:对这些脾气或性格古怪的人,你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喜欢。我说: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性格怎样呢?文章开头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有意重读“实在”),你们想,老舍爷爷会喜欢这样的猫吗?学生都回答:当然不会喜欢!这时我诡秘地一笑说:哦?这么肯定?学生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我把手一挥说:答案就在课文中,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在这个案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厚的情况,采用欲擒故纵和设置悬念的办法。欲擒,即追求学习目标,迅速地把学生引导到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求知境界上;故纵,即用反常手段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用词造句,调动生活体验,引发他们对古怪事物不喜欢的真实感受,为体会“古怪”一词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作了重要铺垫。与此同时,我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思想感情的矛盾点,因势利导,通过诡秘的表情,巧妙的反诘,趁势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求答案以验证自己看法的迫切心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学情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师除了要关注以上四方面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自学,关注学生的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思路等。

花儿被春雨感动,于是开得更加鲜艳;小草被大地感动,于是长得更加挺拔;小鸟被天空感动,于是更加勇敢的飞翔。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多去关注学情,关注更多的学情,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健康发展,更好地去拥抱明天,拥抱未来!

上一篇:创设空间,发挥自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一篇:“伙伴型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