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方法与思路探究

时间:2022-06-09 05:44:54

建筑设计方法与思路探究

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建筑体量增大、建筑复杂性提高, 传统的凭经验、直觉的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如何改进设计方法, 适应不断发展的建筑需求已经成为摆在建筑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思路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同时根据理念创新,降低建筑工程复杂性。

一、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1、统一性

建筑设计不再单纯是一幢两幢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城市的自身特色,小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小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是创造良好小区环境的基础,是小区设计的感观因素,是设计中的重要工作。 

2、合理性

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3、舒适性

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二、建筑设计构成内容 

1、建筑功能特点以及建筑设计 

建筑工程作为满足建筑群体用途以及使用要求的重要内容,是居民建造房屋的核心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建筑作为供人类居住、使用的基础设施,主要由木材、钢材、钢筋、混凝土、石材等相关建筑材料建设而成。广义的建筑物还包括园林艺术、金石雕刻等,建筑物在使用规定年限内,满足耐久、安全、经济、适用等特定功能。 

建筑技术工艺作为历代建筑房屋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物理构造、设备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各种技术措施。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类型,根据具体建筑物理护理学要求以及相关设计规范,在建筑群体设备以及施工方面进行精细规划,从整体以及细节中进行设计整理。 

2、建筑物艺术形象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建筑艺术形象作为当今人类房屋建筑的重要目的,主要包括建筑物群体、单个体型、内外空间组合、细部处理、建筑物立面构图、建筑材料色彩、建筑材料质感以及光影变化等因素造成了综合艺术形式。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居民在建筑物外部设计追求新奇、奇特的同时,要求以自我特色、环境特色、文化特色为核心,突出建筑物设计特点;在亲切、温馨的同时,杜绝建筑工程“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受。在建筑物内部设计过程中,根据空间利用的目标,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保障建筑物创新设计。 

3、建筑设计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作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充分结合当地经济情况以及历史情况,以人与自然为核心,在保障资金成本的同时,降低建筑施工设计经费。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构造设计每个环节都必须充分结合合理经济的原则,在建筑过程中就地取材,时刻注重建筑工程木料、水泥、钢材、混凝土等材料选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造价。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由于建筑方案平面设置外廊式、内廊式、时间确定、立体形式设置、层数、层高确定、结构形式选择以及基础类型选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技术差异;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必须根据功能条件,在保障经济技术合理的同时,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 

三、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秉持环保科学的建筑设计理念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社会与生态环境,努力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力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该积极发掘建筑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设计,减少建筑资源消耗。 

2、不断追求建筑物功能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的多重功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在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建筑师应该积极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与先进的建筑理念,满足人们日趋增加的多功能需求。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智能技术的进步,更是带来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新革命。 

3、探索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方法

建筑物的建造是工人使用的,虽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各异,但是多数建筑物都有着相同的命运,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老化与损伤,据统计传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般为五十到七十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不断使用经久耐用的建筑材料,摸索建设建筑物损失的建筑技术,来增强建筑物的耐用性与坚固性,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积极追求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普遍使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快速、高效地利用质量较高、材质轻盈的建筑材料,设计出抗震性强、耐久性高的新型建筑机构。这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一方面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降低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保证整体建筑设计的科学与合理。 

四、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1、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 

众所周知, 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 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 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 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2、加强逻辑思维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运用

所谓加强逻辑思维的运用是指积极运用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通常来说逻辑思维设计两个方面:

2.1 归纳方法主要是指建筑师对于个别建筑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从而上升为一般适用的建筑设计方法与理念。运用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建筑师将不同时间或者空间的个别建筑设计方式总结成可以普遍适用的建筑设计林与方法。

2.2 演绎方法就是指建筑师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对于一般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检验与改进,并实事求是地利用到个别的建筑设计中。运用演绎的方法,可以减少建筑师的工作量,帮助建筑师之间交流经验,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方法创新的水平。 

3、加强现代建筑科技在建筑设计方法创新中的运用

现代建筑技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与建筑设备两个方面。一方面,材料技术式方法是指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新型、节能材料,谋求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另一方面,设备技术方法是指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积极引进与考虑先进建筑设备的使用,从而推进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

结束语

建筑设计涉及到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建筑设计师要在满足建筑功能需要的基础上, 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把握, 遵循建筑设计的相关原则, 设计出舒适实用的建筑, 满足人们的居住物质和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大昆. 住宅的优化设计 [J]. 住宅科技, 2008, ( 2).

[2] 章迎庆. 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 [J]. 华中建筑, 2007,(10).

[3]黄华明.现代景观建筑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01-01 

上一篇: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论述 下一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