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阅读教学人文情怀的认知与表现

时间:2022-06-11 09:58:05

李镇西阅读教学人文情怀的认知与表现

“人文情怀“包括两个层面:人文和情怀。“人文”指人文精神,是一种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精神;“情怀”是指一个人以某种情感为核心对待事物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那种“洋溢着人文情感的胸怀”,是人文精神与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世界的最佳契合点。人文情怀是个人对真善美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

李镇西对“人文情怀”有他自己独特的认知。他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人。它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①那么,他在阅读教学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文情怀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依据这四方面解读他人文情怀的认知,并赏析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表现艺术。

一、引导学生品味情感

情感,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的感情,即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情感与理想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就应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去品味文本中的情感。

(一)承认文本也是“主体”

李镇西老师认为,要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中的情感,首先得承认文本也是主体。他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编者之间的对话。现在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应该将文本及文本作者纳入阅读过程的主体行列。文本之所以是主体,不仅是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②唯有承认文本也是“主体”,文本细读中的情感品味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朗读就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关注,同时朗读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李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有自由读,其目的是观察学生对词的熟悉程度,对字音的准确度;指名读,具体考察个别学生对词的理解程度;老师示范读,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揣摩词的内涵;齐读,在朗读中感受青年的万丈激情。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在读之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肤浅甚至偏颇的,但是等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完成以后,学生就能理解了这首词的主题,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内涵。其实不止是在诗词教学,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李老师也很重视学生朗读,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重视。

(二)重视“前理解”的作用

李镇西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前理解”,它是学情中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前理解”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已具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前理解”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提醒着师生双方,价值观对于理解文本的重要性。第二,它提醒着师生要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理解中才能得以增强。第三,它提醒着师生之间应加强交流,听听各种不同的“前理解”,以扩大自己的“前理解”。③

他执教公开课《孔乙己》时,由于前面一节课学生刚学了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学生的情感已被闻一多演讲的凛然正气所感染,李老师灵机一动,将之前设定的从小说的三要素导入改为新旧知识的比较:“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有某种联系:闻一多是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④临时生成也许没有之前设定的那么生动流畅,但这种教学机智是以学生的心理背景和情感流向为基础的,即以学生的“前理解”为前提条件的。重视学生的“前理解”,能让学生迅速地从自己前理解的情感状态发生自然移位,为文本的情感品味提供了条件。

(三)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引导学生品味情感,重在关注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李老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文章为什么不是先写马克思是个革命家,而是先写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位科学家、最后才说他是一位革命家”的问题时,李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先从结构入手,恩格斯在开始说马克思的贡献时先说了理论再谈到了实践,但文章下面并没有与之相对应,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接着李老师提问强调恩格斯,请注意是“恩格斯”而并非“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学生经过一次次地寻找,得出答案“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理解到与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相对应的这几段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从而解决了疑问。

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展示了李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教师的引导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疑问,问题是学生发现的,而非老师的预设;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基于文本细读――从恩格斯的语句中去寻找答案而非教师的主观解读。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是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而非讲出答案。这就是李镇西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引导艺术。

二、倡导学生学会平等

李镇西认为,教师是知识分子,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文人气质。而知识分子的气质,就包含了风骨。作为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是别人的应声虫,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的精神世界。良知,通俗地说,就是随时都想着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孩子就是一切,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尊重与引领的关系,把握好分寸感。⑤语文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尊重与引领的关系呢?李镇西认为首先得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平等地看待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只有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中,阅读教学才能够平等地展开。

(一)师生关系的平等

李镇西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中可以建立起多种良性的反映: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他在这里说的师生平等,主要指的是师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即便是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转化。师生关系平等既是学习过程平等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它也包含着学习过程的平等。

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学生提出问题: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李老师说:“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问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咱们平等对话,我也不能说我就把这篇文章读懂了。”随后,多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交谈中教师又讲:“说错了也不要紧,理解多少说多少。”等学生谈得差不多了,教师再补充他的理解。课堂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

在李镇西看来,互相学习,指师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彼此交换知识和各种信息。互相影响,指师生双方同时在人格上彼此感染,进而在精神上发生积极的变化。互相鼓励,指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激发、勉励,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并实现各自的超越。共同参与,指教师和学生都作为学习成员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各自精神发展和生命流淌的过程。互相分享,不仅仅分享经验知识,也分享思想感情;指不仅仅分享获得成功的结果,也分享战胜困难的过程。

(二)学习过程中的平等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⑥因此教学要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何才能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呢?李镇西认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常用问答、讨论、争鸣、朗读几种方式体现他的平等教学思想。他认为教学活动师生需要平等,一种对话的平等权利,即师生双方都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以及与他人展开观点争鸣的权利,一句话,是思想的权利。

