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

时间:2022-06-10 11:23:08

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的角色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广泛深入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以及与教育技术界专家学者沟通交流,笔者认为,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完善与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的描述和整合课堂的分析,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学科教师的角色,即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更新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师角色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然而,当前的教师素质状况,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教师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手段有待继续探索,并且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与教学的新观念以及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的概念有待正确理解。

一、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学都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从不同学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并对其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分析发现在实际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和操作还存在不少普遍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角色

目前,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中,大多数教师对整合课程的研究与应用仍处于探索、融入阶段,极少数教师能够得心应手达到整合程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做起。而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完善与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挑战是严峻的,前所未有的。笔者认为,学科教师要想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更新能力、更新方法。具体来讲,要求教师作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

1、观念系统的角色

(1)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一般是指以赞可夫、布鲁纳等为其主要代表。它的基本思想是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实现教学上的两个重心转移和两个最佳结合。此外,当前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官论坛提出数字化学习的理念。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2)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2、能力系统的角色

(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但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只有处于融入和整合阶段的教师才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意识,大部分教师还不适应网络环境,缺乏熟练的网络操作技能,当出现意外故障或系统死机时,他们便不知所措。此外,个别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欠佳,过分依赖计算机教师,加重计算机教师工作负担的现象在我国中小学也普遍存在。这说明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阶段,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技能仍需进一步提高。

(2)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师的艺术性指导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好的课堂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利用情感诱导功能,情绪饱满,热情洋溢,感染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我们知道,由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接触的是“冰冷”的计算机,缺乏人格魅力,虽不乏有人机交互功能,但仍代替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所以,教师应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建议教师加强课堂中信息传递与反馈艺术修养,注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

笔者认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不仅在于组织学生,组织教材,更重于启发学生情感,使其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享受,产生情感共鸣。这需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才能达到教与学的水融。

3、方法系统的角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经常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活动等不同活动形式。从课堂分析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少教师由于不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致使课堂中出现不少问题。如如何组织管理学生的网上协作学习活动,如何正确发挥教师在各种活动中的作用等。这就需要教师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以此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七大部分: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的确定、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学习评价的设计。对于每部分的内容,教师需要了解其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这里以学习活动的组织为例来说明。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具体环节。其中每部分又要包括活动类型、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如教师指导性活动中需要教师交代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展示教学资源和调控教学过程。

上述提到的仅是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基本框架的概括介绍,其中每部分的详细介绍与具体操作还有待教师系统接受这方面的培训,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展开的具体进程与方式。

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要求,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教育技术通讯》

[2]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3]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

上一篇:多途径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