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探究

时间:2022-06-11 07:37:40

电子书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探究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电子书的设计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阻碍了电子书的快速发展。本文根据电子书设计的现状,结合电子书设计的发展,分别从视觉设计、自身特点以及技术应用等角度分析了阻碍电子书发展的几个因素,并从设计信息与设计风格元素两个方面,对电子书设计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

【关键词】电子书 数字技术 书籍 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书籍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带来了电子书阅读的冲击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样的技术支持,也改变着未来电子书籍设计的走向。

1电子书设计的现状

电子书的产生源于人类处理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纸张不再是储存信息、传播信息的唯一介质。书籍,是人类思想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重要依托。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很难保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时间坐下来,静心翻阅书籍,电子书的载体特殊性,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只要拥有一个便捷的电子设备,就可以随心所欲,将书籍带到任何地方进行阅读。

电子书的特殊呈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设计亮点与元素。虽然不能够像普通书籍设计那样,通过外形、材质等介质来表现设计内容,但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习惯,可以将画面表现、交互体验、文字呈现等内容很好地融合进入到电子书的设计中。有时甚至可以增加背景音乐等丰富的多媒体感受,来帮助达到更舒适的阅读效果。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设置,并能够添加书签或者是分享到自己的微博空间,与自己的好友共同分享读物。

2阻碍电子书发展的几个因素

虽然电子书为阅读者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因素,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阻碍了电子书的快速发展。

2.1设计缺少多元融合的视觉元素

目前大多数的电子书软件,从界面设计角度而言,都只是简单复制纸质书籍封面作为图书展示,在版面布局上也仅仅是简单提供了电子文本。缺少有特点的对电子阅读的色彩、文字的精细加工,在版面布局方面也没有精心的设计,这种阅读体验仅仅是为了文字内容的获得,而缺少了纸质图书的阅读美感,这也是被很多传统书籍爱好者排斥的一个主要原因。拥挤的文本总量,简陋的排版模式,快餐化的阅读感觉,使得电子书的市场处在一个停滞的状态。

2.2自身特点带来的弊端

电子书自身载体的特性,也影响了电子书的发展。电子书的载体毕竟都是电子产品,无论手机、电脑,或者专门的电子书阅读器,它们传达给我们信息的平面是屏幕,无论是液晶屏还是电子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发光,且都带有一定辐射,长时间阅读电子书会觉得眼睛干涩,这和疲劳阅读不同,电子书更容易让人疲劳。而且,在电子设备上,很多平面印刷的设计法则并不适用,例如纸质书常用的书版宋体字就不适合电子阅读屏幕,因此,目前电子书为了能够显示更加清晰,一般选择黑体或者圆体字。这两种字体阅读时间长了,就会让读者感觉版面流动性不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如何让电子书给读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的阅读感受,电子阅读设计中利用设计语言、技术手法降低对人体的伤害,需要电子书设计者从多个角度去创新与提高。

2.3需要从阅读本质出发,合理运用现代技术

电子书的阅读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体验,点击、搜索、超链接、即时存储等互动方式,让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界面背景的自主选取、色彩布局的任意变换使得阅读过程更为有趣,而背景音乐、诵读声、动画效果等多媒体的添加更是传统书籍无法企及的。但从阅读效果上看,电子文本在便捷阅读的同时造成了深度阅读方面的缺失,现在的读者,在巨大信息量的背景下,很难能够静下心来进行大量的深入阅读,通常对于文字内容都是走马观花的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例如,看似丰富的多媒体儿童读物,因为代替了文字给予儿童的想象空间,直接呈现给儿童想象的实景,反而容易导致儿童阅读理解度降低。因此,在未来,如何更好地运用设计语言,以更科学的方式引导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仍需要从阅读本质角度出发,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新技术,合理高效地运用辅助技术,进行电子书的创新与设计。

3电子书设计元素的运用

3.1设计信息多元化

多元化的设计是指将作品中的信息以丰富的形态表现出来,处理成信息与思维的混合体,使大量的信息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空间,并逐渐延伸。融合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讯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基于数字信息网络的跨国境的设计合作与协同,从视觉、触觉、听觉上多维度的模拟虚幻世界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设计表达和交流过程的多元化。因此,更加准确、快速、合理、可靠地反应设计意图特性的数字电子书籍设计将成为主流。未来的设计师们将成为电子书籍艺术的交响乐家,能将文字、图片、空间、影响和声音的理念,通过一种记录性的、互动性的交流方式结合在一起。

3.2设计风格简约化

人们对简单生活的需求也包括对书籍文化简约、单纯的需求。电子书设计应当能加强读者对一本书的感悟。奇特的电子书籍设计,新媒体的运用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但简单朴素的电子书籍设计往往更能给读者以“大象无形”的想象空间。人们面对太多杂乱的电子视觉刺激后,需要一种电子设计作品可以使他们抽身出来对审美对象进行细细的感悟。电子书籍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而不单单是在多元化的电子技术中表现画面,这样才能够恢复到阅读的本质。文化是电子书籍的底蕴和依托,设计者应先对书的内容、作者意图和读者范围尽可能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后,再进行电子书的设计。我们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强大冲击的时代,要冷静下来,对电脑所提供的丰富效果,有节制、有选择的加以利用,才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电子书籍。

参考文献:

[1]范鲁璇.信息时代的数字艺术设计特征及交流.素质教育,2012,5.

[2]柴文娟.电子书刊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

作者简介:李毅,女,2005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计算机设计相关专业软件应用方面的教学工作,任讲师。

上一篇:求积元法在金融工程计算领域应用初探 下一篇:关于民用建筑配电线路选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