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告诉你真实的海外

时间:2022-10-29 02:38:11

海归:告诉你真实的海外

策划前言

1871年始。日本每年派出大批官员远赴欧美发达国家考察、学习、浸淫,然后回国报效,开启改革。有观点认为,日本小国之所以凭借短短的明治维新就一跃成为世界强国,频繁的、大规模的出访与如饥似渴的文化汲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来到当代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种各样形式的出国考察、学习、交流、访问,无论是人口规模之大、时间持续之长,还是考察层次之深、社会支出之巨,都早已远超当年的日本。

仅就留学而言,一组数据的对比耐人寻味。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间,总共只有30万的中国留学生诞生;而就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就超过了30万。一年抵20年。可见出国留学生增速之惊人。

事实上,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才刚刚拉开序幕。以2008年为起点。这场盛大壮观的新一波留学浪潮呈现出低龄化、平民化和低门槛的特征。

留学生。满怀理想,踏上世界各国的疆土,在西伯利亚寒流中感受着刺骨的寒冷,在北欧冰天雪地里见识世界最宜居的村庄,在美国的大城市里抚华尔街脉搏,在日韩的高等学府中接受先进的文化教育……每年,中国留学生如候鸟般去而又返,在世界与中国之间架起一条文化长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发觉自己身边的留学生渐渐地多起来,这个群体逐渐脱下神秘的面纱,告诉人们他们的故事。当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速膨胀、回流,将对中国的文化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期《商周刊》特别举行一场专题座谈会,邀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年轻海归。北至俄,南至澳,西至欧,东至日――真正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畅谈各自的海外经历和中外差别。

汹涌扑向世界的留

耿贺踏上爱尔兰的国土,一阵沁人心脾的芬芳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混合着泥土的芬香,令人神清气爽,而大片大片绿与蓝、红与白的大自然色彩,更是让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感到发自肺腑的愉悦。

亓凯进入了英国一个小城市――诺丁汉,步人乡村,他发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亦没有灯红酒绿,更没有《神探夏洛克》的伦敦旧街区,而只是静、平和与安详,犹如所有时钟都比外界慢了一倍的世界,时空在缓慢地流动。

言君初到韩国釜山,两个强烈的印象冲击大脑:韩国人确实爱国,名不虚传,满大街跑的都是韩国车,哪见着日系德系的踪迹?同样绝迹的,还有垃圾箱,道路却洁净无比,自迷上韩剧以来,这是她首次在现实中对韩国感到发自内心的钦佩。

刘晶跨进莫斯科大学的校门,瞻仰着那历经250年沧桑、二战时几乎毁于一旦的斯大林式建筑,发现它与明信片上和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一样雄伟,一样肃穆。想到未来就要在这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中学习、生活,刘晶兴奋不已。

田鹏飞17岁首抵英国,刚好碰上“9・11”发生不久。“当时怀疑有炭疽,每个人都要下机查体,几百号人排队拍x光,在机场滞留了6个小时。”首抵异国他乡就有挡不住的“新鲜”体验袭来,似乎预示着未来4年的留学生活注定不平凡。

以上5人,只是中国每年30万留学大军里的几位。每年圣诞过后,总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出国高峰,一班班满载留学生的航班,飞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在陌生的国度,中国留学生如饥似渴地观察着新世界,品味着新鲜感。

与想象中不一样的国外

在异国他乡新鲜刺激无以名状的初体验之后,随之袭来的,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一种错愕:外国,与想象的不一样。

在国内追美剧和英剧,享受好莱坞大片,刺激、灯红酒绿、繁华、不夜城放纵的人群似乎成了关键词。可是当你真正到了当地,你会发现只有一个词最合适:平静。

不是一般的平静,近乎是死寂的平静。

鹿小鹿说,刚到英国的前3个月实在是很不适应,甚至感到恐慌:人都到哪去了?傍晚六点过后,全城寂静,悄无声息,杳无人烟,街边除了华人与印度人还做点买卖外,几乎所有商铺都关门。晚上7点,走在英国大街,路过一栋栋古老的中世纪建筑,却不见一人。

在奥地利,叶楠也长期忍受并适应了这种生活。“有一次下雪天,我从维也纳去一个小城市,骑摩托车在乡村公路上跑,晚上七八点,在奥地利已经是夜深人静的时分了,农村几乎家家都灭了灯,我认不得路,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户亮着灯的人家,敲开门问路。”

