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痛,危与机

时间:2022-06-10 04:03:00

剥开民办学校被市场化装点的美丽外衣,我们会看到它野蛮生长的背后,不自觉地催生了诸多发展悖论。比如,天然的市场属性和市场程度不高的冲突;比如,灵活的机制与浓厚的人治色彩的纠结;比如,天生不安分的改革冲动与自主创新力不足的矛盾;比如,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的失调。这些与民办学校发展相伴而生的发展悖论,让民办学校始终伴随着发展的“梦”与“痛”、“危”与“机”。

市场运营悖论

民办学校是市场的产物,民办学校因市场需求而生,也必然因市场推动而发展。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民办学校却常常作出与市场化相背离的举动。比如,我们常说,公办学校遇到问题找“市长”,民办学校遇到问题找“市场”,然而,一些民办学校遇到问题却像公办学校一样总想投入“市长”的怀抱。比如,一些民办学校自身竞争力不足时,不把目光向内聚焦,却总想与公办学校“攀亲”、“联姻”,似乎与公办学校成亲戚了,就可以“出师有名”,高枕无忧了,于是,民办教育领域诞生了一大批“贴牌”学校,以至于催生了一种专门以转让名校校名为业的营生;于是,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批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姻后生出的“怪胎”;于是,被“招安”成了一些民办学校的追求。

并无意否认或歪曲这样的合作行为。但是,我一直认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一旦打通了正常的合作通道,不仅会使双方实现利益共赢,更重要的是,学校办好了,社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只是现实中有太多的“伪合作”现象,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倍增,而是利益和利益背后民办学校市场性、开放性的严重不足。

体制机制悖论

远离体制,机制灵活,可谓是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但是,客观地讲,并不是所有的民办学校都能规避好体制弊端,使用好灵活机制的。

与公办学校一样,民办学校也生活在体制中。与公办学校不同的是,民办学校除了生存在大的教育体制下,自身还在营建一种校内体制。这个体制往往是由办学人决定的。

民办学校的管理往往充满浓厚的人治色彩,当办学人的干预过多时,校长和校长就成了这个体制的附庸,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压抑或扼杀。如果说整个教育体制是宏观的、抽象的话,那么,民办学校自身的这个体制则是微观的、具象的。倘若这种体制被一种家长作风主宰时,它对教育的破坏力可能更大。

因此,灵活的机制不是随意的机制,不是越位领导,更不是朝令夕改。灵活的机制使用不好,优势将转化为劣势,成为影响民办学校做强、做大的最大障碍。

改革创新悖论

民办学校与生俱来的改革冲动与自主创新力的严重不足,构成了又一个悖论。民办学校应该成为教育变革的先行者和领创者,这个领域太需要诞生出具有原创价值和普世意义的教育思想、实践,来为民办教育的尊严加分。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因为功利心使然,改革出现了浮躁症、盲动症,改革不是从北墙撞向了南墙,就是从南墙撞向了北墙。另一方面,改革中民办学校的原创性成果乏善可陈,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的乏力,让民办学校陷入了模仿复制的泥潭。今天的民办学校是一个复制力很强的“学校物种”,习惯于简单思维,采取“懒汉式拿来主义”,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

创新是一种使命。民办学校要敢于从粘贴复制走向调整改造,从改造走向创造,从单向突破走向系统创新,敢于在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完成系统创新。

与创新有关的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故事赋予了生活美好的期待。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世界知道了地球引力;第三个苹果握在了乔布斯的手里,给人类一个全新感知的世界。

改变世界的第四个苹果会落在教育领域吗,改变教育的N个苹果能落到民办学校的有几个?我们期待着隐喻着创新精神的苹果在民办教育领域批量出现。

人才使用悖论

教师第一,是学校发展的一种战略定位。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挖走顶尖的20个人才,微软就会变成一个空壳。资金可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教师,才是民办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才使用上,民办学校存在的一个矛盾是,既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又不愿意在培养教师、留住教师上加大投入。作为教师,选择进入民办学校,将面临要付出比公办学校更多的劳动。工作在民办学校的不仅有“近忧”,因为随时有可能被“炒鱿鱼”。而且面临更大的“远虑”,退休后没有像公办学校教师那样的养老、医疗等保障。

当民办学校的教师没有了公办的背景,只有忙碌的背影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当民办学校不解决好使用人、留住人、发展人的问题,教师回流公办学校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民办学校“教师荒”将成为一个可怕的现实。

有机构专门调查过民办学校教师的择业动机:认为可以在民办学校有所作为的仅占13%,认为可以增加收入的占42%,18%的教师是因为受同事或他人影响,9%的教师因为个人原因被迫离开原单位,18%的教师为将来的子女作打算。

民办学校凭什么留住前两类占55%的教师?无疑要靠待遇和事业。当办学人敢于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并且敢于“分蛋糕”给那些有作为的教师,把大家的利益通过“集体持股”捆绑在一起,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办学人把一个人的事业变成所有价值贡献者的事业,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学校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仅靠这些还不够,还要不断加大投入发展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理想愿景引领。当民办学校的大部分把教育当作一种幸福生活的方式,整个团队从利益共同体上升为价值共同体、理想共同体、幸福共同体的时候,那么,学校想不发展都难。

成功的学校总有相似的精神,失败的学校也总有相似的逻辑。当这样的发展悖论产生的正能量压过负能量时,学校将拥抱繁荣,反之,将必然陷入危机。

改变这一切,需要民办学校集体有意识地突围。

上一篇: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十年课改基本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