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

时间:2022-06-09 12:46:02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分析199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7年以前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之后绝对差异加速增大,相对差异开始减小;然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运用GIS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现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区域差异 历史演变 空间格局 东北地区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国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从宏观空间层面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从行政区划层面看,存在省际之间以及地市之间不同层级的发展差异;从城乡层面看,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异(程启智,2013)。

我国学者对区域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目前对整个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较少,仅有的少数研究也大多忽略了属于东北地区的蒙东部分。而整个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逐渐成为阻碍其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范围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2亿,共包括41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以全区41个市为基本单位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状况,有利于认清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快东北地区振兴步伐。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41个地级市人均GDP和GDP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调整为以1992年为基期的实际值,以消除通胀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了比较各地区不同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对测算结果的影响,引入各地区人口比例和空间面积比例作为权数对测算指标进行修正。数据来源于1992―2013年东北地区各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测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来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其中绝对差异测算采用极差和标准差;相对差异测算采用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并引入赫芬达尔指数和AH指数。

其中赫芬达尔指数,最早用于测量产业集中度,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可用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1)

上式中,yi表示i区域GDP总额占东北地区GDP总额的比例,N为区域个数。该指标取值范围为0(不存在地理集中)-1(存在完全的地理集中)。由于赫芬达尔指数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区域空间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测算结果的偏误。因此本文采用Spiezia(2002)提出的方法对赫芬达尔指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公式为:

(2)

AH表示调整后的赫芬达尔指数,取值范围为0(不存在地理集中)-1(存在完全的地理集中),H*表示初步调整后的赫芬达尔指数,H*MAX表示当该区域所有GDP的生产全部集中于该区域面积最小地区时H*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3)

(4)

其中ai表示i区域的面积,amin表示区域最小面积,a表示东北地区总面积,其他符号意义同上。

(三)结果分析

上述指标的测算结果见表1。

1.绝对差异分析。根据表1中极差和标准差的数据绘制图1,以反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

由图1可知,人均GDP的极差和标准差呈一致增大的变化趋势,反映出东北地区41个地级市自1992年以来的20年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特别是自2007年之后扩大的速度明显加快。1992年人均GDP标准差仅为1583,到2012年扩大到12897,近20年间扩大了8倍,年均增长率9.5%。而在2007-2012年短短六年间,人均GDP标准差的年均增长率却高达12%。极差代表了本省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1992年人均GDP极差为8555,到2012年扩大到52775,近20年间扩大了将近6倍,年均增长率11%。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开始增速的时间节点恰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实施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节点相吻合,本文认为这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历史因素以及经济体制和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原因,东北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在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规划》的实施由于受到经济集聚等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将首先落实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因而《规划》实施的初期,在促进东北地区振兴的同时也加大了东北地区内部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此外,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固有产业结构决定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较大(盛广耀,2013),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内外对该地区投资减少。资本的逐利性将使得较少的资本更多的倾向于经济基础较好、具有先发优势的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

2.相对差异分析。根据表1中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的数据绘制图2,以反映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的历史变动情况。

由图2可知,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在2007年之前呈现出缓慢增大的趋势,在2007年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反映出41个地级市自1992年以来的20年间,经济发展相对差异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历程。倒U型的拐点恰与上文分析的绝对差异增速变大的拐点相一致。这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绝对差异扩大的同时,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这与东北地区振兴战略中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植和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关系。

由表1中未调整的赫芬达尔指数可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程度较低,且历史变化较小。而考虑了空间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AH指数则显示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地理集中程度的历史变化情况与调整前一致,即变化较小。这反映出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空间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程度影响较大,且近20年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程度变化不大,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可能始终集中在特定区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水平评价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以东北地区41个地级行政单位为样本,构建由12个指标构成的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数据来源于2013年东北地区各省统计年鉴,以及部分地级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水平。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要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原始变量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经检验KMO统计量的值为0.835;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统计量为833.159足够大,且显著性小于0.05。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接下来对12个变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负荷估计,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法。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074%,能够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用这两个主因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此外,还需要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负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因子结构简单并易于理解。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显示主因子F1在指标X9、X8、X5、X6、X1、X7、X10、X12、X2上拥有较大的载荷量,主要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主因子F2在指标X3、X4上拥有较大的载荷量,主要反映了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于主因子是对原始数据的高度概括,其具体数值无法直接得到,因此还需通过回归法估计出两个主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用各个主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百分比作为权重,可以得到各个区域的综合评价得分。表3列出了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

