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

时间:2022-06-11 03:49:38

摘 要: 语文阅读教学选准切入点,能起到优化课文内容,精炼课文内容,整合课文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切入点的选择很重要。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对课文的阅读教学:从课文标题入手,从课文内容尤其从关键词、关键句子、精彩片段切入,文章的写作特点、体裁也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选点切入 角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搞好阅读教学自然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当一篇课文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它往往包含许多知识点,如字词的积累、背景的分析、内容的感知、主旨的把握、语言的揣摩等。那么,解读文本时从哪些角度入手,既能缀连各个知识点,又能着眼于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就尤为重要了。我认为每篇文章自有它的独特之处,或语言优美,或寓意深刻,或手法巧妙,或表达含蓄等,我们在教学时可集中于文章的这些关键处、精妙处,以此作为文章的切入口,达到优化课文内容,精炼课文内容,整合课文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那么,如何选点切入呢?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课文的阅读教学。

一、从课文标题入手

不少课文的标题醒目、精炼,能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主要手法,流露作者的情感,因此标题尤其标题中的关键词可让我们快速地切入课文,继而逐步带入到整体感知内容、揣摩品味语言等教学环节中去。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为例,可从标题中的“巨人”一词入手,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说贝多芬是音乐巨人?

多数学生能理解贝多芬之所以为“巨人”,不仅因为是他创作出了伟大的交响乐,更因为这些作品多创作于他遭受严重耳疾近乎耳聋的“致命打击”下,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与不幸的命运顽强的抗争,昭显了人的巨大力量。(整体感知后,顺带插入“背景介绍”这一教学环节,多媒体展示对贝多芬生平、作品的介绍,加深“巨人”印象。)

(二)探究揣摩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看出贝多芬的坚强不屈?这些句子在写人上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勾画出来,并点评,然后交流。

由此进入了教学的“重头戏”――语言的揣摩品味。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有独到之处,学生通过深入揣摩分析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来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以外貌描写为例: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与此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对文中含义深刻较难理解的句子,围绕人物性格进行分析,难点也往往迎刃而解。

(三)拓展延伸

学习本文的写法,以本班同学为描写对象,运用肖像描写或语言描写写一段话。

(四)布置作业

1.修改小练笔,誊到作文本上。

2.整理论述面对苦难的格言警句。

由此可见,以标题中的关键词切入,可以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自然流畅地衔接起来,较好地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再比如,《智取生辰纲》一文,篇幅很长,若按常规教学先理清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费时不说,也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们不妨“长文短教”,大胆地抓住题目切入:题目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中心事件,讨论吴用等人的“智取”体现在什么地方?对手杨志是否是无智之人?学生通过探究就会发现吴用等人对天时、地利、计谋与对方内部矛盾的巧妙利用,杨志虽精明却因自己的粗暴导致团队不团结以致功亏一篑。这样切入,能很快将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等教学内容糅合在一起。

二、从课文内容入手

(一)抓文中关键词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写景优美、内涵丰富复杂的小品文,文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耐人寻味,可作为突破点:找出表现作者之闲的句子,体会苏轼的“清闲”、“闲适”、“闲情雅致”,这时教师再介绍作者写作此文时的背景――正值“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更能看出作者心胸的洒脱豁达,这样通过对“闲人”一词的揣摩,课文的主旨把握也就容易了。

《风筝》中的“虐杀”、《湖心亭看雪》中的“痴”、《云南的歌会》中的“有意思”等词语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带动学生文章的整体把握。

(二)抓文中关键句子

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作品《行道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的首尾都出现了“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快乐而忧愁的树”。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为我们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围绕这句话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行道树本来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现在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通过对比你能看出行道树为什么既快乐又忧愁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反复品读,行道树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形象就会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由树及人,行道树的象征意义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再如教学《社戏》时,抓住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切入提问: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戏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通过探究,“受到优待、看戏难得、途中景美、偷豆有趣、公公送豆”等故事情节进入学生的视野,浓浓的友情、乡情让豆好吃,戏也变得好看了。文章的思路、情感的把握自然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三)抓文中精彩片段

《背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提到“背影”四次,其中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处的背影写得特别细致、动人,该段便可以作为切入口:找出语段中描写背影的动作、衣着描写,重点对“探身”、“爬上”、“攀”、“缩”、“微倾”等动词揣摩品味,体会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和“我”的自责心理。理解了课文,再让学生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让他们学会感恩;也可以运用各种描法写一段表现亲情的片断。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拳打镇关西”是最精彩的,利用提问迅速切入到这一部分,从三拳的击打部位、所用修辞、郑屠的反应、围观者的表现等多种角度进行品读后,再解决“为什么拳打镇关西”及“打了之后怎么样”两个问题,课文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这样的切入以最快的速度直切要害,重点突出,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三、从课文写作特点入手

拟人是《山中访友》的主要写作特点,可由此切入:

整体感知:作者走访了山中的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从这些称呼中可以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精读细品:你最喜欢作者的哪位朋友,在文中找出描写它的句子大声朗读,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

拓展延伸:你从山中的朋友身上得到了什么感悟?如果你是山中的自然景物会对来访的游客说什么呢?

四、从文章体裁入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一文讲述的是中学生敏感的爱情话题。内容从文章体裁切入,爸爸为什么要写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父亲与青春期的女儿讨论爱情,他有可能与孩子之间有代沟,又不得不说;如果一味谈论大道理,孩子也可能听不进去。这时候采用书信形式,通过讲故事,看明白了,爱的道理也在其中了。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突破点。不管怎样处理文本,都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教师要反复研读文本,力求对课文有深刻、独特的见解。

2.寻找突破点要围绕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进行。

3.切入内容要力求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教学秘书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设 下一篇:艺术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