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李镇西,还有多远……

时间:2022-07-28 12:31:36

2008年,李镇西老师来威海做报告,至今我记忆犹新。我清晰地记得他对我们说:“其实我的书,你们也可以写。”

第一次看李镇西的书,是《做最好的家长》,我入迷了,于是又买来《做最好的老师》,十分感动。等到看第三本书《做最好的班主任》时,我就显得不耐烦了,今天,受领学校政治任务来读《爱心与教育》,我的头皮已经开始硬了。

不得不说,《爱心与教育》与《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感觉上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班主任的岗位上,记录着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是的,我一边读,一边不屑于他的故事――有什么了不起?你带学生从初一带到高三,与学生在一起六年,六年的情分,哪能不磨出故事来?而我,做这一批学生的班主任刚刚一年,刚刚与他们产生了感情,他们就走了。如果也让我带着学生走六年,说不定,《爱心与教育》的作者就是我。

我打消了自己的狂妄,是的,这是我自己的狂妄,只能偷偷地狂妄。我承认即使给我两个六年,我也不一定能写出《爱心与教育》。是么?说不定可能的啊,与学生接触多了,感情深了,故事不就多了吗?可是,我哪有时间啊?我再次对李镇西不屑起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的孩子你不用陪,你的衣服,可能全是老婆一手代买,你只管安心地教书育人,可是我能吗?我每天下班就要陪着孩子写作业,周末要陪着孩子上特长班,有点空闲,还要去聚会购物,哪有精力哪有时间去把与学生的故事一点一滴地积累啊!

哦,我忘了,李镇西教书之余,并没有放弃对家庭的责任,他的那本《做最好的家长》便是证明。同时,当我细品这本《爱心与教育》时才发现,其实李镇西老师书里的这些故事,光靠简单的叙述记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所有的教育故事里,都蕴藏着教师的爱心,于是,质朴的文字变得有血有肉,质朴的故事变得感人心脾,也就是在这有血有泪有情有爱的故事中,李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显得越发高大,他的教育者的头衔也越发清晰。他注意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又时刻不忘与后进学生思想碰撞,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学校、个人方面的情况,总结出一套转化后进学生的教育方法,他也怒火万丈地忍受着学生对他的顶撞与公然挑衅,又不动声色地去理解去改造,他教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教学生捕捉自己的幸福,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在以学业为主的高中成长阶段,学生完美茁地壮成长起来!同样是老师,我的学生感受着的是我的囚禁和灌输,而李老师的学生感受到的是自由与飞翔!

我曾经满足于自己对学生饱含的爱心。我喜欢他们,拥抱他们,同时又心满意足地接受来自一部分学生的拥抱和喜欢。我很少去关注那些没有围着我转的学生,我也从未试着让那些远离我的学生走近我。直到读了《爱心与教育》才知道,我的所谓的爱心,并不是发自肺腑地、发自内心去爱,与学生们的嬉笑,只是表面现象。我从未敞开我的心扉,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心对心地去感受对方,却独自满足于学生表面上对我的喜欢。其实,学生们的喜欢,只是一种仰望,一种远距离之后的短暂亲近而己。

因为发现课堂上的聂乐雨态度十分傲慢,与我搭班的教数学的刘老师在一次课间操时找他谈心,在十分艰难的引导之后,乐雨向刘老师透露了自己的心结缘于父母的离异。孩子述说着,泪雨滂沱,刘老师也深受感染,空旷的教室里,师生相拥而泣。从此,我们再也看不到乐雨不驯的表情,刘老师也越来越喜欢他,他也越来越爱学习。刘老师不是班主任,做了我这个班主任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她这样做,是因为她的爱心。爱心,就是不发脾气吗?爱心就是对着学生亲切地笑吗?爱心就是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双鞋子吗?其实,爱心,首先是对学生的关注,然后是打开彼此的心扉,让彼此走向对方。只有在这样的爱心下,教师才会博得学生的信任,也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信服你,听从你,你的教育才会立竿见影。

合上书,我不再对李镇西老师表示不屑。他的书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能把学生从初一带到高三,更不是因为他不用为家庭担忧,除了因为他笔耕不辍的恒心和习惯,当然还有睿智的教育者的头脑,一份看似简单却“机关重重”的爱心。

我离李镇西,还有很远很远……

上一篇:聚焦依法治教 下一篇:善小也是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