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油桐发展的探讨

时间:2022-06-09 11:12:28

宜昌油桐发展的探讨

摘 要: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等,产于我国四川、贵州等地。从年产量和需求量来看,供不应求。通过分析影响宜昌油桐发展的不利原因,探讨发展油桐产业的的可行之处,宜昌大力发展油桐,有利于林业产业建设,有利保障地方能源供给,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效益。促进宜昌油桐发展。

关键词:宜昌 油桐 探讨

一、前言

油桐又名桐子树、光桐,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汽油、油墨等。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为我国生产桐油的四大省份,中心栽培区为川东、鄂西、鄂东北、湘西。全国油桐栽培面积1942年为634万亩,1949年1132万亩,1957年为2266万亩;1995年为2828万亩,占世界总面积的88%。桐油平均年产量60年代为8.8万吨,70年代为9.7万吨;1995年为10.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8%,年桐油产量由原来的10万吨左右下降为5万吨,目前国内外对桐油的年需求为15万吨,供不应求。

二、自然概况及油桐发展

2.1 自然概况

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全市土壤共分9个土类,87个土属,333个土种,其中林地土壤主要涉及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石炭(岩)土、紫色土、潮土等7个土类,54个土属,225个土种。在林地面积中,黄棕壤面积最大,占森林面积的50%左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丰沛,雨热同季,热量丰富。

2.2油桐历史

宜昌油桐,1975年,面积9333公顷,1985年,面积8573公顷,其中:夷陵区258公顷,宜都市666公顷,枝江240公顷,当阳217公顷,远安14公顷,兴山4766公顷,秭归1769公顷,长阳645公顷。1999年,大面积油桐自然消亡,全市仅有油桐面积838公顷,其中:兴山县649公顷,秭归县132公顷,夷陵区34公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4公顷。

三、宜昌油桐发展的因素分析

3.1不利原因

经营粗放,林地生产力低。长期以来,全市油桐林地管理简单、广种薄收、粗放。抚育砍草,仅为了方便拣桐籽而砍草;市场价格下滑任其消亡,全市油桐林地保存率不高,林地产值低。

生产规模小。经济作物,小规模、分散经营,有的几亩、多的十几亩,形不成规模,到至油桐林地自然消亡。

单位面积产量低。桐林中约有10%的“公桐”不结果,丰产桐树约10%~15%, 70%~80%的产量由20%~30%的树提供。一亩产籽平均35.19公斤,折油10.66公斤。由于单产低,生产成本较高,加工桐油经济效益不佳。

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能力低。农民凭经验种植,缺乏科学技术支持。文化素质低,生产技术低,农民不能获取较高收入,无力扩大再生产。

第二、三产业滞后、市场窄。粗加工、单一利用,加工仅停留在初级产品,主要是用于低档涂料和油墨等,桐油主要是卖原料,未能开发出新的产品,没有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3.2发展前景分析

油桐是生物液体燃料的重要原料。油桐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6大油料植物之一,提取生物柴油已被国家列入“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生物柴油富含氧,与普通柴油混合使用,可使燃烧更加充分。开发生物质能源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桐油市场价格每吨达1100―1300美元。桐壳可提取糠醛、冰醋酸、碳酸钾、活性碳等;桐饼可作肥料,经脱毒后可作饲料,还可制取酚醛树指等。

种植成本低,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一年一季,无需长期经营管理,种植油桐可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加上种植、抚育、采收等季节性用工,每年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加工桐油、兴办企业,还可解决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就业。油桐产业的发展,可带动运输、储藏、加工利用等相关产业的延伸。

适宜发展的地理环境。宜昌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3――17.8℃,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 -20℃,适宜的土壤气候有利油桐发展。

农民积极性高,经济效益可观。外出务工人员,思想观念开始转变,一些人员回家后敢于创新、勇于变革,开始在农村搞创新,这有利于油料经济作物的发展。油桐造林后三年始果,五年进入盛果期。盛产期可维持20年。以亩产籽50公斤,每公斤4元计算,发展10万亩的基地林,年均产桐籽50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四、结论

宜昌大力发展油桐,有利于林业产业建设,有利保障地方能源供给,对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效益。

上一篇:农村土地高效利用推动三化协调发展 下一篇:对提高公路舆情监管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