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点见解

时间:2022-06-09 12:57:50

指导学生写作的一点见解

写好一篇作文不容易,好多学生一听说写作就犯愁,总是不知从何入手。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自如的写好作文呢?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来引导学生。那么教师要怎样来指导学生,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呢?以下是我个人长期以来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体会,在此做下简单的总结,期盼各位教师同仁能够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一、精心指导阅读,培养读书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先告诉学生我们所学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相当不错的名篇,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健康,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耐心帮学生分析指导。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另外多看课外的书籍,不论是什么知识都要多看如:小说、杂志、科普,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词句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紧密联系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叫学生学会把平时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小事放大和今天要写的东西联系起来,然后再把积累的东西提炼出想法,见解或从此事引申出另外的事情及见解(就如韩国电视剧只要你想看他就能给你想出几十,上百个有联系的事情再展开写。)

三、鼓励学生写作,不断提高能力

写作文对学生来说是天大的难事,首先就要克服这一点,我的办法是想让学生说只要和今天的作文有联系的事都可以说,每个人都说一说,相互借鉴事就多了素材就多就有的写。其次,把说的罗列起来就是一篇,先不要管写作水平,语句通不通,有没有语病,学生愿意写了不觉的写作是难事了再进行下一步――修改。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善于发现优点,逐步培养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上一篇:义务教育化学现代化教学的几点做法权 下一篇:快乐中学习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