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

时间:2022-06-12 12:22:26

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

摘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有重要意义。建议倡导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将养老保障事业归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支持建立老年人协会等。

关键词:人口 老龄化 养老社会保障 社区

一、老龄化问题的现状

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以上就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

现在全世界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大致有70个,和先期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相比,我国老年人口的规模较大。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03%,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且到2020年要比现在纯增1个亿,将达到2.48亿。

与巨大数量同样重要的是老龄人口的质量变化。与祖辈相比,今天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要大得多,目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1300万,而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3067万,占老年人口的12.37%,还有,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大批人才逐渐进入到老龄队伍、他们的人数占老年人的比例将日益扩大。未来的老年人将会更健康,接受过更好的教育,并有更多的收入。因此,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地区分布等方面,老龄人口呈现更加丰富的多样性。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82年的时候是5%,到1999年就达到了10%。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为老年型仅用了18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了人口年龄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当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正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

我国的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这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000到10000多美元,而我们国家19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还不足1000美元,才800多美元。即使到现在,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我们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仅有供养、医疗、生活、保障等方面,而且还产生了心理、文化、教育、交往、道德、法律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

我国老龄化城乡倒置显著,农村老龄化程度超过城镇,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变动。但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等,也给当代农村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结构老化。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因此,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更大,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中国老年人口中农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占了很大比例,许多老年人既缺乏经济积累,又缺少知识储备。这使得我国老年人总体上缺乏依靠自身力量安度晚年的条件。

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解决老龄化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新世纪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就是:政府、企业界和家庭如何应对人数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需要、偏好和生活方式。这个问题要靠社会化的途径来应对,其中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来确保所有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基本物质保障,调动老人及其家庭和社会一切力量来应对我国老龄社会的挑战。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除了依靠社会保障、经济资助、生活照料以外,还需要精神安慰,来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对此,不仅儿女及亲属要给于老人亲情,也需要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

二、老年人精神健康现状及分析

健康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状态,健康包括了所有组成健康生活的交往活动和享受的能力,例如学习、享受快乐、欣赏新的经历的能力以及诸如交通、就餐等必要的个人自理的能力。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85%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老人有明显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老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另据有关报道,中国现在有600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而确诊的病人还在增加。老年痴呆症的流行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的事,现在中国患这种病的人数在迅速增加。

老年人离退休以后,从具有活力的社会劳动者、建设者变为赋闲者。他们中有的对地位和权利的失落还不适应,有的对某些社会行为失范产生了困惑和焦虑,还有的因为生活环境迅速变化产生怀旧心理和回归情绪,更有因为日常生活的孤单甚至因为空巢家庭产生孤独感、空虚感。这种改变让老年人心里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心态,新的矛盾。由于他们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多地表现出忧郁、消沉,常常会有人生苦短的凄凉感觉。而且,他们经常对医疗、待遇有意见,抱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以及家庭中的代际矛盾等。因此,帮助他们学会利用闲暇时间摆脱孤独、忧郁并健康地生活,促使他们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并感到生活有意义,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并与各种年龄的人和睦相处,是我们所要关心的问题。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孤独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有专家分析,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孤独状态,首先会带来情绪上的改变,表现出情感脆弱、容易灰心、进取心差、自卑、自责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老人孤独引发的心理症状还会引发身体疾病,产生躯体障碍。老年人心情不好,心里的压抑就会在潜意识中转移到身体某个部位,表现为有些老人感到心慌气短、关节痛、便秘等。

有的空巢老人常年思念子孙,独居陋室,很少与人交流沟通,身体健康江河日下;身边缺少人照料,有的老人甚至猝死家中数日后才被发现。

三、养老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老年人往往有颐养天年、修心养生、祛病健体、延年益寿、临终关怀的强烈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的有效供给则严重短缺。

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服务是要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应该说,北京市的养老服务条件在我国处于领先的位置。北京市老龄委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在家养老,但希望社区能提供必要的服务,如社区办老年

饭桌、送餐、家庭病床、料理家务等。此外,很多人还希望能享受“日间照料中心”即托老所的服务。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来完成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社区养老”。但现在的社区养老服务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事业还远远满足不了养老的需要,现有的养老机构收费偏高,与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还有距离,服务项目和内容也不够齐全。许多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没有建立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现有的养老机构中专业护理服务人员的数量严重缺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专业护理人员的正规培训机构严重不足。

