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热点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6-11 05:17:35

对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热点问题的探讨

摘要:企业间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一个重要方而,企业唯有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加上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和优质的服务体系方可立足市场。而计量管理体系恰恰是保证企业各方而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性技术性管理工作,地铁计量工作是保证地铁运输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它不但与运输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关键词:地铁 计量 质量

1、建立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计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ISO 9000族标准,为地铁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计量管理作为ISO9001标准的组成部分,起着技术基础的重要作用。但标准对测量部分的表述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制定了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作为ISO 9000族标准的支持标准,强化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2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规范和加强地铁企业的计量管理

目前地铁企业计量工作还存在着机构人员不稳定,资源配置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无考核,考核无依据以及台帐、质量记录、检定证书(标签)、测量设备标识诸方面的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要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更新观念,摆脱旧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计量管理体系建立后,通过《计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可进一步规范企业计量行为,实现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体系的运行及对体系的定期审核,实现了P-D-C-A运行模式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计量管理和量传水平不断提高。

1.3建立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是计量工作法制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了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权。随着计量法制的不断加强,地方政府对企业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口益加强,并对企业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地铁站开展计量强检项目,就必须通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计量授权。虽不能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相比,但必须具备开展强检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按照现行规范、标准建立企业计量管理体系已成为必然。

2、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地铁企业的工作实际,依据相关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级管理职责来确定体系的相关质量要素。

计量管理体系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ISO 9000族标准的支持性标准一 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GB/19022等同采用)。计量体系的建立应参照采用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和JJF 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必须指出的是,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尤其基层单位的客观条件是我们完全按照标准建立体系的障碍。因此,参照采用上述标准中相关要求,首先使企业计量工作达到基本要求,然后通过体系的运行和持续改进,使计量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3、完善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3.1计量管理手册

手册规定了局计量工作方针目标、计量管理体系、计量质量体系、计量资源配置、计量确认及测量过程的实现、管理评审、体系的分析与改进等内容。

3.2地铁计量管理手册

手册中应对资源配置和计量确认及测量过程中的重点要素加以详细阐述和规定。手册的编写要与本单位ISO 9001标准贯标相结合,成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3计量技术机构质量手册

计量管理所质量手册的编写,应依据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通用要求》或JJF 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法律地位、质量体系、资源管理、检定、校准、检测、质量改进应作为手册的重点内容。

3.4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对《手册》的细化。程序文件的多少应根据《手册》的管理要素决定。程序文件分管理程序文件和技术程序文件。程序文件的编写,各级要组织计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3.5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计量管理手册或程序文件的补充。计量管理体系的作业指导书主要由各种操作规程、作业方法等组成。是计量所、基层计量室开展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体系文件。

3.6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计量工作的证据性文件,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反映。质量记录应本着统一、规范、简化、适用的原则设定。规程、规范中的标准格式要采用,无固定格式的,应自行制定。质量记录要按规定期限妥善保存。

4、地铁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改进

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体系将进人试运行阶段,以验证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对暴露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完善计量管理体系。体系的运行要重点抓好宣贯培训工作。通过宣贯培训,一是提高企业领导及全体职工的计量意识;二是为体系的运行培训骨干。还要注意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协调运行。

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要对其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重点是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已经ISO 9001贯标的单位,可按照质量体系工作程序把计量管理体系作为其子体系进行审核。

在体系运行的适当时期,应进行第一次管理评审。以评价管理体系能够持续、适宜和有效满足体系标准的要求。管理评审应形成《管理评审报告》。企业要对评审报告提出的问题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整改要求进行整改。主管部门要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涉及体系文件的改进,要及时做好体系文件的修订工作。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通过对体系的审核、评价和管理评审,实现了对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预防措施的实施及不合格项的消除,实现了计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从而达到了不断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志坚.计量要贯穿质量保证的全过程[J].中国计量,2008

2、黄耀文,王顺安.中小企业计量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3、耿维明.企业通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指南(CMMS V3.0)[M].北京: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2010

4、王韵.对计量确认体系的管理与运行的几点体会[J].计量技术,2010

5、王瑛.浅谈计量人员管理[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

上一篇:如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自来水公司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