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值回票价的3D电影

时间:2022-06-10 06:44:41

那些年,值回票价的3D电影

以太空为背景的科幻大作《地心引力》(Gravity)于11月初登陆北美地区银幕(中国内地将于11月20日上映),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n)用3D镜头的纵深感展现出一个异常真实的太空环境。影片在北美上映首周便强势收获5560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3D场次。这部影片能否重燃人们对于3D的热情?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都给予了肯定答复。

多少年来,无数电影人不断探索,将3D这一激动人心的技术应用到电影中,力图为观众营造超凡的观影体验。纵览3D影片的发展历程,避开诸如《诸神之战》这样的后期转制“炮灰”不谈,我们列出了几部或许会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3d电影,帮助大家重温这项视觉科技的美好。

《阿凡达》Avatar (2009)

这部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耗时四年打造的科幻巨制,可谓很多电影观众的3D“启蒙”之作。卡梅隆以令人惊叹的3D方式引领观众进入了神奇的潘多拉星球。影片预算超过5亿美元,在全球狂揽28亿美元票房,这两项数字至今无人能及。

《鬼妈妈》Coraline (2009)

该片是导演亨利·塞利克(Henry Selick)与LAIKA动画公司携手推出的首部3D定格动画影片。导演用几乎平面的视角表现小女孩卡洛琳枯燥乏味的真实世界,营造一种被束缚、压抑的感觉;又用大量具有纵深感的3D镜头制造出一个诡魅又激动人心的“异世界”。塞利克本人更是将片中3D技术的应用比喻为彩色摄影之于1939年的《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的同等意义。

《驯龙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2010)

梦工厂动画公司的3D制作水准有目共睹,旗下多部优秀动画作品都有绝对实力入选这个榜单。《驯龙高手》之所以能在数量庞大的3D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因为该片曾获得包括最佳动画长片在内的两项奥斯卡提名,还有它基于剧本深度、动画效果和3D画面赢得的全面好评。片中主角小嗝嗝和无牙仔第一次相遇的场景,对空间层次感的运用使得双方的恐惧、脆弱、矛盾的感情一触即发,成为最受好评的镜头之一。

《雨果》Hugo (2011)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成功证明了3D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动画片,也能在剧情片中大展拳脚。影片众多精彩3D画面中要特别记住的一处是:萨莎·拜伦·科恩(Sacha Baron Cohen) 饰演的车站巡警朝男孩雨果弯下身子——镜头中的他倾身朝观众逼近——那种私密空间被侵犯的压迫感让观众喘不过气。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2013)

这部改编自经典美国小说的3D电影大胆采用了不同图层分别渲染天气、当地风光、各色人群以及纸醉金迷的宴会气氛。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更别出心裁地利用精心编排的特写镜头来加深演员情感的表达和戏剧化效果。

《霍比特人》The Hobbit(2012)

诚然,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首次将48帧/秒的高帧率应用于拍摄技术,收到的评价毁誉参半。但高帧率营造的“真实的世界感”还是令普通立体摄影机望尘莫及,毕竟后者无法克服运动画面中的晃动和模糊。致力于娱乐技术发展的电影人一直在不断探索不同帧率对电影放映效果的影响——卡梅隆的《阿凡达续集》也有可能采用高帧率拍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

《少年派》并非3D效果运用最好的一部电影,但其炫目的视觉效果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整部电影浑然天成。该片不仅成为年度最佳影片之一,更囊括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四项大奖。

《皮娜》Pina (2011)

德国着名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第一次观看舞蹈家皮娜·鲍什(Pina Bausch)的演出时,便被这位“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深深吸引,并诞生了合作电影的想法。最终文德斯决定采用3D电影技术来展现皮娜充满激情与创意的舞姿。3D镜头的运用为观众开启了全新而独特的视觉之旅,也为该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

《极地特快》The Polar Express (2004)

这是世界上首部IMAX 3D影片。由于上映时单独的3D放映系统尚未在影院中推行开来,该片只有2D和IMAX 3D两个版本。在3D技术单一应用于纪录片拍摄的年代,《极地特快》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让人们见识到了这项技术在故事电影中的应用潜力。值得一提的是,梦工厂动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的3D梦想正是源自于此。

上一篇:在目标管理年终考评检查组成员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塑封圆明园五一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