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款探析

时间:2022-06-11 08:22:56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款探析

摘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承继以前成熟制度的基础上,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进行了诸多改革和创新。与此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法规相比较,该法在制度创设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但这部法律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立法亮;法律缺憾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322-02

1 引言

冯象先生在《政法笔记》中引用了耶鲁大学法学院已故著名教授科威尔(Robert Cover)的名言:“程序是正义的蒙眼布”。作为一部程序法,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无疑也潜沉着对公正、高效解决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诉求和愿景。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以劳动关系为中心,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劳动权利与义务而发生的争议。其具有与其他部门法律纠纷所不同的特征,需要符合其争议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予以关照与应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在整个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全国人大委员在审议这部法律时也对该部法律在建构具有我国特色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意义予以高度的赞赏,并提出富有价值的意见。《调解仲裁法》面向的是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井喷”态势的社会现实,其制度设计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当然该法在学理上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明确和完善,比如,仲裁机构和人员的建设、仲裁和诉讼的衔接、多层次争议解决体制的建设等等。劳动法学界和实务界对该部法律的亮点和不足也有诸多的探讨,本文拟就该部法律主要的规定进行分析,就其成功和缺憾提出自己浅薄的看法,以期有所裨益。

构建良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评判标准应当是解决劳动争议应当高效、明确和公正。因此,切实关注劳动争议的特征与需要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构建评价《调解仲裁法》成功与不足的标准的基础。纵观学界的阐释,劳动争议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地位不平等;劳动争议的解决与劳动者生存、生活切实相关;劳动关系具有社会性,劳动争议的解决具有社会价值。

2 点亮进步的足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成功

《调解仲裁法》整体上以“减少维权成本”为立法核心来体现对劳动者的保护,特别体现了对劳动者最基本的生存权的尊重。

2.1 总则

在《调解仲裁法》法出台以前,我国有关劳动争议范围主要规定在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两部司法解释。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则是从争议的内容上作了列举式的规定,而最高法院的两个司法解释则是从劳动关系的角度作了概括式的规定。《调解仲裁法》明确界定了劳动争议的范围,从而有效解决了前述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之间的分歧。更重要的是,该法扩大了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所谓“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包括是否有劳动关系,何时存在劳动关系,与谁存在劳动关系等等,从而使司法上扩大了受诉范围,有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调解仲裁法》第6、39条,加重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突破了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规定。

2.2 调解

虽然法律规定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对于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但如果一方(经常是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另一方也只能选择申请劳动仲裁。这势必造成普遍观念上对调解协议的不重视,使历经辛苦耗时耗力而达成的调解协议最后仍成一纸空文。《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直接由法院以强制执行的方式,强化了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充分发挥支付令作为略式程序简洁、方便的特点,免去仲裁和诉讼的漫长周期和高额成本。

2.3 仲裁

《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了仲裁的终局效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一些用人单位恶意诉讼以拖延时间、加大劳动者维权成本的行为。同时,该法将时效延长至1年,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这将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时间机会,而涉及劳动报酬争议则可以延长至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这也是立法对于劳动者“生存权”这一基本人权实现的关照。另外,《调解仲裁法》还明确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时限,逾期未做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讼。《调解仲裁法》第43条规定了先行裁决制度,有利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劳动仲裁法》第53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这样,使处于经济弱势的劳动者就可以不再担心仲裁费而无奈放弃法律的救济。另一方面,其引导宣传作用也将间接鼓励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积极主动维权,对违法用工的用人单位形成压力,迫使他们自觉遵守法律,这是法律指引作用的重要表现。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缺憾

对于一部法律来说,概念的精准、制度设计的严密和预期能够取得的社会实效都是应当必须做到的。用“仅供瞻仰的神龛”来评价《调解仲裁法》也许过于偏激。但学界和实务届的批评和建议,都是为了使得法律更加完善,尽可能地去弥补无可避免却要努力克服的与社会的裂痕。

3.1 关于协商和调解制度的缺憾

一直以来协商程序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属于极易被忽视的一个“鸡肋”环节。此次立法对于劳动争议协商程序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即明确规定劳动者可以自行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工会和第三方的帮助协商是劳动争议协商程序的重大变革。但对于工会和其他第三方的参与协商的规定过于原则和模糊。尤其对于工会工作人员参与协商无任何约束及责任承担方面的规定。