“新西兰就是个大农村,基本上五六点钟商店就全关门了,你只能去吃麦当劳,电影也没了。”每次说到新西兰,李宁总要强调那是个农村。

“小镇啥都没有,没啥玩的。”远赴美国读研究生的汪峰并不是一个喜欢夜生活的人,到美国去也抱定了奋斗的决心,可在所在的小镇,单调的生活仍然令他感到乏味。

晚上七点,中国都市华灯初上,七彩缤纷的霓虹灯,映照着酒足饭饱的人们,走在繁华商业街,感受喧哗与热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而此时,整个西方世界的夜生活却已经落幕。

除了娱乐的匮乏,饮食的单调也是留学生们吐槽最多的一点。在中国的食街,欧美西餐、日本寿司、韩国料理、印度薄饼、泰国菜等异国美食大受年轻人欢迎,可是当真正到了国外生活,你会发现那边的饮食单调得可怜。

“土豆,还是土豆!”亓凯说。

“中国有菜系,而俄罗斯的所有菜系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沙县小吃多。”刘晶说。

“在泰国的时候特别想回来,特别想吃中国的菜,特别想吃水煮鱼,特别想吃火锅。”郭霞说,泰国人开餐馆,即使顾客来得再多,一句“菜做完了”就能回绝你,一副再多钱也不挣的架势。

生活上的不习惯,主要不归咎于留学生的养尊处优,事实上,相当多学子远赴海外仍然是抱以理想,做足吃苦的准备。然而仍然遭遇到严重水土不服,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习俗与海外的巨大差异。喜欢热闹、习惯扎堆、重视饮食、无酒不欢、勤劳肯干……一处处的生活细节,中外文化差异无处不在。

无处不在的华人

“知道中国人多,不知道中国人这么多。”这是许多留学生在见识了华人区的盛况以后发出的感慨。

留俄的刘晶说,莫斯科的华人非常多,成片的商铺和餐馆都是华人开的,“在俄罗斯,即便你不懂俄语,你也可以活3个月。如果你只是去旅行,你可以完全不懂俄语。在路上,俄罗斯人会找中国人问路,觉得你就是这里的人。”

在墨尔本,刘以祁遭遇了困惑。出国之前,他以为,到了国外,陌生的环境会逼迫他在短时间内把外语学好,可是到了墨尔本才发现,那里的华人之多、华人社区之成熟与应有尽有,完全失去了学习语言的环境。事实上,不需要讲外语,不需要接触外国人,也不需要交上一个澳洲籍朋友,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在华人区得到满足,生存毫无障碍。

唐人街,中国城,华人社区,中国人商铺集中的大市场……中国元素遍布世界。在荷兰留学期间游历欧洲,发现所有大城市都有大批华人。言君在韩国釜山感受到两代中国移民的差异。“第一代移民的华侨主要是在战争年代从山东避难到韩国,他们已经把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了,和我们这些新来的留学生和打工的不一样。”

耿贺说:“我经常和朋友谈论一个话题:去什么地方中国人少?我和一个印度朋友说,中国近14亿人,印度近13亿,加起来27亿人,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你说到哪里人会少?”这句调侃道出了真实的全球人口流动格局。

不被了解的祖国

不过,虽然华人遍布宇内,无处不在,然而奇怪的是似乎并未扭转外国人对中国的“古老”印象。

在英国读书的田鹏飞曾被问道:“你们中国的老人是不是还扎辫子、裹小脚?”

留学奥地利的叶楠曾被同学问道:“中国有大学吗?”叶楠无语,拿出老青岛的相片,上面尽是德式建筑,同学诧异:这不是维也纳的某某地区吗?叶楠又拿出2003年的青岛相片,同学看了以后,“傻了”。

“奥地利是一个乡村风景比较著名的地方,而他们的城市建设并不像我们出国之前所想象的那么先进,那么摩登,所以他们看到青岛这么多高楼大厦,很诧异。”

“这是中国吗?”

“是,这就是我生活的地方。”

“那你来奥地利干嘛呀?”叶楠的奥地利同学很不解。

叶楠这样分析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原因:“大多数在国外留学的人都会发现,在国外看到的中国信息很多都是负面的。”英国BBC、德国之声、华尔街日报这些在西方顶着“客观”、“公正”光环的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新闻时,总是带有强烈的偏见和思维定势。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瞩目,可是清末、旧中国、“”的形象仍然盘桓在很多外国人心里。

其实,由于信息不畅导致的无知,又何止是在国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长期的两岸隔绝和反面宣传,同样使台湾地区的许多民众对大陆的真实状况一无所知。留澳的刘以祁到中国台湾地区旅游时,与一个当地网友见了面,网友向他描绘了自己以为的大陆:“没有楼房,房子都是用木头、泥巴混起来的,道路没有标志,一片石沙,反正很穷。”

