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揭示,自然就好

时间:2022-06-09 09:14:26

课题揭示,自然就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由严肃走向轻松,由单一走向丰富,由直白走向艺术。而课题的揭示这一环节,往往成了许多教者煞费苦心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有些教者在公开课中为了追求新意,想出了不少花样,到头来往往是兜了个大圈子,却没有太大价值可言;但也有些教者平时教学中不善于思考和变化,习惯在课前就板书出课题来,导致学生对新课缺乏新鲜感和足够的兴趣和学习冲动。这两种极端教学行为在平时见得多了,便有了自己的思考:课题到底该在什么时候提示?以什么方式现身?

是单刀直入式揭题,还是在新授时顺势揭题,抑或在小结时补充揭题?哪种方式更合理、适用,课题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出示更适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只要课题出现得恰到好处,只要能与课堂教学环节巧妙链接,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题揭示就是成功的。

当然,揭示课题找准了时机,还要讲究艺术,讲求策略,注重有效。

一、巧用谈话铺垫,揭题水到渠成

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我在课前和学生就学校体育节的开幕这一话题,聊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再说到乒乓球比赛,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我精心设计的谈话中,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见时机成熟,我见缝插针,将话题引到乒乓球比赛开赛前用什么样的方式决定发球权,通过讨论交流和我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明白:任何一项比赛,任何一个游戏,都要有公平的游戏规则才行。从而顺势揭示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让学生在接触课题时在思想意识中有足够的情感认知,感知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其实,一节课的精彩不仅表现在新授部分,课前精心设计谈话内容,也能为课堂增色不少,让揭题不突兀。在许多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或大赛中,我们会发现,课前谈话也成了一道足以令人垂涎的精神大餐,大师们的匠心独具令人啧啧称妙,与课堂的导入、课题的揭示衔接得是那么天衣无缝。静心思忖,发现我们的随堂教学完全不难做到。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学生,对他们的知识基础、情感基础会了解得更多,设计的谈话针对性则更强,更符合班级学生实际。只要能选择好谈话资源,利用好谈话基础,课题的揭示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善用生活资源,揭题由疑而生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时,由于班级的双胞胎刚过生日,并在班级进行了分蛋糕活动。于是,我重现了生日聚会的场景,让学生先分苹果、分饮料,接着又拿出一块小蛋糕,提问:“如果妈妈将这个小蛋糕平均分给欢欢和乐乐,他们每人分多少?”熟悉的生活场景,因为有了数学的元素,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亲近。而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半个”、“二分之一个”之说,教师可顺水推舟,引出:“二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分数。”

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生活中的许多素材成了数学教师的宠儿,几乎在每一节课上,我们都能找到生活的影子。我们更多地习惯于在学习完新知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其实我们也可以在课前精心找寻生活中的与新知有关的问题作为引子,一方面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中的生活问题,使生活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在学生讨论无果的情况下,教师可顺势揭示课题,让学生在悬疑处接触课题,产生学习新知的内驱力,感知新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明确学习新知的目的。

“疑”是一切研究之始,是打开学生思维闸门的源泉,教师只有做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有利资源,并巧妙加以加工和利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让揭题在学生悬疑处应运而生,更显自然,也才能让学习更具指向性。

三、慎用新旧联系,揭题呼之欲出

数学教材从编排体系上,充分显示其学科特点,前后知识点之间一般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比如在同一册教材同一单元中,新旧知识间联系比较紧密,随着学习的深入,后面的知识都必须建立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新旧知识间呈递进式关系。有些单元起始课,看似独立性很强,我们也能找到它与同一领域中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因此,每个新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就必须善于架构新旧知识间的桥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旧知入手,充分唤起对旧知的回忆,借助对旧知的掌握激发对学习新知的欲望。

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由于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关于“观察物体”的最后一课,所以我安排了先让学生随着课件回忆前几册教材中学习的内容,梳理思绪,此时,学生潜意识中已经觉察到要继续学习《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所以,当我提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正方体,猜一猜这节课我们会学习什么内容?”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课题“观察物体”。

把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在揭题这一环节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联系,是许多教师常用的揭题方式,但我们千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先复习旧知,再预告新知”。没有哪个知识点没有旧知的支撑,却不见得都要紧抓住旧知不放,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切忌一种招数的重复使用,切忌无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情感体验而随性地处理揭题环节。

其实,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堂往往就从别开生面的课题亮相开始,我们可以这一环节中加以关注和重视,但无需做作,无需绕弯子,只需要多为学生着想,多考虑课型特点,多从生活出发,一切自然就好!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下一篇:把握新理念,创造数学课堂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