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

时间:2022-06-11 11:23:43

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

摘要:底座板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线路运营的平顺性和运营速度。混凝土施工是底座板施工的基础,本文重点探讨了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望对其它工程有参考意义,在施工中实现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

一、工程概况

新建高速铁路土建工某跨河特大桥工程全长21.148km。底座直接浇筑在桥面混凝土保护层上,并与桥面混凝土保护层间采用预埋钢筋连接。底座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座顶面设置中间隔离层,隔离层采用4mm厚聚丙烯土工布。每块底座板设置两个1000*700mm的限位凹槽,凹槽侧面铺设8mm厚的弹性垫板。

二、施工方案

首先在已完成的桥面保护层上检查验收几何尺寸,基面平整度等要求无误后,再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测量放样出每块底座板的位置及结构尺寸,32m梁分为5个道床板单元,每个单元单侧设置2个限位凹槽;24m梁分为4个道床板单元,每个单元单侧设置2个限位凹槽,凹槽尺寸为1000*700*110mm。进行钢筋连接,绑扎钢筋,安装模板等工序施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底座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

通过CPIII控制点进行底座边线放样,每隔10m测设一个断面,作好标记,并对每个标记点进行高程测量,作为底座立模依据;通过CPIII控制点测出桥上凹槽的平面位置。测量位置包含:线路中线,中线两侧1.4m线。

2、梁面清理

依据设计和验收标准要求需对梁面进行清理,连续梁凿毛范围:底座宽度范围内(即线路中心线两侧各1.3m内)。凿毛深度2mm,见新率不少于50%;简支梁进行冲洗干净,保证梁面无浮砟、碎石、油渍应清除干净,无积水。其次就是找出梁面预埋的螺栓套筒,并清理套筒内的杂物。清理套筒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用尖锐器物破坏套筒内螺纹,确保连接螺栓完全进入套筒内。 严禁采用大面积凿除梁面混凝土的方法寻找套筒。采用加工好的锚固钢筋拧入套筒内,要求:拧紧力矩值≥80N・m。锚固钢筋采用直径16mmHRB335钢筋,钢筋长度171mm,一端设置螺纹,螺纹长度为21mm。

(二)钢筋绑扎

1、采用割有凹槽的角钢控制主筋间距,绑扎时使所有的钢筋都卡在角钢上。使其位置固定,保证钢筋的相对位置、间距准确。

2、在模床上设置对齐装置。在后浇带端头设置挡头板,使主筋在后浇带区内在同一平面上,保证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安装:在模床侧面设置对齐角钢,使所有的箍筋端头在一条直线上,利于箍筋的整齐

及纵向主筋的间距正确。

3、利用杠杆原理自制又形扳手,节省人力,使工效提高。

4、改进了设计图中不明确的支撑钢筋,使钢筋笼更加稳定。原图中给出的定距筋底面为直线,支撑时易倾斜,倾斜后高度降低,使钢筋笼总体高度降低,且倾斜的角度不同容易造成上层钢筋网片不平整,不利于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针对此点我们在不改变原设计高度的前提下,将定距筋改进成底部为5字形、c形的定距筋,使底部更平稳。且c形定距筋的两个面的高度可以不同。两种不同超高的钢筋笼可以通用,工人们可以大批加工备用,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5、提高加工标准,对于主筋的问距允许偏差控制在5mm以内,箍筋间距控制在10mm以内。

(三)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标准槽钢组合结构,组合方式依据砼厚度选取不同类型槽钢,以2米为定长。

2、考虑到桥面(路基面)的不平整因素,底层槽钢模板翼板加装底脚可调螺栓,调整量0~3cm。螺栓沿翼板纵向“之”字形布置,间隔80cm至100cm。

3、曲线或缓和曲线段顶层模板采用倒“L”型切割槽钢,与下层槽钢栓接,螺栓的调整量0~4cm。

4、后浇带端模根据不同超高以硬质木板加工。

5、底座模板安放:安放前采用布板软件计算出模板的放样高程,用水准仪实测梁面高程,计算安装高度并在梁面以3-5m点间距标记出高度。

6、模板靠梁纵向中心线一侧采用双线相互支撑的方式加固,靠防护墙一侧利用防护墙加方木或花篮螺栓对其进行支撑加固。模板安装线形调整到位并固定,模板底与梁面之间填充砂浆,模板内侧砂浆密实表面光滑。

(四)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模板拆除

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顶面高程精度是底座板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控制要点,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其施工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大超高段段底座板施工,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自流性能过好,则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大量高处混凝土往低侧流动,造成混凝土顶面高低不平现象的产生;如混凝土坍落度过小,自流性能很差,则给泵送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经常出现堵管现象,且混凝土自流性能过差给后续混凝土整平工作也将带来很大的麻烦。故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混凝土可泵送性能,还要兼顾大超高地段混凝土的自流性能,自流性能过大底座板成型困难。

底座板混凝土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及规范要求,配制底座板混凝土配合比,试拌成功后,报监理、业主审批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桥梁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技术指标及参数:

2、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1)底座板混凝土分2次浇筑:第1次浇筑为除后浇带(剪力齿槽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的所有底座板范围的混凝土;第2次浇筑后浇带范围内的混凝土。其中,第2次浇筑必须在底座板张拉后进行。

(2)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吸尘器清洁模板内的杂物、灰尘,并对钢筋笼、剪力筋及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特别注意确保所有钢筋连接器后浇带螺母为松开状态。

(3)混凝土浇筑应从低侧向高侧进行布料,浇筑过程中安排人工采用铁锹对布料不均匀处进行摊平,摊铺砼时预留一定的震实沉落量,摊铺中严禁抛掷混凝土,防止离析。

(4)底座板混凝土采用直径50mm的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梁端钢筋搭接密集区采用直径30mm捣固棒振捣,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100mm左右的距离。混凝土捣固时,必须从钢筋的间隙插入,尽量避免碰触钢筋、模板、滑动层及预埋件。振动棒作业时应遵循“快进慢出”的原则,每一棒振捣时间为20-30S,不宜过振。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 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了防止底座板拆模后出现烂根现象,采用自制铁铲对模板边缘部位进行人工插捣。

3、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须紧跟底座板施工,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覆盖土工布和塑料薄膜以实现保湿养护。

4、拉毛

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和高程测量检查,根据检查验收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对高程误差>5mm的底座板区域表面要进行削切处理(宜使用混凝土削切机。如使用打磨机,则须进行表面再刷毛操作),确保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层厚度至少满足20mm厚的要求。

5、拆模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方可拆模,砼拆模后,在曲线地段要加装临时侧挡,防止底座板在张拉时横向位移。

参考文献

[1]徐利利,冯毅.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雷大桥特大桥纵连底座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 2010年1期.

[2]李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控制[J]. 铁道建筑, 2012年1期.

上一篇: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 下一篇:刍议建筑施工中逆作法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