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6-09 08:11:55

物理有效教学之我见

高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被激活了,学生对学习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面对物理概念和定理定律就不会再感到困难和头痛了.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看法?如何激起学生去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呢?笔者根据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一、全面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最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控制好教学节奏,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安排教学节奏.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要特别指出来,重点来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节奏的快慢缓急,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而对于教学内容中比较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次要的部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就要稍稍加快教学节奏,有时甚至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跳跃式讲解.

其次,教师尽可能在教学语言上要做到风趣幽默,使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教师教学语言生动风趣,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例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学生对这种微观解释很难理解,教师可打以下比方:现在全班有60人,在这么小的教室里显得非常拥挤,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碰撞,但如果把全班同学放在大礼堂里,就不显得那么拥挤,碰撞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小了.通过以上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能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随时加以鼓励,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潜能,并树立起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因为激励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艺术,也是一种教学调节手段.从多年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学科的喜好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所以全面提高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显得十分必要.

二、通过实验情景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物理实验把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因为通过实验演示,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能把烦琐的实验过程变得简单明了,能让抽象的物理定理变得具体,让学生更易接受、更易理解.

例如,在讲“导热体”时,分析水是不是容易导热,只是按照书上的文字去讲解,学生就不会有明确的印象,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下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情景演示,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画面:把一条活生生的小金鱼放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用网状物把鱼尽可能地隔在试管的最底部,然后拿酒精灯对准大试管上部进行加热,直到水沸腾时,试管底部的鱼并没有受到影响,它还在试管底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鱼还是活生生的,这时,让学生拿酒精灯对准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就会发现,一会儿小金鱼就不再游动了,再过一会就死了,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从上面的实验中观察到水不善于导热,水的传热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对演示实验的探索欲望,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多媒体的介入,实验演示更加生动化、形象化,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又能增强实验可见度,便于学生有序地观察.例如,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运转、接收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采用动画快放的方式进行,从而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通过多媒体的平台,有助学生去感受物理过程、分析物理问题,做到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并能总结出相关的物理规律来.

三、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物理规律和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物理知识非常实用,对自己的生活很有帮助,慢慢地就会激起他们对物理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光的全反射”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在炎热的夏天的柏油马路上,你从很远的地方去看路面,就会感觉到路面显得格外光滑明亮,就像涂过一层油一样.

又如,在十分干燥的季节里,你在黑暗中脱下化纤类的衣服,是不是会看到闪烁的火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什么现象?怎样去解释呢?可以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创造性运用教材实验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