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黄曲霉的感染途径及其综合防控

时间:2022-06-11 09:58:58

花生黄曲霉的感染途径及其综合防控

黄曲霉在我国各花生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比北方发生多且重。黄曲霉可产生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有直接危害,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花生生产上应采用综合措施,将其防控落实到栽培、收储等每个环节,否则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1. 感染途径 黄曲霉主要从伤口侵入花生荚果和种仁。种用花生收摘、摊晒、剥(脱)壳等产生的损伤易引起黄曲霉侵染;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侵害根部和荚果,形成大量伤口,给黄曲霉的感染创造了条件;中耕、除草等作业易损伤花生根部,形成大量伤口,使黄曲霉易侵入;地下害虫严重的地方或田块,黄曲霉发生多且重。同时,地下害虫还会将携带的黄曲霉直接传给其他花生。黄曲霉喜高温、干旱的环境,土温在35℃以上,加上天气干旱,花生最易受其侵染。在收获前的30天以内,若遇30℃以上高温,地下荚果含水量又低于30%,则极易感染黄曲霉。收摘后的花生不连日晒干达标,反复回潮又晒,会大量感染。此外,花生摘、储、运等作业操作不当,都会为黄曲霉侵染留下机会。

2. 综合防控

①实行轮作。多年栽培花生的地块,土壤中黄曲霉基数很高,花生受侵染的几率也会逐年增加。采用花生与玉米、西瓜等非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可大大降低花生的感染率。如能进行水旱轮作,栽培中的花生感染黄曲霉的几率可降低60%以上。

②种子处理。选用饱满、干燥、不带病原菌的种子,受损伤和有伤口的种仁一定要细心分拣出来。播种前,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毫升加水3升稀释,均匀拌种仁50千克,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③加强栽培管理。一是对酸性土壤,翻耙前每亩施生石灰粉70~100千克,花生感染黄曲霉的几率将减少20%~30%。二是采用喷洒除草剂加地膜覆盖的方法,施行免中耕栽培,既可保肥、保水、保温,又可大大减少花生伤口的产生。三是花生生长前期要防渍,雨前务必开好排水沟,雨后尽快排水。生长后期如遇干旱,应设法抗旱补水,特别是收获前的20~30天内,要严防旱害的发生。

④及时防控蛴螬等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等20毫升加水1升,均匀拌花生种15千克;将杨树、泡桐、枫树、柳树等的枝叶浸泡在40%乐果乳油500~600倍液等药液中,分多点布放于地中,反复进行,可有效杀灭蛴螬等地下害虫;用诱虫灯进行诱杀。发生病害时也应及时防治。

⑤科学收获储藏。花生收获时要快拔、快摘、快晒、快储。花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推迟收获将大大增加黄曲霉的感染率。摘后的花生最好在3天内晒干至荚果含水量在10%以内、种仁含水量在8%以内。晒干后的花生应储藏在干燥、相对湿度80%以下、低温的环境中,严防储藏中的荚果和种仁再次受潮(否则极易感染黄曲霉并产生毒素)。已感染和疑似感染黄曲霉的花生荚果和种仁,一定要彻底清拣出来并深埋在1米以下的土中或烧毁,绝不可食用或加工成食品。

(作者联系地址:敖礼林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饶卫华 奉新县农业局 邮编:330700)

上一篇:花生根腐病\茎腐病的发生与无害化防治技术 下一篇: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