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逃离家庭?

时间:2022-10-03 10:59:26

【前言】他们为何逃离家庭?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逃离家庭 (一)家和逃离家庭对哈克的意义 在《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描述了一个小孩和一个黑奴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历险故事。 哈克原本是一个“孤儿”,虽然在事实上他有一个父亲,但那是一个酒鬼,这个酒鬼常常把哈克作为他酒后的发...

他们为何逃离家庭?

摘 要:本文通过对“离家出走”这一主题在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和《伤逝》中表现,比较这两部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品中,“家”都作为束缚人身自由,束缚个人精神自由的牢笼出现的。人的自由天性让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选择了逃离家庭

关键词:家庭;自由观;精神自由观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87-01

一、前言

家是什么? 对一般人而言,家不仅是血缘、亲情的连接,也是心灵交流与栖息之所,是自由、温馨和欢乐的代名词,是幸福的乐园、心灵的港湾。但是,当家受到旧思想、旧道德的控制时,她可能就不再充满幸福和欢乐,而变成束缚人、窒息人性的牢笼。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的,一旦身心自由受到限制,就免要不顾一切地冲破牢笼。于是,逃离家庭这一主题就在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家笔下上演。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鲁迅笔下的子君、涓生,也是为了个人自由而选择离家出走。

二、逃离家庭

(一)家和逃离家庭对哈克的意义

在《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描述了一个小孩和一个黑奴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历险故事。

哈克原本是一个“孤儿”,虽然在事实上他有一个父亲,但那是一个酒鬼,这个酒鬼常常把哈克作为他酒后的发泄对象。因此哈克来说,父亲是暴力的象征,而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家也就成了一个充满暴力的地方。哈克想要逃离这个家。而后,哈克受到好心的寡妇道格拉斯的收养。从表面上看,哈克也算是有家可归了,但是哈克仍不想呆在这样的家里。道格拉斯寡妇所信奉的价值观和所执行的社会规矩让哈克感到难受,让他享受不到一点自由。

在制造了他死亡的假象后,哈克义无反顾的出逃了,逃离父亲那暴力的家和道格拉斯寡妇那桎梏自由的家,在漫漫的密西西比河上和出逃的黑奴吉姆一道追求他们的自由之路。最后,哈克回到陆地上,汤姆的姑姑想收养他,但哈克选择了独自一人闯天下。

从这部小说中,“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血缘关系和感情组建起来的温暖的地方,而是桎梏哈克自由的牢笼。选择出逃是哈克追求自由的必选之路。

(二)家和逃离家庭对子君、涓生的意义

在《伤逝》中,主人公子君和涓生因爱而生活在一起,又因爱的消失而分离。两人所共同创造的家也由爱的小屋变成了冰冷的空虚的屋子。

在文章中,子君是一位敢恨敢爱、为婚姻自由勇敢地脱离旧家庭的娜拉式的女主人公。当子君和涓生在吉兆胡同开始他们的新同居生活,子君有了一个属于她的新式的个体家庭,最初的同居生活是快乐的。然而,“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这样的安宁和幸福。” 随着涓生被辞退,激情过后的生活问题也随之而来:柴米油盐和谈天说地起了冲突;精神生活渐渐让位给了物质生活。当失业、贫困、饥饿、甚至连冬日屋中生火取暖都无法维持时,这些最基本的生存困境威胁着涓生和子君时,原先的一切都改变了。涓生开始疏于和子君交流,躲到图书馆取暖,到最后竟对子君说不再爱她!这时的家不再充满热烈的感情,而是被涓生形容成“比冰还冷的冷屋。”这时的“家”让子君感受不到最初热恋的激情,而是沉默的冷漠!不得已,为了涓生所谓的不再虚伪的生活着,为了给予君生所想要的“自由”,子君不得不离开这个自己所创建的新式家庭,回到父亲的旧家庭中,最终在“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对于君生而言,爱情是美好的,但是而后的失业对于涓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家庭的琐碎,子君的凄然让他觉得这个家变得空虚,让他明白了“人生的要义:人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时的家就成了涓生人生精神追求中的世俗的牵挂和情感的负累,是他奔向理想途中的羁绊。在家里就像度日如年,因此,他选择了逃离家庭,在通俗图书馆去觅得他的天堂:一个容他思考人生要义的地方;一个让他期待新的东西到来的地方。