同样,在具有领先水平的上海,有政府和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等模式,但也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2004年,上海养老床位数量占老年人口的1.6%,比2003年增加0.1个百分点,而同期老年人口增长率为0.3%,养老床位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二是养老机构结构不平衡。郊区养老机构由于交通和医疗不便,虽然收费低,但老年人入住率不高,市中心不少养老机构条件并不好,却受到周边老人的欢迎,但又因为收费高制约了老年人的选择。三是居家养老质量无保障。居家养老服务中,服务人员较少,素质不够高,队伍不稳定;许多服务项目不健全,在为老人提供用餐、护理、就医等服务方面与老年人要求差距较大。

北京和上海的情况如此,其它城市就可想而知了,城市郊区和广大农村、老少边穷地区更是不容乐观。与城市相比,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赡养服务人口的下降使农村老年人的照料成为难题,因此完善农村养老机构将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完善和健全老年人物质和精神健康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口老龄化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紧迫的实际意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是老年人最现实、最强烈的需求。尊老、养老、孝敬老人历来是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家庭内,子女等晚辈以报恩之心尊重、爱护、善待老人,承担对老人的抚养与照料;而老人则以慈爱的心态关怀、爱护子孙后代。这样就能形成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和乐美满的家庭越多,整个社会的安宁祥和也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老年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定守护者和传播者,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涉及到千家万户。这不仅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和安康,有利于家庭和睦,更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等。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能够吃饱穿暖,而且希望能够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完善提高,老年人也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而这些需求的满足,离不开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老年服务业为其创造条件。发展老年服务业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质量,增进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

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有的老人的丰富学识有待进一步挖掘。鼓励老年人与年青人接触和交流,既有利于培养“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的延承,又有利于吸取老一辈的精神财富,也有利于愉悦老人的精神。我们要尊重和学习老年人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据报道,一位富有经验的老员工创造的价值,要比一个青年人多3倍。老员工有经验,有的还拥有专利,理解能力极强,工作刻苦认真,不大计较薪金待遇。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我国现有离退休科技人员500多万人,其中,年龄在70岁以下的约占70%,具有中高级职称、身体健康、有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的约占70%。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发展、老年人知识技能的平均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需求范围的扩大和需求层次的提高,老年产业的市场份额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从而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老年服务业自身得到发展,那么也就增加了相关商品的种类,扩展了服务的领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社会的财富,扩大了就业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而老年服务业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和连锁效应,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五、建议

我国老龄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具有新困难和新机遇的前沿问题。老龄化的规模以及它在未来几十年会出现的多样性将会挑战国家的现行政策和现存机构的工作。政策的视野要跳出“老而穷”或“老而残”的局限,来面对多样性的挑战。

1、倡导中国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让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风气逐渐成为社会的崇尚。鼓励家庭敬老爱老,发挥家庭资源直接、便利、可靠的养老功能;同时广泛发动全社会青年多与父母沟通、交谈聊天,孝敬长辈,关心老人的精神健康。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做尊老爱老的带头人,车上为老人让座,行走让老人先行,在传统节日里,教育青少年尊老、爱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2、将养老保障事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模式,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机制。对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区别对待,给予政策扶持;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等。对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老人,根据本地区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社会保障标准,完善老年人的救灾救济和紧急救助机制。

3、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依靠社会的力量向家庭提供直接的帮助,使老年人在家也能得到全方位照顾,充分享受社会及儿女亲情的温暖。建立健全社区的针对老年人的信息化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建立高龄、空巢老人的数据库,尽可能地为他们安装应急呼救等便民装置。建立定期对高龄、空巢老人进行走访和关心的制度。社区建立老年人心理医疗体系,依托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组织专业人员为老人做心理咨询等。社区要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及继续教育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吃饭、锻炼、沟通、学习和聚会的场所,使老年人掌握消闲知识和技能,使其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和延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开办老龄人学校和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健康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4、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生活的幸福程度。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能够吃饱穿暖,而且希望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完善提高,以实现自我价值。这些需求的满足,都离不开老年服务业的发展,都需要老年服务业为其创造条件。

5、鼓励在每个社区都建立老年人协会,以满足老年人的归属和精神需求。政府要从物力和政策上支持老年人协会,赋予这个组织合法性和一定的权威性。

6、要科学有效地让各种积极、“正规”力量进入社区,让老年人与外界交流渠道多样化。发动社会工作组织、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看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把所有的老人都热情地融入火热的社会环境之中。

7、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鼓励老年人走出孤独的世界,鼓励老年人不断调适自己心理,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老年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根据几十年的工作、生活经验以及积累的知识,发挥他们的洞悉力,用不同的学科背景共同加强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研究,促进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使自己不落伍于这个时代,帮助子孙后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

上一篇: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更应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下一篇: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和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