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

时间:2022-06-11 02:04:02

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深入探讨的课题。近年来,也有丰硕的实验成果见诸报刊,可 是,这些实验成果还大多局限于小学阶段。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初中生从 年龄段上看,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初中课堂上引入“快乐教学”是完全必要的。 尤其历史课的课时较少,教与学的任务相当艰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那么,争取 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了。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 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 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 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本文现就以下几点,谈谈初中历史课引入“快乐教学”的初步尝试。 1.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原创作者,同意莲山课件园将此作品发表,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未经莲山课件园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 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 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 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笔者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便在课堂上让学生 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断,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情节,然后指出, 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 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 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 生便很容易接受了。 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 或者利用乡土历史导入……总之,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 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 当然就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2.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 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 致,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例如讲“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 成效也最大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曾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 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决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 了他不畏权贵,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就能有比较深 刻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 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3.不可忽视的情感溶入 初中生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又是独立见解形成的时期。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进行 情感引导,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 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教师要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这样, 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使他们振奋起来, 坚定地为中华崛起和腾飞读书。 历史课除了课堂上可以引入“快乐教学”之外,课下帮助学生掌握记忆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也有许多“快乐”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要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不仅可以积极地“减轻 学生负担”,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上一篇:换个“角度”体验“成功” 下一篇: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