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述

时间:2022-06-10 02:19:21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述

摘要:目前如何有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已成为全国消防部队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入手,深入分析了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面临的难点,并提出处置对策,对于有效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保卫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扑救对策

前言: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因此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探讨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变化的特点,对于有效的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保卫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复杂、人员密集、消防设施参差不齐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火灾具有如下特征。

火灾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高层建筑一般都会配备完善的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等基础架构,这些基础架构中空,空气流通性强,一旦楼体发生火灾,火情会通过这些电梯井、电缆井以及管道井等结构迅速蔓延开去。同时,一些通风管道也会成为火势蔓延的助推器,由此引发高层建筑火灾的“烟囱”效应,形成立体火灾。

(2)火灾荷载大,易引发大面积火灾。高层建筑使用类型复杂,有住宅的、办公的等,这些功能类型装饰、装修品都会增加楼体的火灾荷载,一旦发生火情,就会导致大面积火灾的发生。

(3)导致火灾的因素多。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电器化程度高,电路结构复杂,这就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4)建筑高度高,扑救难度大。一方面,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度往往会超过救火消防梯的可延伸高度,给救火工作带来困扰;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火灾发生之后,大面积停电会导致建筑内可是空间小,给救火和救援工作带来阻力。

2当前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的难题

(1)火情侦察问题。火情侦察是开展救火营救工作的基础工作,但高层建筑火灾的火情侦察工作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进不去。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烟囱效应会导致高层建筑内部温度迅速上升,热浪、浓烟聚集在火情侦察必经的内楼梯、电梯,给火情侦察工作带来阻碍;二是看不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由于其火灾荷载大,产生的浓烟会迅速聚集,能见度较低,火情侦察工作不得不从外部侦察着手,但外部侦察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

(2)战斗员体能问题。一方面,高层建筑火灾本身就是对消防员体力、耐力的一个考验,上下负载奔波于高层建筑中,会给消防员的体能带来巨大损耗,消防员体能会迅速消耗殆尽;另一方面,现有的消防呼吸设备技术水平较低,常用的上海依格空气呼吸器在压力25MP时,体重60Kg的人员在全身装备齐全的情况下使用25至30分钟即开始报警,留下的撤离时间不超过5分钟。但在实际火场中,满负荷运动后空气呼吸器仅能供氧5-10分钟,而且一次性供氧量不足,极有可能引起头晕、胸闷、眼花等症状。

(3)现场指挥问题。高层建筑火灾现场环境嘈杂,同时火灾还会导致信息通讯设备通讯不畅,给救火救援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制造障碍。同时,高层建筑一旦发生大火,涉及到灭火、救人、供水、供电、交通、医疗救护等方方面面,参战力量多,经常出现人多、车多、但响应慢的现象,协同配合意识较差。

(4)火场供水问题。火场供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楼层高、铺设水带慢;2、水压大、水带容易爆裂;3、水源不足,火灾会导致供水系统失效,而消防水泵又有最大供水高度的限制,再加上火灾极易造成消防铺设水带的损坏,火场供水的的水源问题凸显。

3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策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既要做好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又要做好消防设施的建设工作,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内攻为主,内外结合”为作战原则。

(1)加强第一出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发展阶段,其垂直蔓延速度为3-4m/s,水平蔓延速度为0.5-0.8m/s。在2009年央视新址配楼火灾中,从开始着火到整个大楼被火势全部吞没只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火灾从火灾初期到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为此,在火灾发展初期,必须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力量,抵达火场,集中所有到场参战力量,优化资源配备,形成最强战斗力组合,一次性调足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出动的不应仅是消防力量,还应包括社会联动力量。通过“110”联动,迅速调集公安、部队、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协助救人灭火工作。各执勤中队听到出动信号后,按照出动命令,立即着装登车,携带装备和有关资料,选择最佳行车路线奔赴火场。

(2)搞好火情侦察。在实施侦察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进入烟雾大、光线差、温度高的事故现场,应编成小组携带照明灯具、导向绳等必要器材,并相互约定好前进、撤退等行动的有关信号,严禁单人进入火场。实施火场侦查时的内容应包括:1)着火点、蔓延趋势及周围主要燃烧物质等;2)有无被困人员、被困人员的具置及可被使用的救援通道;3)电路是否处于通电状态,能否会给救援工作带来困扰;4)有无需要转移的物资;5)是否会引起周围建筑发生火灾,是否需要进行破拆等;6)着火高层建筑内部消防系统的可使用性起。侦察过程中要保持与指挥部的紧密联系,以便指挥部迅速作出决断。

(3)合理利用灭火战术,有效进行火灾扑救。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一般都采用“内功为主、外攻为辅”的原则。内攻:组织突击队通过楼梯或者消防电梯进行内攻灭火。灭火救援人员一般可以先到起火层下层或下二层作为前沿阵地,再在水枪掩护下进入着火层灭火。进入着火层后,要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位置,一是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固定消防设施配合灭火,二是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防火墙等掩体进行掩护,在保证灭火救援人员安全的同时采用围攻堵截、上下合击的战术阻止火势蔓延,固守阵地有效灭火。

外攻:从室外选择进攻路线,在条件允许下,迅速占领周围建筑高地,由上至下灭火,有效防止火势蔓延。此外,要充分利用云梯车、高喷车等设施,由外至内,形成严密的包围层,严防火热蔓延。

(4)做好火场破拆、排烟。根据现场指挥部命令和侦察小组的侦察结果,内攻人员迅速组织破拆小组确定破拆部位,在侦察小组的引导下,携带破拆工具进入火场。在确定破拆部位是非承重结构后,方可开始破拆,在破拆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意外发生。排烟的方式主要有:机械正压送风排烟;机械排烟系统(均为固定防、排烟系统)、排烟塔、排烟竖井、排烟窗、自然排烟口排烟;以及喷雾水、高倍数泡沫、移动排烟设备排烟和破拆排烟等。

(5)保证供水的不间断性。要始终坚持“以固为主、快速出水”原则,充分发挥建筑消防供水系统、日常用水供水系统及消防水泵供水系统的的作用,保证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的供水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灭火工作,它给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和灭火作战都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通过编制灭火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创新操法等方式,多措并举,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司戈,中国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10月第29卷第10期,863-870.

[2]禚守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其扑救措施浅析,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第1期,222-223.

[3]陈家强,高层建筑火灾与应对措施,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3月第26卷第2期,109-113.

[4]王严.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0(07).

上一篇:浅论关于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核算的影响 下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