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手足口病全知道

时间:2022-06-09 05:23:00

宝宝手足口病全知道

作者简介:刘薇,女,1995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儿科主任医师,天津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分别于《中华儿科》等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刊登健康科普文章60余万字,在《中国漫画》等报刊发表绘画作品数十幅,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绘制插图。

2岁的玲玲从上午开始打蔫儿,额头也有些烫,妈妈急忙给她试表,却发现她的小手上有几个不起眼的小疱疱。等妈妈带着高烧39℃的玲玲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立即告诉玲玲妈妈,玲玲应当尽快住院隔离并接受治疗,因为她患上了“手足口病”!

解惑篇・手足口病的9个关键点

1.手足口病是老麻烦还是新问题?

手足口病虽然不是新问题,但却带来了新麻烦。

其实早在1957年,新西兰学者就报道了世界上首例手足口病,此后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直到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几家医院陆续收治了以发热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患儿,自此我国许多地区连续几年出现了手足口病疫情。

2.手足口是不是一种传染病呢?

手足口病的确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且具有明确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同时患病宝宝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蕴藏的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既可以直接被其他宝宝吸入,也可以通过污染水源、手或毛巾、牙具、水杯、手绢、玩具、奶具、餐具、床单、被褥、衣服等日用品,经由密切接触的方式进行传播。

3.手足口病的致病病原是什么?

手足口病的致病微生物不是细菌,而是病毒。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其中尤其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最为常见。

4.罹患手足口病的宝宝一般有多大?

对于手足口病,儿童普遍易感,尤其是学龄前期宝宝。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2到10天,平均为3到5天,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以5岁以下更为多见,但重症大多数出现在3岁以内,1岁以内的宝宝尤其要当心危重症,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到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存活者可留有后遗症。

5.手足口病有没有流行季节呀?

一年四季,手足口病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患病最多。

每年手足口病宝宝几乎都是从3、4月份开始出现,5、6月份逐渐增多,到8、9月份后又开始减少,因此在夏、秋季节为多见,冬季发病少见。另一方面,手足口病的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均没有严格的地区性,相对来说,卫生条件差更容易播散。

6.皮疹是不是手足口病的特点呢?

手足口病的特点之一的确是皮疹,但皮疹的程度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

手足口病宝宝的皮疹呈斑丘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主要出现在手、足和臀部,此外口腔黏膜可以出现散在疱疹,但并不是说皮疹严重的宝宝病情就严重,有时甚至刚好相反,宝宝皮疹轻微,非常不典型,但症状很重,这样反而容易忽略此症。

7.为什么手足口病会在幼儿园内爆发啊?

手足口病确实存在聚集性爆发的特点,这与环境特点和传播方式密切相关。

手足口病常常容易集中发生在幼托机构、学校、自然村寨、社区中,这种集体感染往往是因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宝宝们本来就都属于易感染人群,加之生活空间相对狭小,习性相近,接触紧密,一旦出现患病宝宝而隔离不及时,便非常容易造成交互、交叉感染。

8.手足口病的危害性到底是很大还是极小呢?

对于手足口病而言,不必谈之色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大多数手足口病宝宝主要是以发热、口腔疼痛,手、足、口和皮肤出现疱疹为主要临床特点,是较为常见的传染病,绝大多数宝宝预后良好,属于自限性疾病,但也有少数宝宝会出现并发症,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很快出现脏器衰竭,甚至造成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9.预防手足口病有没有什么特效的疫苗?

到目前为止,预防手足口病还没有特异性疫苗。

对手足口病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要用洁净水洗手,注意餐饮卫生和营养均衡,保证睡眠充足。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拥挤的公众场所。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聚集单位应每日晨检,及时隔离疑似患儿。

预防篇・如何帮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

Case1

出镜宝宝:梅子和豆豆

姐姐梅子最喜欢捡路边熟透了的果子吃,弟弟豆豆则喜欢打水仗。几天前,姐弟俩在村边的小水洼旁玩了一上午,中午回家看到奶奶做的美味,顾不得洗手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现在俩人都出现了发热、手脚散在疱疹的状况……

