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管理途径

时间:2022-06-10 05:55:26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管理途径

摘 要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注重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管理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巾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只有注重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 主要专业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1.1 钢筋工程

1.1.1 平台楼板、筒体墙等钢筋网的绑扎。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形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全部钢筋的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井歪斜变形。

楼板上下排钢筋之间应放置“凸”“丌”形Φ12撑筋,以保证双排钢筋间距。正确筒简体的钢筋采用“∽”箍加混凝土垫块。柱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梁板用混凝土垫块来控制混凝土保护层。

1.1.2 柱或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支叉点均应扎牢,箍筋与纵向钢筋的支叉点可成梅花或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接头在梁中沿纵向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筋上,在柱中沿竖方向交错布置并在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的交接点上.

1.1.3 悬臂板和排口的上部钢筋应位置正确,以防止雨蓬板和挑沿板表面出现裂缝,雨蓬及挑沿的上部钢筋应用支架撑起固定。

1.2 模板工程。本工程柱子共5种规格,采用角铁框九夹板面板的定型模板,弧形梁为50mm厚木底板和钢制定型侧板。其他梁、平台则用50mm厚木板及九夹板,支撑系统采用门架式多功能脚手架。

模板和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撑杆要垂直,搭头要牢固密缝,不漏浆,不爆模,不变形。

电梯井内模采用筒模,井架固定,拆卸模板用神仙葫芦起吊模板,外模则采用定型专用片型大模,并用对拉螺栓控制位置及断面尺寸。

1.3 混凝土工程

1.3.1 每层上部结构采取两次浇筑方法,即柱,筒体墙为1次,梁板为1次。混凝土浇筑手段采用两种方法:现阶段采用现场搅拌站塔吊,高速井架水平、垂直运输——人力小车——浇筑点。接下去则采用现场搅拌站——混凝土固定泵——垂直、水平管——楼层布料机——浇筑点。

1.3.2 泵送混凝土

a、输送管的布置:垂直输送管长度与水平输送管长度的比值宜不大于3:1,水平输送管从固定泵通过弯管朝上输送,垂直输送管通过管道井向上传送,井壁每隔2m放预埋铁件,将垂直输送管固定在井筒上,水平输进管用Φ48×3 5钢脚手管作支承架。

b、混凝土固定泵设置在搅拌机卸料VI处。浇筑时设置布料机,设置点用Φ48钢管和脚手板搭置高50cm的支承平台,平台处支撑须加强。

1.4 垂直运输机械及设备。 垂直运输机械最大的服务工作量,在上部结构施工层为木模、钢筋、混凝土、管线和脚手材料等,在中部施工层需运送内外墙体材料、地坪、门窗等装饰有关材料,在下部主要运送各种装饰材料。为此每一主楼布置高度为lOOm的QTZ280附着式塔吊、一台附壁式高速井架货梯和人货施工电梯一台。

塔吊主要用于结构施工,高速井架和施工电梯主要用于装饰阶段施工。塔吊受风雪和自身技术参数影响时,高速井架和施工电梯作预备使用。

每一个主楼设置3—4个施工活络钢平台,与塔吊配台使用,将楼层中大量模板,配套件等经整形清理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翻运到上部施工层中去继续使用,以减少周转材料的消耗,提高机械和J用率和改善场容。

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途径

2.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要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解决技术瓶颈,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2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等等。

2.3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要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

总之,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施工技术管理成为建筑企业中讨论的热点,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再加上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竣工,周期较长,为了工程工序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必须对每一道工序实施跟踪检查,落实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上一篇:关注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 下一篇:儒家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