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滴注法与分次注食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鼻饲中的应用观察与分析

时间:2022-06-12 01:45:35

持续滴注法与分次注食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鼻饲中的应用观察与分析

【摘要】 目的 比较持续滴注法与分次注食法在重症脑出血患者鼻饲时的优劣。方法 将120例重症脑出血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随机2组。观察组(60例)的鼻饲液给予方式是采用持续滴注法,对照组(60例)采用50 ml注射器分次注食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胃储留及血糖不稳、呕吐、腹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重症脑出血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而不能自由进食,因此,临床上通常采取鼻饲的办法来提供肠内营养支持。传统的鼻饲是使用注射器经由鼻饲管分次注入鼻饲液的办法,而近年来,随着医疗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向鼻饲管持续滴注鼻饲液的方式,本文通过对两种方式的应用观察和分析,探讨何者更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了重症脑出血患者120例,均由于意识障碍(GCS≥5分)而不能自主进食,将其进行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5~89岁,平均697岁;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9~92岁,平均705岁。两组性别、年龄、HIHSS评分、APACHE2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鼻饲方法 两组于入院72 h后,确认病情平稳,血糖恢复平稳、水电解质平衡、且无上消化道出血及呕吐、腹泻[1]风消化道症状,遂留置同型号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胃肠营养输注器匀速滴注法,100 ml/h,15 h持续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50 ml注射器推注的分次注食法,300 ml/次,5次/24 h两组每24 h给予的鼻饲液总量相等。

122 观察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胃储留、呕吐、腹泻及血糖不稳的情况,并统计例数。

123 统计学方法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2例、胃储留1例子、呕吐1例、腹泻0例、血糖不稳2例;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5例、胃储留4例子、呕吐3例、腹泻1例、血糖不稳21例。具体发生率详见表1。

3 结论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发生率为35%,两者比较,χ2=1075 P

4 讨论

Weeks等[2]认为,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脑损伤后的胃动力恢复。对于进食障

碍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使消化道保持适当的工作负荷,中和胃酸,维护内环境稳定和免疫力,保持肠黏膜的屏障与吸收功能,减少细菌易位,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那么,在治疗的同时,为了减少和避免医源性损害[3],正确的鼻饲方式尤为重要。从本研究观察可以看出,由于持续滴注法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输入的鼻饲液的速度和量,在中和胃酸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传统的一次性推注过量引发的胃酸分泌骤升和血糖骤升的,从而保护了胃黏膜,稳定了血糖水平,同时,减少了胃储留、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发生。

故而,在选择肠内营养方式时,建议以选择持续滴注法为主。

参考文献

[1] 吴柯.输液器间歇滴入营养液预防鼻饲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护理学杂志,2009,(02).

[2] Wveeks E, Elia M.Observation on patterns of 24hour erergy expenditure changes in baby composition and gastric emptying in headinjured patients receiving nasogastri tube feeding.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1996,20(1):31.

[3] 刘伟盛,伍方红,余苏琼.ICU老年危重病患者不同鼻饲方式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比较现代医药卫生,2009,(03).

上一篇: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一篇:浅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