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开发“班班通”潜能 建构校园云互联应用

时间:2022-06-12 07:13:07

深度开发“班班通”潜能 建构校园云互联应用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学校对“班班通”设备应用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了“班班通”设备应用的更宽广的潜能空间。然后通过对校园云网络的架构应用环境下的实践与设想,充分论述了可行的云网络化后的“班班通”设备平台能实现的辅助学校网络化信息管理应用,全新而高效安全的教育资源共享应用,师资共享与教师能力共享应用及家校实时互动应用。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与假设的情景设想对这四种可能可行性应用进行了充分的认证与描绘,展开一幅云网络互联环境下的“班班通”应用新蓝图。

关键字:班班通 校园云网络 学校云互联应用 校园局域网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网络云信息时代。“班班通”等网络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在我们农村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班班通”为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以它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学生获取知识渠道,开阔学生的视野。

虽然如上所述,“班班通”设备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笔者调查发现就目前许多学校对“班班通”设施设备运用的层面来说都比较基础,而未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全部潜能。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的感受与现代信息化前沿技术的一些理论与实践,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来探索性地阐述透过网络云架构,使“班班通”设备的潜能被深度激活,实现多层次的校园云互联应用,使其更充分地为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服务。

一、当前最基础应用的现状分析

回顾以往,我国中小学校园网络信息化发展,大体经过了如下两个基础阶段:第一阶段:pc机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特征是PC机的引入。在这阶段中,中小学校大量配备pc机、多媒体等等信息化设备,并将信息化引入课堂教育教学。在软件上广泛的使用了办公软件及数据库系统等应用产品,并广泛的组织开展了信息化应用培训。本阶段研究集中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改革。第二阶段“PC―网络”阶段:本阶段我国中小学信息化特点是校园网络的建设和部署。通过网络实现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通信以及网络工作的互助等新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学校“班班通”设备的应用还停留在第一阶段,稍好一点的情况也就应用到第二阶段,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及至拥有自己的服务器主机,能够开展一定规模的网站服务与网络服务器服务。

(一)在目前的应用模式中,已经实现:

1. 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平台共享一些教育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课题资料等。老师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将校园网站平台上的资源下载并保存到当前计算机使用,或将修改后的资源及自己原创的新资源共享到校园网站平台上。

2. 借助第三方软件,如QQ视频等,在每台终端“班班通”电脑及其它设备前有老师支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网络视频通信,进而实现网络视频教学,同步视频教学或会议等应用。

3. 其它与单PC机功能能实现的一些常规应用。

(二)能够看到当前的基础应用现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与设备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1.资源分配分散

可反复利用与共享的资源除部分存储在校园网站上以外,其它资源都存储在分散的各“班班通”终端的电脑主机上,造成信息储存分散。而且当一位老师将下载的资源更新或自己修改后,需要繁琐的过程将自己修改后的资源到校园网站服务器上才能共享自己的新内容。

2.硬件资源利用率低

一个学校数量众多的“班班通”电脑设备,但并不是每个时间段都在使用,在空闲时间和计算机硬件未发挥完全作用的情况下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部分电脑空闲CPU及硬盘空间。

3.本地备份安全性低

每一台电脑硬盘上的所有资料都一般存在于本机上,数据存储的安全度低,容易丢失。

4.维护工作庞大

每次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升级时都需要逐台电脑进行操作,工序繁琐,投入的成本大,造成更多的空闲资源;为保证计算机的系统安全,必须对每台电脑分别进行杀毒;软件升级时,进行反复的升级操作。

5.自动化水平低

在当前基础应用的情况下,所有的终端操作都需要每台“班班通”设备前有教师或人员在场进行操作,保证大型网络互通应用的技术支持。如进行全校的无计划临时性的视频会议等操作时,就必须要有人员在终端设备前按时运行相应软件并作调试才能保证应用的实现。还不能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随时启动应用。

6.实现的应用功能有限

就目前多数学校的“班班通”设备或“班班通”网络的应用情况来看,主要的使用仍然只是用于辅助教育教学,偶尔用于视频互通或综合共享等应用。这其实上也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潜能闲置,没有能发挥其最大的功用。

二、深度开发“班班通”云网络化应用潜能,构建校园云网络的设想与实现

为解决上文提到的基础级应用情况下的一些显著问题与资源闲置的状况,笔者认为,只有为“班班通”设备构建校园云网络环境才能更进一步的发挥“班班通”设备潜在的为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服务能力。

(一)校园云网络的概念与实现

由于当前对网络“云”概念的理解并未完全统一,校园云网络的概念并不明晰,而且迄今还缺乏统一而权威的指导性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校园的去网络理解为在当前校园局域网的的基础上的一个“超级校园局域网”,在这个网络中,可以实现超现有校园局域网的虚拟化云资源存储,虚拟化云桌面系统与多种更为丰富的云服务应用,作为学校而言我们可以把云网络界定为“通过资源服务模式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各种资源(软件、硬件资源)的信息服务体系。”

上一篇:“钓鱼执法”案例分析 下一篇:你幸福我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