可能的危险――病从口入

饮食安全非常重要,切忌吃没有经过彻底清洁的果蔬,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

由于生活条件所限,自然界露天的水源很容易被随意丢弃的垃圾和粪便污染。

饭前便后必须养成流水洗手的习惯,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实施“六步洗手法”。

育儿防病措施:

首先要注意宝宝的饮用水安全以及饮食安全,所谓肠道病毒顾名思义是最容易被“吃”、“喝”进肚子后造成感染的,即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造成感染的疾病,故此确保饮用水和食物清洁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带着小宝宝在外面进食,不要让宝宝在露天的水坑里游泳、戏水。

宝宝平常使用的水具、奶具、餐具等要注意洗刷和消毒,比较常用的方式是流水冲洗、热水煮沸。每次从外面回家,爸爸妈妈都要用流水和去污皂认真给宝宝洗手,掌心、手指、手背、指甲缘、手腕都要清洁到,并注意不要让宝宝养成直接用小手取食物、进食的坏习惯。

Case2

出镜宝宝:莉莉和鑫鑫

鑫鑫从幼儿园回来后便开始出现低热,随后小手起了小疱疱,有些疼又有些痒,邻居家的小妹妹莉莉像以前一样来找鑫鑫玩,结果没过几天,莉莉也出现了和鑫鑫一模一样的症状,发热、皮疹,而且鑫鑫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也陆陆续续地病倒了。

可能的危险――相互传染

所有的学龄前宝宝都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因为这个年龄段属于手足口病易感年龄。

只要和携带病毒的人群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宝宝就很可能被传染上手足口病。

感染病毒却没有发病的人和已经患病并确诊的人一样,都具有传播病毒的能力。

育儿防护措施: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除了污浊的空气,所有公共设施、物品都可能附着了看不见的病原体,此外,一旦遇到身边的人是手足口病病毒携带者,宝宝很难保证不被传染。反之,如果宝宝已经患病,请不要再与其他宝宝接触。

对于宝宝聚集的托幼机构,除了要做好晨检工作,发现疑似患病的宝宝,必须先隔离治疗,还应立即对可能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主要可用超过56℃高温、漂白粉或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比如衣物、被褥要置于阳光下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就诊篇・病情轻重分级响应

绿色安全区

宝宝常见年龄:5岁以上

主要表现:仅有轻微的发热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可能存在咽部不适,口腔疱疹样皮疹,并伴有声咳、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响应方式:可以让宝宝居家休养,保持隔离,定时监测体温,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保证营养均衡、饮食清淡,补足水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中药治疗,这种情况大多可以在一周左右自愈。

蓝色关怀区

宝宝常见年龄:3~5岁

主要表现:低到中等程度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也可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响应方式:可以带宝宝就近到辖区医院就诊,经确诊后隔离,要做好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对于肺脾湿热证的宝宝可给予清热解毒、化湿透邪的甘露消毒丹加减;对于湿热郁蒸证的宝宝给予清气凉营、解毒化湿的清瘟败毒饮加减。

橙色警戒区

宝宝常见年龄:3岁以下

主要表现:发热温度较高,宝宝的呼吸变粗、变促,精神减弱,食欲变差,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皮疹散在。

响应方式:请及时带宝宝到有儿科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隔离,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要监测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并完善病原学、胸片等检查,同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的综合治疗。

红色危险区

宝宝常见年龄:1~3岁

主要表现:宝宝高热,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响应方式:必须火速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最好在起病第一天就能接受正规治疗和监护,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医护人员将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黑色高危区

宝宝常见年龄:3岁以下

主要表现:宝宝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抽搐、昏迷,呼吸困难或急促、面色紫绀、有血性泡沫痰,又或者心率增快、血压异常、肢体湿冷,则提示宝宝随时有生命危险!

