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6-10 01:51:46

关于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几年来,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点入学。早学知识,为将来成才赢得时间,对今后的发展有利,其实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同时也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关键词]超前入学 6周岁 负担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110-02

据《法制晚报》报道,教育部2009年12月7日发出声明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年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由此,有关人士分析,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现象是违反《教育法》的要求。

几年来,小学新生超前入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并愈演愈烈。部分家长不理睬学校招生教师的反复劝说,愿意通过“找关系…搬救兵”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施加压力,强行让自己不满6周岁的孩子读一年级。这种现象在县级学校出现次数更为频繁,如以浙江张金镇为例。近三年来,全镇每年超前入学的儿童人数超过两成,并呈逐年上涨趋势。2009年,此校加大了宣传力度,采取了相关措施,仍有55人未达到6周岁,占一年级学生总数的24%。这还不包括上一年级不足年龄孩子重读一年级的13人。

一、从社会的角度分析超前入学现象的成因

造成小学一年级超前入学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家长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点入学。早学知识,为将来成才赢得时间,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总以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不足龄入学没有问题;有的家长则认为:幼儿园学不到什么知识,是哄孩子玩;还有极少数家长则打算,让孩子早入学一年,给学生多一年读书的时间,如果某一年级成绩跟不上,就让孩子复读,留有“缓冲”时间。

(二)学费生的差异

国家对于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免费,而对比之下幼儿园的费用却高得惊人,如此悬殊,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农村地区来说,家长更愿意提前把孩子送往小学入学,这是造成部分孩子超前入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长无主见,随波逐流

少数家长在孩子入学前采取等候观望的态度,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没有考虑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因素,更没有了解到幼儿超前入学是否违背教育规律,只是一味跟从,随波逐流。

(四)幼儿园与小学不能正常接轨

一直以来,没有相关的政策或过硬的措施来限制儿童超前接受义务教育。而当地部分幼儿园,却想方设法的开设各种各样特色班、兴趣班,把办学的重点集中在识字、阅读、英语口语、数学等内容上,而这些又多属于小学的教学课程,所以造成幼儿教师、幼儿家长都错以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读一年级的知识水平,要求提前读一年级。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超前入学现象的弊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年满6周岁的幼儿才能读一年级,是有科学道理的,不足龄儿童超前入学弊大于利。

(一)生理不适应

6周岁以下的幼儿,脑神经细胞发育还不够完备,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以及行为能力还不够。1周岁(甚至几个月)的年龄差距对成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幼儿来说,这种微小的年龄差距会带来神经系统发展的明显差异。此外,由于年龄小,幼儿在坐写姿势上也存在缺陷。如握笔是手上的小肌肉动作,要靠手眼及许多小肌肉的协调才能完成。但由于不足龄儿童的力量不够,握笔时可能会写不出来字或造成错误的书写方法。据调查显示,儿童近视的发病与采用不同的握笔姿势有关,屈光度的加深与错误的握笔姿势也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也容易造成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心理不适应

不满6周岁的孩子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交往能力、认知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学习上的要求,导致孩子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发展到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由此产生胆怯、自卑、厌学等不良心理。

(三)学习不适应

不足六周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随心所欲,在每节40分钟的课堂上,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听课。其余时间大都走神,学习效果差。因此,作业不会做。在学校需要老师辅导,在家里需要家长辅导,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四)养成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超前入学儿童与足龄儿童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超前入学儿童形成不良习惯。如做事拖拉、自理能力差,自觉性差等。

三、从学校管理和家长的角度分析超前入学现象的弊端

(一)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

由于不足龄学生读一年级,导致一年级班额过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学校为控制不足龄学生提前入学,采取了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如在学校实行与家长商定,不足龄学生只能跟读一年级,一个月后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若测试不及格,无条件退学。于是在每年秋季开学后近一个月内,一年级学生总是进进出出,老师也疲于与不足龄学生家长共同交流,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给教师教学带来额外负担

不足龄的幼儿就读一年级,给教师的教学与班级的管理带来额外负担,包括作业批改、个性辅导、安全监管等。甚至有班主任采取不足龄的学生统一安排到一组分层教学,加大了教师备课、授课和辅导等等方面的负担。

(三)给家长增添麻烦

据部分不足龄学生家长反映,他们每天都要利用一定时间为孩子补习,加大了家长的负担。而极少数足龄学生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所在班额大后,也抱怨这些不足龄孩子的超前入学挤占了自己孩子的教育资源。

四、杜绝超前入学现象的对策思考

为了有效防止不足龄幼儿超前入学,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与对策:

(一)做好宣传工作

学校加大宣传《义务教育法》的力度,可以通过借助媒体报纸、网络及流动车、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可以特别邀请部分超前入学学生的家长带孩子到所在班级听课,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权衡得失,并让他们在家长会上现身说法,加大对其他家长的说服力。

(二)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之间的差异,要配合幼儿园和学校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做好适应性指导、训练。其次,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力度。幼儿园不得利用表面的特色班实际是教学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来吸引学生家长,招揽生源。还要做好幼儿上小学前的能力评估。要制定科学的测评方案,最好是在幼儿园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发现孩子哪方面能力不够,可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等能力发展适合后再到小学就读。

(三)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首先,学校应在每年秋季招生时,根据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出具的学生户籍证明初步摸底;学生报名时,一律凭户口本报名,拒收不足龄的后门生。其次,政府和物价部门应严格控制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不能让家长有一种“择校”就读的思想。此外,学校严格管理学籍,控制一年级留级人数,打消部分家长万一不行就让孩子留级的想法。

超前入学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不利因素不仅影响到孩子本人,还影响到学校、教师和家长。因此,家长要理智对待,等孩子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后再让其就读一年级。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有信心,恒心、耐心,要遵循其身心规律,多从孩子身心特点出发,少一点主观设想,以免给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多与家长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拔苗”或许一时能“助长”,但不可能一生都“优长”,与家长达成共识,防止不足龄儿童超前入读一年级现象的发生,还学校一个正常招生秩序,给学生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下一篇:怎样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