在教学《冬天》的过程中,有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发现这篇文章通篇都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对题。”李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个问题有价值,进而开启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有人说:“提问的学生没有读出作者自己,作者的注意力在写感情,而不是写景。”李老师鼓励到;“好,这是你的看法。”又有人说:“文章不是单纯地写冬天,而是对往事的怀念,对亲情友情的怀念,这些事都发生在冬天,因此有了‘冬天’这个题目。”李老师的赞赏道:“好!我认为她说得非常好!”但提问的人仍然摇头,最后又经过四五位同学的不同回答,直到得出“以冬天的寒冷来反衬出家庭和友情的温馨”这个结论时,这个提问的学生才最终“善罢甘休”!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鼓励和赞赏。仿佛师生之间有一种默契,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场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收获了令人满意的答案。显然,老师的冷静表现,为课堂创设了“百家争鸣”的氛围。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那是因为老师赋予了他们课堂提问的权利,包括为自己观点及阐述辩驳的权利。当然,老师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一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也许只需要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但却会抹杀掉学生争鸣的机会,因此哪怕多花一点时间也要让学生在平等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就像李老师所言:任何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灿烂夺目!⑦

三、提醒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李镇西认为视野包括两个层面:语文教师的专业视野和人文视野。思考,阅读的过程必定伴随着思考。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视野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广博的视野,拥有不同的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尽量地将自己的视野与文本作者的视野联系起来,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去思考进而产生自己的修养。“读出自己”和“读出问题”实际上就是李镇西自我的视野与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一)“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出“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⑧

李镇西所教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碗阳春面》《致女儿的信》,他都是让学生先说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或者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而有一些文章离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他则是通过“搭桥”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比如教学《孔乙己》时,他就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孔乙己不幸的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批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一下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才去感受鲁迅那深邃的目光,从而层层递进式的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将自身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相融合。

(二)“读出问题”

读出“问题”表明读者读懂了。当然,这个“懂”是相对的,在“懂”的同时又伴随着不懂,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思想之鹰正由此展开了飞翔的翅膀。⑨可见读出问题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启迪。读出问题是在读出自己的基础上建立的,读出问题是学生自己在研读文本时的疑问。有些疑问是在学生自我意识中产生的,有些疑问是在交流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教学《山中访友》时,当学生谈到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时,李老师马上追问拟人手法是从哪里开始运用的,进而追溯到全文从题目就开始采用拟人的手法。在这个过程中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有人说:“用拟人可以把自然的活力表现出来,好像有了生命的张力。”有人说:“自然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他们写得更生动、更亲切了。”显然,这当中读出的“问题”是在读出“自己”并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正因为有了交流,才有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就连李老师也不禁赞叹道:“真好!说得真好!他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学生有的疑问是这样产生的。在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时,李老师先给学生讲三星集团的会长在企业最危急的关头和最辉煌的时刻曾两次为他的员工朗读《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会长为什么要第二次给员工读这篇小说呢?带着疑问学生们开始了探究学习。李镇西说,有时候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文章或者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有了问题,才是语文课最美好的时候,因为这恰好证明你的视野正逐渐开阔,你的思想正在被启发!

四、鼓励学生解放个性

关于“学识”,李镇西说:“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谓“胸襟”,即我们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站在社会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生的高度看社会,站在星空的高度看人生!⑩学识和胸襟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如何运用教师渊博的学识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兴趣,培养学生广博的胸襟,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解放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就是个性对个性的争锋。“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鼓励学生解放个性,就是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一)个性的独特性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老师有一千种风格,一千个学生有一千种个性,也就有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方式,但一定要言之成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对文本的扭曲解读。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尊重学生言之成理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解读视野。

在教学《祝福》时,当读完一遍课文时,李老师提问:“在老师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能说说?”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有说愤怒的,有答沉重的,有言悲哀的,有道控诉的,有鸣讽刺的,有哀难过的……学生在这过程中既说出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也用文中的语句证明他们的观点。李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很少发言,所做只是补充或纠正学生表述不恰当的地方。他更像是一位倾听者,倾听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见证着学生个性的解放,思想的碰撞。

(二)思想的创造性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思想的创造性,体现在李老师的阅读教学中就是激发学生对文本中某一观点的批判,有可能学生的批判不是很成熟甚至有些错误,但这都不要紧。关键是不能扼杀学生这种批判思想的萌芽和绽放。

在《祝福》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辩论祥林嫂究竟是自杀的,还是冻死、饿死的?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思想的创造,个性的解放。但李老师似乎还不够满意:不管祥林嫂是如何死的,都有一个不变的答案,那就是被逼死的,究竟她又是被谁逼死的呢?这又激发起学生的深层思考。李老师顺势提出:请用书的形式写一篇小作文《逼死祥林嫂,某某某罪责难逃》。再用一节课来探讨为什么是封建礼教逼死了祥林嫂。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李老师通过一次次地诱发学生思想的碰撞、个性的解放来提升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品味情感,倡导学生学会平等,提醒学生读出自己,鼓励学生解放个性,这是李镇西阅读教学人文情怀的基本认知与表现艺术。探索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其旨归是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李镇西的回答是:学生是一只等待点燃的火炬,阅读教学需要老师去调动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文本的情感,引导学生平等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放他们的天性。

――――――――

参考文献

①⑤⑨⑩李镇西:《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第4期。

②③⑧李镇西:《我的教学手记识》,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

④⑦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作者通联: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上一篇:13号线 光熙门站 下一篇:“无为”的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