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之整体教学

时间:2022-06-10 07:11:29

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之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84-01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应开展整体教学,在教学上,应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内语言实践活动,以课文为中心,把语音、词汇、句型、交际用语、语法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a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国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工具。中国人学习外语,绝大多数是为了在工作和学习中能阅读外文资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精读大量的教材,把单一的单词和常用的词组、句型和语法有机地连接起来,透过课文中语用的第手材料获得最佳的语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记忆单词的能力,就会比较容易过单词关、朗读关、阅读理解关和书面表达关,学习英语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为今后参加工作和学习能教好得阅读英文资料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教科书的精华,是学生掌握外语的关键。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上,应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内语言实践活动,以课文为中心,把语音、词汇、句型、交际用语、语法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个整体。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文教学,集中精力教好课文,同时引导学生集中力量掌握好课文,进而更有效地辐射听力、交际口语和写作教学。因此,掌握好课文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成效。

教师如何抓好阅读课文整体教学呢?

一、提前预习

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先通读课文(有条件的可先听二遍录音),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猜出意,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快速理解并有意识地记忆文章的层次和故事的情节,力求达到对课文的基本大意有较清楚的轮廓。接着,可通过课本的生词表或字典,掌握几种常用的意思及其短语,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力求逐句逐段进而完全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大意。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课前的预习正是培养听力、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在布置学生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和难度,提出适当的要求,使预习有指导,有目的地进行,这是预习环节搞得好坏的关键。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密切配合的互动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训l练指导。首先,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的、范围、方法和步骤,把语音、词汇、词法、语法和语用通过听力、对话、阅读、造句和写作训练的方式形成个整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和引导学生量大限度地进行真实动态语言实践,使英语课成为地地道道的语言实践课。

(一)听力入手。

教师可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和概括课文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的范读,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捕捉新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信息,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Key Sentence),这是听力和阅读理解的重要技巧。抓住了关键词,一个句子的句意就迎刃而解。英文与中文的表达一样,每篇文章的首尾两段及每段的首尾两句往往体现了文章整篇的中心思想。因此,抓住了关键句有助于快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大意。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就课文内容,组织师生间、学生问的对话、问答或较初层次的讨论,进行英语语言实践活动。

(二)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

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和析疑之后,学生已获得了新的语言知识,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次听课文录音或快速阅读课文或跟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节奏和思想感情。这样,学生从新课文学到的感性知识定会有较大的飞跃。初次接受的感性语言知识是肤浅的,不牢固的,只有通过头脑的思维、理解、再加工和重新输出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接下来的教学步骤就是设计巩固性测试性的练习,例如课文内容的问答或对话、句型转换或词语解释、造句或翻译、概括段落或文章大意、复述课文等不同难度的练习。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就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而这正是我们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抓住重点扫,扫除理解障碍。

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抓住点,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教师要确定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课文讲解不要面面俱到,学生容易理解的不讲。语法教学应与听、说、和阅读活动紧密结合。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通过分析阅读中遇到的一些语法现象,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这绝非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所能替代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若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四)背诵法的尝试。

背诵法的学习,尤其是学习言语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不少中外文学家和诗人的成才均得益于背诵法。背诵课文是强化记忆,巩固课文教学的最有效手段。高中生精力旺盛,口齿流利,记忆力强,且具有一定的汉语水平,理解能力也较强,正处于学习语言和黄金时期。课文采用的话言材料大部分是外国名著的原著或经改编的文章,英语地道,内容丰富,是非英语国家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好精读材料。因此,教师要发挥中学生的这一年优势,大胆要求学习好的学生背诵课文甚至默写课文;中等学生要求他们能基本背诵课文;对较差的学生也得要求他们能流利朗读或背诵重要段落。这样,学生才能仿效课文的语言表达,灵活运用英语,牢固记忆,经久不忘。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有体会:英语应以课文为中心开展整体教学,抓住了教学中的这一中心环节,定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学科尖子。

上一篇:―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之现状分析 下一篇:他们为何逃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