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9 09:35:59

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羽毛球运动一直在我国参与人数居前三的体育活动,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运动装备的专业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单一的羽毛球运动服装进行巨大变革,从翻领到立领,再到圆领、V领,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变迁,越来越丰富多彩。本文旨在解析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历程、探索发展因素,为未来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提供理论素材。

关键词 羽毛球 运动服 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羽毛球运动服装是国家羽毛球队的比赛服,文章通过对国家羽毛球队比赛服装资料的整理,对比分析我国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历程,结合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分析我国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初期使用了中国知网、独秀网、维普网等数字资源库进行了信息收集与筛选,并查阅了1949-2013年的《新体育》、《人民画报》、《体育画报》、《体育年鉴》收集到大量的羽毛球服装图片和简介。

2.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是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对资料的一种整理综合,基于对我国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具体分析我国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在于整合、概括与深入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阶段

1.萌芽期(1910-1979年)。这一时期是羽毛球传入中国(约1910年前后)到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时期,羽毛球服装的整体特点是短裤是宽松松紧带结构且均为前开门,上衣都是白色小翻领的短袖T恤衫,衣服款式、颜色极为简单。服装面料上,解放初期上衣一般使用棉针织物,短裤则采用梭织物,来保证裤型。70年代的化学纤维的使用,羽毛球运动服装更为舒适。服装色彩上上衣始终为白色,下裤则多为白色和蓝色两种。

2.过渡期(1980-2000年)。这一时期主要是指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初期,在这一时期内,羽毛球运动服装正逐步的在改革,配色上不再是单纯的白色,出现了一些彩色的组合,各种几何图案或是印染或是拼接组成的小范围的色彩分割和点缀。款式在整体类型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些小细节。如出现了插肩袖结构,以平袖和插肩袖、落肩袖为主。服装面料上38英支全棉精梳和薄型涤盖棉是羽毛球服装的主要用料,后期异型涤纶或超细丙纶纤维织物为主。

3.变革期(2000年-)。变革期是在20世纪初到现在,在这一时期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飞速向前。这一时期款式上市颠覆性的变革。由原先的男女同款改革为男女款式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女子羽毛球运动服的发展上,由短裤演变成开叉裙装、连体裙、百褶裙、淑女裙等。上衣由翻领到立领再到圆领的变化,使羽毛球运动装更为个性。此时各种拼接技术更加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动作需要,大大降低了运动衣对动作的束缚。在颜色方面,明亮颜色运用较多。在材料方面,这一时期大量使用高科技面料,大大提高服装的功能性。

(二)解析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国内羽毛球发展的方向标,1995年羽联规定羽毛球服装由75%的白色改成75%的净色。从此国内羽毛球运动服装摆脱了单一的白色,羽毛球服装变得色彩艳丽。2004年国际羽联推行了“换裙令”,即从2011年5月开始,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在前三个顶级赛事中必须穿裙装比赛,违者将被拒绝上场,甚至还要罚款250美元,从此赛场上感受时尚的气息。羽毛球服装的发展同我国政治背景紧密相关。20世纪50年代,在物质水平低、国家对纺织品实行限额消费的情况下,全社会流行朴素美,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羽毛球运动服装也简单朴素毫无装饰。

2.经济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羽毛球服装的发展具有基础作用。消费者购买力提高对专业羽毛球运动服装的要求提升,成为羽毛球运动服装不断创新的重要因素。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基础较弱羽毛球服装以朴素实用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迅猛,为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促进了体育产品的不断创新。

3.文化因素。文化作为一种内部动力推动着羽毛球服装的发展。文化因素通过审美、消费倾向、选择意愿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是推动我国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的内源动力。民众的人文、审美素质的提高,追求个性与自我意识爆发,消费者从实用性需求到享乐型需求转变。

4.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羽毛球运动服装发展的催化剂。科技的不断创新为设计者带来了无限的设计素材和技术支持。高科技的运用使羽毛球运动服装提高了观赏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同时在色彩和服装结构设计上,羽毛球运动服装也运用了较多的科技因素,羽毛球运动服装色彩和主题变化也愈加频繁和创新。

三、结论

政治因素是影响国内羽毛球服装发展的风向标,对羽毛球运动服装的发展起引导作用;经济因素是羽毛球服装发展的基础,它是羽毛球运动服装不断尝试推新的基础;文化因素是羽毛球服装发展的内部动力,消费者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产品期望值的提升都在无形之中转化为了羽毛球运动服装变革的动力;科学技术因素是羽毛球服装发展的催化剂,它为羽毛球服装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邵纪森等.体育美学体育摄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林传潮.羽毛球运动文化探源[J].福建体育科技.2007.

[3] 罗耀华.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江科技.2011.

[4] 贾冬冬.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着装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

上一篇:技校中长跑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下一篇:基于构造性方法的灰色粗糙集模型对工程项目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