响应方式:危重症宝宝将会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将重点控制颅内高压、呼吸功能障碍,维持血压稳定,并积极保护体内的重要脏器。待危险期过后,则着手恢复期的治疗,包括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和机体功能康复的治疗。

护理篇・家庭养护重点

口腔

主要问题:宝宝拒食、不喝水、流涎,甚至哭闹不止、难以入眠。

症结原因:口腔溃疡、糜烂,疼痛感明显。

检查可见:宝宝的口腔黏膜上有小疱疹,常分布于舌、颊黏膜、硬腭,也可以出现在扁桃体、牙龈及咽部等,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养护措施:

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与卫生,饭前、饭后要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于还不会漱口的小宝宝,可以用无菌棉棒蘸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动作务必轻柔,以免擦破黏膜。

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稍大的宝宝可以在破溃黏膜处使用溃疡散,或者应用医生开具的具有中药成分和镇痛效果的喷剂,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呛到。

口服维生素BCO(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可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促进黏膜糜烂的愈合,预防继发感染。若宝宝存在微量元素血清锌含量降低,给予补锌后有助于溃疡的好转。

皮肤

主要问题:皮疹令宝宝感觉不舒适,被抓破后还会造成局部感染。

症结原因:斑丘疹虽大多几天内即可消失,但比较容易破溃。

检查可见:宝宝的手背、指间,偶于躯干、大腿、臀部、上臂等处均可见到皮疹,为斑丘疹,很快即转为小疱疹,直径约3到7毫米,质地稍硬,一般几个至数十个不等。

养护措施:

宝宝衣服、被褥等均以透气、素色的棉质品为佳,不要选用丝质、毛织品、化纤、羽绒制品,且要注意及时更换、经常清洁,衣着要宽松、舒适、柔软、便于穿脱。

为防止宝宝抓破皮疹,除了剪短宝宝的指甲之外,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清洗手足时水温适中,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用品,洗后应用柔软的棉质毛巾快速擦干。

手足口病的皮疹大多几天后即可自行吸收,不留痕迹。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若有继发感染,则需应用抗菌药物。

体温

主要问题:手足口病宝宝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重症病例会持续高热。

症结原因:病毒毒力强、数量多、感染重、年龄小的宝宝相对高热。

检查可见:宝宝低热时会有面色红润、呼吸微促、皮温增高的表现,高热时反而指端较凉、颜面苍白、全身无汗,甚至伴有畏寒、周身乏力、头疼寒战等症状。

养护措施:

对于低热和年龄小于6个月、肝肾尚未发育完善的宝宝,退热最好用物理降温,以毛巾蘸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部位为手掌心、脚心、腹股沟、腋下、头部等,不要多穿衣。

年龄超过6个月、没有发热惊厥病史的宝宝,体温达到38.5℃以上可以使用退热剂,多饮水;对于既往有过热厥史的宝宝可以放宽尺度,在体温达到38℃时就酌情使用药物。

鉴于高热对宝宝的影响较大,体温每升高1℃,心跳就加快15次/分,基础代谢也增高13%,增加身体的耗氧量,故而应当尽快及早到医院使用肌肉注射、静脉点滴药物降温。

饮食

主要问题:宝宝食欲降低,进食量明显下降,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

症结原因:发热、口腔溃疡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检查可见:消化道症状轻者仅有食欲不振,症状较重者则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表现。

养护措施:

发热时不宜让宝宝进食过多的蛋白质,尤其忌吃鸡蛋。饮食以清淡、性温、可口、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较为适宜,禁食冰冷、辛辣、味厚、多油的刺激性食物。

可以为口腔疱疹宝宝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的果汁、蔬菜含有较多维生素C,瘦肉、鱼类含有B族维生素,牛奶、谷物含有较多维生素B2,可适当予以补充。

消化不良的宝宝在合理饮食的同时,还应当给予微生态调解剂,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若继发感染,则应根据病原菌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不可滥用。

环境

主要问题:有的人被感染后并不发病,也没有症状,但仍是潜在的传染源。

症结原因:儿童抵抗力低、普遍易感。

检查可见:宝宝的身边如果存在手足口病患者、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者,由于其分泌物、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水源、食物、用具等被病毒污染,继而就会被传染。

养护措施:

如果家里宝宝已经得了手足口病,注意不让生病的宝宝接触其他儿童,并对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进行消毒。

宝宝的痰、唾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擦拭用纸等都应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

被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看护宝宝的爸爸妈妈在接触宝宝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

上一篇:从黑帮女到明星老师 下一篇:小小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