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成了八卦女

时间:2022-06-09 11:48:50

你有没有过被人喊作“三八婆”?女人往往热衷于跟人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私人经历,越是私密越爱散播,颇有一些“狗仔队”和“小喇叭”的风范。别人的秘密,她们有一种说之而后快的冲动。这种“八卦强迫症”,有时不但伤害了别人,也影响到了自己。

“爱八卦”的上司

Sarah是某外企的一名部门副经理,虽然能力一般,不过论资历,也该提升了,但Sarah却一直原地踏步。原来Sarah有个习惯,与下属们聚餐时,总爱说一些公司里的掌故轶事,例如公司老总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曾和某某名媛恋爱;某部门经理因上班炒股而被老总训斥等等。

下属们戏称她为公司的“非正式新闻发言人”,她的部门被其他人称为“八卦部”,她的下属也常常因此被其他部门的同事取笑。

【心理剖析】 爱八卦有时是一种对工作的代偿

在职场上,有两种人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一种是业绩出类拔萃的“明星职员”,另一种是有着丰富消息来源的“情报拥有者”。Sarah之所以会养成这种习惯,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对自己的职位没有信心。为了代偿工作能力上的不足,她试图通过尽可能收集和各种信息来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关注。然而,这些八卦消息,实际于工作无补。

【治疗方案】 转移职场重心,提升工作竞争力

既然问题的根子出在自己的工作能力上,那么最治本的方法当然是设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平时多阅读工作相关的书籍,多向有经验的同事甚至下属学习,积极参加公司内外的相关培训,甚至可以考虑停薪留职,到国内外全日制的高校继续深造等。

“扬人家丑”的红娘

张敏公司的单身女性同事较多,仗着自己是“过来人”, 于是张敏常常帮着她们牵线。尽管没有多少经验,但是撮合了两对。

所谓“好事做到底”,张敏也不定期地对这两家进行“回访”,刚开始两家都挺欢迎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和她越来越疏远。原来问题出在张敏这张嘴上。新婚夫妇总是会有一些矛盾,需要磨合。张敏调停后,会到另一家聊天时,无意说出来。例如“他们家男人挣得钱太少”,或者“那家婆婆管得太严“等。结果两家知道后,都很生气。

【心理剖析】 爱八卦的人往往分不清“自己人”

张敏本身没什么人品问题,关键在于她模糊了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在她心中,两家人都是她促成的,当然都是自己人,又都是新婚,遇到的问题总有相通之处,用做例子,也方便另一家参考。但关键这两家新人之间,非亲非故,最多在同一个公司而已。而自家隐私被其他人知道,总是不开心的,无论传播这个消息的人是不是自己人。

【治疗方案】 设置自我底线,注意划清界限

对于张敏来说,首先要做到无论别人和自己有多熟,别人家的事情都不宜向第三方述说。其次,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太寂寞,可以在工作之余参加一些瑜伽班、插花班等兴趣小组,自然就会把注意力从“红娘”的家长里短上分散开来,也就不会惹上更多麻烦。

“告密情史”的好友

Kate和Judy是同事兼知己。有一次,Kate向Judy透露:部门经理是自己的前男友,自己在原单位失业后,多次谋职未果,情急之下找到他才得到了现在的工作。

谁知过了几天,Kate发现,办公室里的同事常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不久,部门副经理离职,一名绩效一般的同事得到了升迁,绩效最好的Kate竟意外落败。

Kate找到前男友――部门经理询问情况,原来公司领导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她和他的恋爱史,要求其避嫌,因此他不得不把总分第二名的同事提升。

Kate清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递交辞呈,第二件事就是找到Judy,宣布绝交。Judy万分痛惜,说自己是在和人闲谈时无意说到这件事的,请求Kate原谅。但Kate去意已决。Judy在公司的日子也艰难了。

【心理剖析】 秘密越大,压力越大

化解压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其他人一起来分担压力。秘密越大,知情者的压力也越大。Kate为了减压,把秘密与Judy分享,Judy同样也把秘密“无意”中传播了出去。如果说Judy对Kate的升职失败有责任,难道Kate自身就没有责任了吗?

【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解压途径

化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找他人分担压力才行。休闲、逛街等活动,可以转移掉在这件事上的注意力。如果非要不说不快,不妨写在日记里,这既分担了压力,又很安全。

【专家点评】

如何克服“八卦强迫症”

俗话说,言多必失。尽量“多做事”,而不是“多说话”。埋头苦干惜言如金的人,更富有深沉、可靠和神秘的魅力。

多关注自己的家庭,如果能够多和家人交流,那么和外人交流的愿望就不会那么迫切,也不会有那么好的兴致打探和散播别人的隐私。

分清交流对象。现代社会中,不同的朋友发挥了不同的价值和作用。你可以把朋友分成工作伙伴、生活密友、甜蜜玩伴、心理顾问等,针对不同的朋友,专注和他们探讨的相关领域,防止彼此越界,生活、工作和娱乐分不清楚。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不说八卦犹如蚂蚁穿心,坐立难安,那么记住这条原则,就是多说别人好的方面,例如什么时候得过什么奖励之类。

上一篇:这些说法很熟悉,但未必正确 下一篇:不让春困再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