三、逃离家庭的结局所体现出的两位作家的不同自由观

(一)马克・吐温的种族自由观

在内战过后的二十年后,马克・吐温让哈克和逃跑的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同逃跑,一起历险,一起获得自由:一个是为了摆脱暴力和束缚人身自由的牢笼;一个是为了人身自由,不再被卖为奴隶。在作品中,哈克不仅自己渴望自由,他也在逃亡的过程中帮助吉姆获得自由。对于一个生活在奴隶制的小孩来说,社会和家庭所潜移默化传输给他的种族歧视对他深有影响,这让他在对待吉姆的逃跑上也充满着激烈的思想矛盾:对是否要向吉姆的所有者吐露实情着实让哈克苦恼了一阵;社会所传输给他的种族歧视让他像其他白人对待黑人一样对待吉姆,戏弄吉姆,对他做恶作剧。然而,在他们逃亡的路上,吉姆对哈克细心的、真诚的照顾渐渐让哈克明白吉姆“倒是一个挺好的黑人”到后来认为吉姆“跟白种人一样。”这体现了吐温的反奴隶制和倡导种族平等的思想。《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不光是要表达了对奴隶制的鞭笞,其更深的含义是人生而平等的,本性是自由的,对自由的追求是不分种族,肤色和地位的。

(二)鲁迅的女性自由观和个人精神自由观

在五四时期的中国,为了婚姻自由、个人人身自由、信仰的自由,逃离家庭也在一幕一幕地上演。而离开家以后的去路如何,青年们该何去何从?易卜生的娜拉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巴金的高觉新也没有明确地作出选择。在《伤逝》中,鲁迅则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伤逝》中,鲁迅塑造了一个为争取恋爱自由而离家出走的新女性:一个受五四思想影响的新青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句话表明她与父权家庭脱离的决心,而这一句话也喊出了当时众多青年的心声。这时的子君是一位敢恨敢爱、为婚姻自由勇敢地脱离旧家庭的娜拉式的女主人公。然而,当涓生失业了,激情过后的柴米油盐问题困扰着他们时,往日的温馨和幸福也在两人的冷漠中荡然无存。涓生连自己也养不活,又怎么去养活子君呢?子君不得不回到她当初逃离的家,最终在这个当初她勇敢的走出的冷漠的家里无声的消亡了。

子君虽然死了,但作者却提出了易卜生的娜拉没能回答的问题:女性要怎样才能获得自由?鲁迅曾在1923年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

同时,在《伤逝》里,鲁迅对自由的解析也提高到另一个层次:

面对激情过后的贫困生活和精神上的空虚,“觉醒”的涓生忍心地与“曾经相爱的但又失了爱的新女性”子君分手。他想要以“平等”来维持彼此的“自由”,而不愿再“虚伪”地爱着,要“真实”的活着。 于是,在追求自由的路上,涓生把“真实的负担”卸给了子君。子君最终消亡于没有墓碑的坟墓。作为鲁迅笔下了许多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涓生和子君寄寓着许多五四青年的思想感受:他们曾有过的真诚和希望,也有后来的彷徨,忏悔和沉沦以及为了新生探寻出路而做的牺牲。

四、结论

在两部创作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主旨不相同的作品中,“家”都作为束缚人身自由,个人精神自由的牢笼出现的。人的自由天性让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选择了逃离家庭。可见,为个人成长,个人自由,逃离家庭这一主题在两部作品中是共通的。

おげ慰嘉南祝

[1]

鲁迅著.呐喊・彷徨.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美〕马克・吐温著.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田编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3]王福和,郑玉明,岳引弟著.比较文学的实践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王逢振著.美国文学大花园.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7.

上一篇: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之整体教学 下一篇:高考改革应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