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正裤子缝制中的弊病

时间:2022-06-11 05:05:51

如何修正裤子缝制中的弊病

每个人的体型不可能都是标准体,而在裤子裁剪、缝制时,又可能某些地方缝制不到位,这使得穿着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毛病。我们将裤子缝制中几种常见的毛病加以归纳,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问答形式给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以防微杜渐。

为什么裤子的挺缝线会产生偏歪?

对裤子挺缝线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纱向方面,二是制图方面,三是缝制(包括制作与熨烫),四是穿着者的腿型不标准。这里我们主要谈缝制不当带来的问题。

不管在单件的裤子制作过程中,还是裤子的批量生产中,因缝制不当造成裤线歪斜是十分常见的。如(图1)所示。

即使在制图、裁剪正确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上述现象。产生上述毛病的原因是因为制作者在缝制时没有掌握裤子的制作要点,在正常的缝制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考虑缝纫机的送布牙与压脚对被缝制的裤子所产生的作用。

比如两片布料在缝制时,稍不注意上下两层布长短不一,在下面一层的面布料要短,上面的那一片布料要长,这是因这送布牙带着下面的一片面料向前比较快,而上面的一片面料由于压脚的作用向后赶容易长,如果我们把长出的部分裁掉的话就会造成裤线的歪斜。

特别是对于松软的毛织物,这种裤线歪斜的毛病就更为明显,因此在缝制裤子的侧缝与下裆缝时,松软的毛织物一般是先手寨后机缝。寨时,前后裤片的上端要对准,裤身要摆平。如果不需要寨的面料在缝制时要左手的拇指在上,食指和中指夹住下片,右手略推送,下片略带紧,缝头要一致,这样缝制出来的侧缝才松紧适宜,平服美观。

因此,在大批量的服装生产过程中,车间的机工只能带小剪子剪线头,而不允许带大剪子进入车间的,发现长一点是不能随便剪掉。还有在裤子缝制时必须对齐合点才能保证缝制质量,也就是在缝合前后裤片的侧缝时,要对准腰口线、臀围线、中裆线、脚口线。缝制前后裤片的下裆缝时中裆线、脚口线的部位也要对准,不能上下错位。如(图2)所示。

再有就是如果在缝制过程中裤子的左右四条缝子缉线的松紧不同,会造成面料的丝缕受力拉伸,收缩不同,从而引起裤子侧缝与下裆缝出现抽皱现象,使裤子产生偏斜。为克服这一问题,应当在操作中适当的将裤子侧缝或下裆缝时向前拉伸,使部件伸长与缝线伸长基本相等。

熨烫不当也会造成裤线偏斜。熨烫时,下裆缝要与侧缝对准,缝子不能错位,并注意查看是否有歪扭现象,同时要再次进行拔裆加工。总之。造成裤子挺缝线不直产生偏斜的原因很多,发现毛病出现后不要马上下结论,要认真分析产生毛病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

如何避免裤子下裆缝起吊?

裤子下裆缝吊起是缝制长裤常见的毛病症状之一。其毛病症状是:穿上裤子后裤子的左右下裆缝抽紧,下裆缝裤脚口处向上吊起,裤裆底部不圆顺,夹裆。如(图3)所示。

除去样板裁剪的原因外,缝制方面的原因有:裤片拔脚不够,应拔开中裆,把下裆推直。如(图4)所示。拔开中裆的侧缝推直,然后从裤中线处对折,使侧缝与下裆缝对齐推直,后裤片裆底与臀部要拔出推圆。还有就是缝合下裆缝时,要防止拔开的部位回缩或松紧不一致。

当直插袋袋口松不平服,挡口布外露时如何修正?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直插袋的袋口部位做得过松,裤子放平后,袋口豁开,挡口布外露,特别是穿着一段时间后袋口会更为松散变形,影响裤子的穿着效果。如(图5)所示。

造成袋口松挡口布外露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裤前片袋口处粘牵条;二是在缝制时,前裤片袋口处松于后裤片侧缝。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袋口标志在裤前片袋口处粘贴牵条,牵条要稍带紧,两端要长出结印。

2.在缝裤侧缝时,前裤片袋口处要稍拉紧0.3厘米(即前紧后松)。

裤子的门里襟为什么会长短不一?

这是在缝制裤子时常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是:裤子上完腰后,左右门里襟高低不一致,如果使裤腰上口平齐,前裤里襟处就会出现松驰现象。如(图6所示)

对于初次接触服装制作的人来说更容易出现此类毛病,裤子门里襟的缝制是裤子制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缝制是否达到要求直接影响裤子的外观质量、穿着效果与穿着的舒适性。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是:合通裆时由于压脚的作用,没有对好合印点,会产生左右裤前片的长短不一致;还就是封小裆时,左右两处片裤前片没有对齐;再有就是绱裤腰时没有比对好左右裤片的缝头,左右上腰缝头不一样。

要防止毛病的产生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裆时如果是从小裆开始缝就要将小裆拉伸,上端比齐,从小裆开口终止处起针合缝,对比好左右裤前片的长短。

2.对齐左右裤片封小裆,压裤门襟明线也要注意扭斜现象。

3.如果因为合通裆没有比对好,使左右前裤片高低不一致,修正时要比好左右裤片的缝头,用划粉在左右裤片上腰净缝处划一条直线(如图7)所示,按直线比对好,划线取直再绱裤腰。

裤子腰线不顺直腰面有斜绺,左右腰头处与裤前门里襟不紧不齐的原因是什么?

绱腰头是整个裤缝制中的关键,常会出现偏斜,不平、线路不规整,反面上炕,正面下炕,腰头与裤门里襟不直,左右活褶不对称等毛病。如(图8)所示。

在实际的生产中,绱腰这道工序大都配技术较高的机工来承担。产生以上毛病的原因是:在缝制前没有做好缝制标记,裤片上端的腰节线弯曲不顺直,在缝制过程中腰面与裤身有拉伸,绱腰的位置与缝头没有掌握好。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是腰头与裤片结合时,采取上腰里压腰面的方法,这种方法用在女基本型裤、男女休闲裤、男女牛仔裤等裤子中,是现在常用的一种绱腰方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绱腰头前,先按剪口缝好左右裤前片的两个活褶,要保证左右前裤片的活褶对称一致,然后将袋面理平一齐扎住,这一辅助操作也是为了方便上腰暗线的操作。

操作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绱腰头暗线,大身在下,腰头在上,腰头与裤片比齐,按印向里0.2厘米绱腰也就是绱腰缝头要稍大一点,绱腰时一定要对齐合印点做好的缝制标记,裤侧缝、后裆缝处对齐腰面合印点,腰头要比身缩进0.2厘米(如图9所示),以防止腰头与门襟边不齐。在缝制时除对好标记掌握好缝头外,要注意看到腰节缝处有弯曲不齐的部位要修齐、借直,腰面与裤身不得抻吃。

2.压裤腰里口0.1厘米明线,首先将腰头理平,左襟腰头前端包紧,腰头里口折边住暗线0.2厘米,裤身按平带紧,腰面向前推进,压明线,不得掉道,首尾回针,反面下炕不得超过0.2厘米。保持面平展,防止打扭。(如图10所示)。

上一篇:“名品进名店”真能解决“进店难” 问题吗? 下一篇:艾利丹尼森:赋予服装标签“生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