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办学校财务管理

时间:2022-05-01 09:24:29

浅议民办学校财务管理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局面。民办教育作为非营利组织,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民办学校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民办学校;财务风险;制度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我国的民办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央、地方、社会力量多主体办学的格局,民办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显。但是,民办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中小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既有学校外部因素,也有学校内部管理的诸多问题。其中,财务管理问题最为突出,本文将就民办学校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一、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主体地位不明确。所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凡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都是一个会计主体,它要求该主体与主体所有者之间及该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在经济上划清界限。基于这一假设,会计才能够将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收支情况),独立、准确和完整地在会计报告中揭示出来,供该主体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从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明确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但有些民办学校的会计主体地位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在银行独立开户,有的用举办者个人名义开户,混淆会计主体与举办者个人的经济活动;往来账目不清晰,不能正确反映学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学校财产中的举办者投入、国有资产和办学过程中的集体积累没有分类记账,导致产权不明晰,从而为各种损害学校法人财产权的行为提供了方便,使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财务会计制度缺失。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从检查中发现,部分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只是在办学章程中零星见到几条原则性的意见,财务操作和开支标准均掌握在举办者个人手里;有的制度虽有零零落落几项,但也已经多年未曾修订,根本就不符合目前的规定和实际情况。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下以及财务会计制度的缺失,导致会计核算极不规范。如,外来原始凭证中“白条”居多,自制原始凭证审批手续不齐全、内容不完整,凭证粘贴零乱;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有的多笔业务合并填制,导致对应关系模糊不清,有的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或该设置明细科目的没有设置,凭证中项目填写不齐全等等;账簿设置不规范,登记账簿中,出现挖擦涂改、跳行隔页、错账更正不符合规范要求;报表不编制或者编制不及时,有的出现先编报后记账等现象。

(四)会计监督弱化。前已述及,部分民办学校没有专职的财会人员,因此,履行会计监督根本无从谈起。即使有专职财会人员的学校,由于制度的缺失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的不支持,也使会计监督形同虚设。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民办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审计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民办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有的学校几年来没有进行正常的财务、财产审计,也没有进行正常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也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学校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长期无人监管状态。

(五)收费及票据管理方面。部分民办学校收费未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批准,没有收费许可证,使用的收费票据也比较杂乱,有的使用自制收款收据,有的使用外购一般“三联式收据”。在代管费结算方面,有的学校无明细支出账目,有的支出项目比较杂乱。另外,对会计档案保管也不重视,会计凭证、会计账册的装订不整齐、不规范,有的甚至乱堆乱放。

二、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民办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同时,它也对民办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是生命线,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而质量来源于管理,管理落后必然制约发展。民办学校的财务、财产管理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和学校内部财务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的大问题,马虎不得,松懈不得。针对上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民办学校财务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明确会计主体地位,维护学校法人财产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经批准设立后即具有法人资格,因此自然就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要求进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即要求区分学校这一主体与其举办者之间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以学校主体在银行独立开户;独立核算收入、支出及结余;正确设置往来账目,清晰反映学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学校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举办者不得再直接支配这部分财产,也不得随意抽回;学校财产中的举办者投入、国有资产、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积累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捐赠等要区分清楚,并分别建账以明晰产权。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的特点之一就是规范性强,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关键。民办学校应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学校财务制度的实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国家、学校、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和学校内部财务活动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活动有序进行。具体来说,应建立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费用开支标准制度、会计核算规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收费及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民办学校要配备专职的合格财会人员,并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要自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职业道德,熟悉民办学校的财会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要为财会人员创造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审批机关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财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加强信息交流,使财会人员不断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业务。

(四)加强外部监督管理。审批机关和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的管理和监督,督促它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收费管理的政策和规定,建立健全收费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批机关要加强对民办学校财产、财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对民办学校财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改正意见。对民办学校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审批机关应认真审核。民办学校应建立财务会计档案,并长期保存。民办学校要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委托审批机关指定的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进行专项或全面审计,以不断促使学校资产、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

(五)公示收费标准,使用国家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或者备案后,必须遵照国家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公示的范围主要为: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寄宿制学校)和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公示内容包括: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批准机关及文号)、计费单位、投诉电话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收费减免的政策也应进行公示。加强管理收费收据。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印制统一的民办学校收费收据。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S],国务院令[第399号].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S],财税[2004]39号.

[3]杨龙军,民办教育税收问题探讨[J],税务与经济,2005.2.

上一篇: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理论教学 下一篇: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