在表3的基础上,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综合得分数据与东北地区行政区划地图数据相关联,通过ArcGis软件,采用自然间断点法,将东北地区41个地级市分为经济发达区(综合得分大于1)、经济较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在0.2~1之间)、经济初等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在-0.1~0.2之间)、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在-0.3~0.1之间)、经济不发达地区(综合得分小于-0.3)(汤国安等,2011)。通过上述划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水平可以由图3反映出来。

由图3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各地区经济发展较不平衡,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现象,这与本文第二部分所测算出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中等水平的地理集中度相吻合(AH指数始终在0.5左右)。从南北格局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主要分布于南部,而不发达地区则大部分集中于北部地区。从东西格局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呈现出中部突出,周边较弱的发展态势。

不发达地区明显集中于东北部,且大部分集中于黑龙江省。该地区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同时也邻近韩国和朝鲜,在区位优势上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便利条件。但由于气候寒冷、人口密度小等原因,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显著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表明区位条件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阎少华,2009)。位于东北地区西部的蒙东地区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初等发达地区三个,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各一个。该地区内部差异较小,经济总量不大,处于初级工业化阶段。近年来蒙东地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该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达区域主要分布于哈大铁路沿线两端,即辽中南城市群、长吉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中的“哈大”部分,这表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受交通和地形的影响较大。经济发达的大连、沈阳和长春均位于东北地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区位条件(韩增林等,2010)。哈大铁路沿线南端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最高的地区。沈阳和大连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分别为2.4和2.2,是第三名长春市得分1.1的2倍。这首先得益于辽中南地区便利的出海口以及邻近关内市场等区位优势。其次也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东北地区具有传统优势的装备制造业以及以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中分布于辽宁地区,占据60%以上,而其他地区总和还不到40%(李汝资等,2013)。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周边扩散,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孙平军等,2013)。位于哈大铁路沿线北端的长吉经济区和哈尔滨、大庆地区,得益于传统的重工业、粮食产业、军工产业和石油资源等优势,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也较高。但是各种要素和资源在向上述地区集聚的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向外扩散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程度相对于辽中南地区较弱。哈大铁路沿线中间部分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断裂地带,中间部分的四平、铁岭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均处于欠发达地区水平。这说明北倚长春、南傍沈阳两大经济圈的哈大铁路沿线中部地区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形成区域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该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吸引人才困难等问题,制约了该地区承上启下地缘经济优势的发挥。

结论

本文从历史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状况,揭示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规律和空间格局现状。从历史演变规律来看,东北地区41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特别是2007年之后扩大速度明显加快;相对差异则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的“倒U型”发展趋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且历史变化较小。从空间格局现状来看,东北各区域经济发展较不平衡,存在一定程度的集聚现象,整体上呈现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发展态势;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于哈大铁路沿线地带。

上述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处于并可能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适当的区域差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区域差异过大则会阻碍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加大对落后地区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对政策的实施和监督;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现状出发,继续深挖哈大铁路沿线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群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带,同时要注意发挥该经济带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促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向周边地区扩散;加强蒙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构建联通东北的交通网络,充分发挥蒙东地区的资源优势,同时要有效利用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条件,加强与俄、蒙地区的经贸往来,建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程启智,李华.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J].经济纵横,2013(5)

2.Michal Tvrdon',Karel Skokan. REGIONAL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The Ways of Their Measurement:The Case of The Visegrad Four Counties[J].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2011,17(3):501-518

3.盛广耀.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2)

4.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11

5.阎少华,冯尚春.区域差异比较与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9(5)

6.韩增林,张云伟.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0(5)

7.李汝资,王文刚,宋玉祥.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4)

8.孙平军,修春亮,董超.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极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J].人文地理,2013(1)

上一篇:考虑渠道权力的双渠道供应链结构及定价决策 下一篇:餐饮企业虚拟价值链整合与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