看来,向世界传播中国大陆的真实图像,仍然是任重道远的事情。中国留学生,肩负着架起文化桥梁的重担。

成熟社会的丰韵

真实的海外虽与出国前的想象大相径庭,令不少留学生失去了出国的,但当“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抱定,渐渐适应与融入,留学生仍然会感受到发达国家成熟社会的魅力散发。

扑面而来的是服务态度。郭霞说:“出国的人都深有感触,在国外,虽然我们是外国人,可是去银行、机场、移民局,服务态度都特别好。泰国的银行没有玻璃板,也不怕抢劫。”没有玻璃板的银行,绝非简单的设计偏好,而是源于社会诚信体系构建成熟。

在欧洲,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很强烈。今年春晚,“扶,还是不扶?”成为国问,这要是放到英国可能会成为一个笑话。田鹏飞有一天在英国街头看到一个老人倒地,“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惊愕,当我的脚还在不受控制地往前走时,已经围上来一堆英国人,有人把老人的身子正过来,有人把衣服脱下来给老人围上,有人打急救电话,有人去敲旁边超市的门。”

当中国的思维方式撞上爱尔兰的风土人情,耿贺略显尴尬。某一天,他拎着大包小包准备搬家,赶上了下雨,这时迎面来了一辆车子,一位欧洲妇女伸出头:“我送你一程吧?”耿贺第一反应是问:“要钱吗?”

社会诚信度,并不仅仅浮在西方世界的人际表层,还深深嵌入商业运作之中,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

你很难想象,在韩国,一个普通家庭想拥有一个塞满书籍的大书柜是奢侈的愿望。言君在韩国留学,她说,韩国的书很贵,普通百姓要读书、汲取知识,没有在中国那么方便,信手拈来。

欧洲的情况类似。耿贺说,在爱尔兰,图书卖得很贵,折算到人民币大概是300元钱一本,很多做儿女的给父母送礼,就送亚马逊的图书阅读器。叶楠说:“有奥地利的朋友跟我炫耀说,你看,我现在有20张VCD!我说这有什么可炫耀的,这种东西我有一大堆。”在奥地利,一张VCD的售价大约是四五十欧元,折合成人民币400元钱。

喜欢玩电脑游戏的亓凯则说,欧洲年轻人很难想象中国人是免费下载游戏软件的,他的希腊同学一周付出50镑购买游戏软件,而中国学生和印度学生就全靠破解。

免费,廉价,对于大众,轻易获得知识产品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中国总体国民素质在30年内获得飞跃,很大程度也得益于知识和信息流通的不设阻。

可是,当一个社会开始追求文化创新力的时候,盗版横行恐怕就不是好事了。今后,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日趋严格,中国是否也会像发达国家一般,形成知识和信息流通的保护壁垒呢?

归去来兮的抉择

虽然,留学生们大多有着种种的不习惯,可是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总体而言,美国、欧洲、日韩等国确实达到了比中国先进得多的社会发展水平。

虽然,西方世界的生活极度平静,令内心躁动的中国留学生心生恐惧,可是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正是一个社会发展进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境界的表现。从繁华喧嚣的花花世界变成宁静安详的小日子。“这就是生活。”说。

当留学生们逐渐笃定,习惯了如同静止的时空,以及有点孤独的岁月,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会爱上国外,愿意多待些时日。可是,想融入国外社会文化主流圈子,又是异常困难的。

日本留学的江玮举例说,她的朋友在一家日本酒店当大堂经理,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停滞了很多年,朋友说,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个职位已经很高了,没法再爬升了。

不仅酒店业,在IT、金融等热门行业,以硕士学历在澳大利亚十多年仍然混迹于底层职工的中国留学生,“太多了”。王崇峰说,当他归国十年、如今已是青岛大学的副教授之后,看到曾经的硕士同学仍在澳洲充当小职员,感到一丝感慨和抉择的庆幸。

在亓凯看来,老外也有苦衷,不任用中国人,更多并非出于文化上的歧视,而是实实在在的交流不便,就业岗位有限。“作为国际生,你的稳定性太差了,我不可能在一年只有几个名额的情况下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一家澳大利亚的用人单位主管这样对亓凯说。

事情追溯到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冲击美国市场,当中国经济得益于4万亿元经济刺激而依然蓬勃向上之时,发达国家大批大批企业倒闭,就业机会锐减。也是在2009年,数十年未见的中国“海归潮”涌现。

上一篇:浅谈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兼职权益诉讼救济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