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时间:2022-06-10 12:28:45

浅谈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摘要: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这个学校的常规管理是否科学到位。完善的学校常规管理,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所以说,要想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制,进而使得学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常规管理 教学质量 策略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根据日常教学管理中,反复出现的工作制定出一套科学地规章制度。让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都有法可依,并且每天按照学校规定的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一边进行教学常规管理,一边进行学校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一、 学校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校一些制度不规范,缺乏可行性。在学校制度的制度上,领导缺乏实践考察和必要的讨论研究,不符合本校实际。另外,学校管理某些方面不严格,个别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日志填写不规范。

造成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领导对于这些制度的本质认识不够,认为这些制度只是形式,随意性很大。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计划的检查不够,或者只是年末或期末总体检查,教师造假现象存在。

2.个别教师不注重备课,在上课过程中问题较多。个别学校对于学校教师教案的检查工作不够重视,或者对教案的质量检查不到位,这就造成课前备课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学校监督力度不够,教师对备课写教案重视程度不够。部分老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不用再写教案,有的老师是长期懒散形成习惯,也有的老师业务能力不够,只能够照抄教材。

3.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因为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对待工作态度,课前备课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上课过程中,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环节设计不严谨,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等现象的产生。

产生原因: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岂不知事物都是在发展的,我们的教学手段也是发展的。时下微课、反转课堂非常流行,但是好多教师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些教学方法。另外,少数教师敬业精神较差,不肯钻研教材,得过且过,不求上进。

二、面对以上问题,寻根求源,制定合理可行的学校规章制度

1.在教学设计方面。在备课方面提出要求,要求每个教师在上课前两天备课。备课内容要备教材、备学情、备学生活动,还要有设计意图;让老师进行单元备课,针对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描述。而其余部分就可以简要概述。

2.课堂教学。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目的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渗透德育目标,但是教学目标的重点仍然是知识目标。在上课过程中,严格遵守素质教育理念,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老师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学科还有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作业方面。在学生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遵循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分层对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师布置任务。作业收上来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督促学生改正错误,帮助他们找出出错原因,鼓励学生整理错题本。对优秀的作业及时适当进行表扬,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3.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的完成,要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客观地评价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评价方面,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思,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上课反应,教师教学设计的优缺点都要公平全面的进行书写。根据反思,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4.课外辅导。在课外辅导方面,教师要制定出全面计划,根据学生不同需求进行辅导。抓住大部分学生的辅导需求,提高尖子生,促进后进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5.考核。在学生学习情况考核方面,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每次考核结束后,及时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在教师考核方面,学校各层领导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及时进行教学交流,参与教研活动,了解掌握好教学工作动态。出现问题,及时纠正。重点抓好课前备课工作,杜绝不备课就上课的现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精神,有机会多送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敬业精神,通过师德考核等办法督促教师认真踏实做好学校教学工作。

2.注重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艺术的提高。以新课标为目标,新教学理念为引导,鼓励教师集体备课,电子备课,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多让骨干教师外出参加省级、市级培训学习,吸取外部先进教学方法,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另一方面,注重骨干教师从“教学型”转化为“教研型”,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

4.加强教师考核制度。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把教师考核划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方面。在教师考核中,根据学校领导意见,综合同事评分和学生评分进行师德修养的考核。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以定量为主,采取重实效、看进步的量化积分考核办法,形成符合本校校情和教师工作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

总之,学校教学的成败在于教师,而教师的发展在于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建立更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搜集和改进,不求做到人人满意,但愿人人遵守,这样教育就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刘家成,黄万东.浅谈当前中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4.

[2]韦玮.中学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3]郭宁.中小学教学管理创新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

上一篇:新时期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探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