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的改变

时间:2022-06-12 07:52:26

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变。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本院在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63例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析比较不同病变范围患者肺通气功能情况。结果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基本异常,而浸润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多数正常。不同病变范围病人在肺通气功能方面,经比较差异明显(P

关键词:肺通气功能;肺结核;改变

肺结核作为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所致,能侵及机体多个脏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肺部结核感染[1]。人体在感染结核菌以后不一定会发病,在细胞介导反应上升或者抵抗力下降则可能会发病,如果可及时检查诊断,且采取合理的方式治疗,多数患者可痊愈[2]。为合理且快速的诊断肺结核,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法,选择6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肺结核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变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在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63例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有27例患者浸润型肺结核,36例患者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根据国内卫生部批准的《肺结核分类》统一标准进行分型[3]。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46.25±2.34)岁,其中有29例患者存在吸烟史。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例根据胸部X胸片检查病变范围显示情况分为四组,即A组(n=12)、B组(n=10)、C组(n=8)以及D组(n=6),A组病例病灶相加有6个肺野,B组病例病灶相加有5个肺野,C组有4个,D组为≤3个。按照病程长度将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分为三组,即a组(n=13)、b组(n=11)、c组(n=12),a组患者病程≥20年,b组病程在10~19年,c组病程低于10年。

1.2方法 63例肺结核患者均实施常规肺功能检测,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不同病变范围以及不同病程患者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包含有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s最大呼气量)以及FEV1/FVC(第1s最大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经比较分析可知,浸润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基本正常,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基本异常,见表1。慢性纤维空洞型病人中有9例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0例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从该结果来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患者通气功能受损为主,不同病变范围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见表2,不同病程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见表3,通过表2和表3数据的分析可知,不同病变范围患者FVC、FEV1以及FEV1/FVC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肺结核为结核菌所致,结核菌是一种耐酸菌,具有致病力,大部分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都是结核晚期,且病变范围越广则肺功能损害也就越严重[4]。本次研究发现,有27例患者浸润型肺结核,36例患者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中润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基本正常,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肺通气功能基本异常。在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中肺功能受损多发生于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

此外,根据病变范围的不同又将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人分为了四组,经比较分析,不同病变范围患者肺通气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肺结核患者肺功能障碍多为混合性,根据肺结核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变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较为合理地评判,同时还可为疾病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国儒,秦小奉,张勇,等.农村地区陈旧性肺结核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2,52(23):62-64.

[2]芦永红.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并发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4,30(11):1453-1456.

[3]黄丽霞,汪国香,徐旭东,等.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肺结核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33(3):154-158.

[4]刘建强,李秀武,杨志英,等.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河北医药,2010,32(15):2075-2076.

上一篇:龙泉市中浙优8号肥效试验报告 下一篇: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平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