《调解仲裁法》扩大了劳动争议调解的社会途径,增加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除原有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外,新增了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笔者以为,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是以后劳动争议调解发展的方向和主力军。但基层人民调解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一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所调解的都是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员的条件和要求比较低,专业性不高。而劳动争议案件较普通的民事纠纷不同,虽不能要求调解员精通劳动法律法规,但调解员应当要明确劳动基准法的相关规定,在调解过程中不能违反国家强制性的规定。因此,笔者认为就目前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状况来说,劳动争议当事人普遍欠缺对其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处理劳动争议的调解机构实际上形同虚设。

3.2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衔接不畅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在实践中的最大问题集中于:劳动争议处理环节太多,程序过繁,导致劳动争议解决周期长、成本高,使得劳动者权益不能及时得到保护。作为劳动争议解决的中间环节,仲裁,则是此问题的核心。法律将仲裁列为强制前置程序,却又没有很好地确定仲裁的效力,使得在实践中仲裁裁决并不具有终局性效力,不但没有解决法院负担,甚至不利于当事人的权益保护。但《调解仲裁法》对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衔接不畅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裁终局是此次《调解仲裁法》的一大亮点,但一裁终局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与诉讼衔接的障碍问题。《调解仲裁法》第48、49条造成了一裁终局案件两种司法救济途径之间的冲突。

4 司法在于实践――对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可供完善的进路分析

要构建一个以基本权利为基石,实践人的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的法律秩序需要司法技艺实践的精进。良好的司法,一方面是“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这个法应当是“良法”。

4.1 体制方面的架构

《调解仲裁法》所规定的“一裁终局”的案件仅限于在符合条件的两类情形,对于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纠纷,要想快速化解矛盾解决争议,而“一裁终局”的范围未免太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该法又规定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对“一裁终局”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也即“一裁终局”并不是真正的“终局”,仍会转变为“一裁二审”。因此,有必要建立或裁或审制度,实行真正的裁审分离,这样即尊重了当事人的选择意愿,又能切实分流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压力,也可减少在审理过程中出现的适用法律不统一情形的发生。

4.2 程序方面的架构

调解程序应当贯穿仲裁始终,也可设立简易程序。有学者认为在目前确立“着重调解”原则并非理性化选择。但本文以为该观点过于偏激,调解巨大和高效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调解仲裁法》实施后由于仲裁费用免交,使有些劳动者为一些小标的案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虽然维权不分事小,法律应该给与每一位劳动者予以救济,但如果因此耗费自身和社会的成本过大,既不利于劳动者也不利于社会,也给仲裁机构增加不少工作量。为了尽快审理结案,可以增加调解的环节,加强调解的作用。让调解贯穿在整个仲裁和诉讼过程。

5 结语

一部法律,都是各路专家、各路专职官员集思广益并且反复论证的结果,仅此而言,它的问题的产生更多的原因在于法律本就是妥协的产物、实践智慧的结晶,也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单纯地用逻辑或理想考量主要具有经验属性的法律的结果,而非法律本身真的有什么问题;换一个角度说,尽管法律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很可能我们也根本找不到在现实中行得通的替代方案。正如西儒边沁的著名论断“善良公民应当对法律采取一种‘自由地批判,严正地服从’之立场”。我们需要思考和评判,但我们也需要宽容和服从。

是的,《调解仲裁法》是一次进步,该法的创新性规定必将促进我国劳动争议的快速有效解决,但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可能会阻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对该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的经验并上升为法律修改,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劳动争议现状。本文认为,应当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对劳动仲裁裁决效力的强化,同时并不忽视四项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任何一项,让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实现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使劳动争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合法、公正地得到解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以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

参考文献

[1]吴亚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理论前沿,2009,(18).

[2]罗兴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制度建构缺陷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

[3]王立峰.接近正义的理念与现实[EB/OL].学习时报,www.省略/xxsb,2010-5-5.

上一篇:论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 下一篇:从风险管理视角探讨税收执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