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6-12 04:31:15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篇课文的基础上,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我读书的能力、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

一、 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有感兴趣的事,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去做。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高年级学生则渐渐转为对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故事感兴趣。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喜欢读文学和自然知识内容的文章,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停留在低层次的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方面。在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他们的阅读兴趣充分地激发起来。

在上阅读课之前,都要把学习目标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自己的自学目标。同样,课外阅读也要根据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漫片、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经常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从而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 体会阅读感悟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感悟,积极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培养熏陶情感。故在阅读教学中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去品味作品中的韵、去感悟作品中的神、去探求作品中的美。

如讲《山行》体会“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时,教师提示道:“这个晚字比较难懂,我们讨论讨论吧!”学生说:“晚就是晚了。”思维停滞了,说不清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查查字典,然后点拨:“根据‘晚’的字义,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境。”学生试着讲述自己的体会了:“晚,是太阳下山的时候,在夕阳余辉照映下,红彤彤的枫叶美极了。”于是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晚,是傍晚。作者为看满山的枫叶,从早看到傍晚,停车看,不是边走边看,耽误了行程,今晚停留在‘白云生处’的人家了,明天再接着看。作者对枫林的爱多么深啊!”“晚是晚秋。深秋枫叶经霜打,红满了树,红满了山,比二月春花更红、更艳。作者对枫林的爱多么强烈啊!”学生终于深入地理解了“晚”字的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全诗,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因此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教师给予指导,就困惑所在进行研讨,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有恍然有得的。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这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试着揣摩、探索,不仅去探索知识,而且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晚”字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本身已蕴含了情感,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这类字眼很多,只要我们抓住了,并且巧妙地引领学生品读体会,那么学生定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碰撞的火花。

三、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适时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内外阅读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可利用早读课、课文活动课、班会,开展诸如“介绍一本好书”、“课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台比拼”等活动,这些活动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内外的阅读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也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文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每次预习、初读课文时要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叉吸引,设疑释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总之,阅读是学生情感表达的源头活水,而每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则更是个性化表达的活水源头。有了这“源头”,有了这“活水”,学生在表达时才能“下笔千言,言之有物”,才能“言中有我,物外有情”。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捷径 下一篇: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科学幻想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