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患者静脉穿刺的经验体会

时间:2022-06-09 06:36:27

化疗患者静脉穿刺的经验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患者静脉穿刺的保护措施和临床护理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轮流选择性地静脉穿刺,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及对输液渗漏后的治疗。结果56例患者顺利结束化疗,同时也避免对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结论正确地选择静脉穿刺,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延长肿瘤患者的静脉使用寿命,保证顺利用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化疗静脉穿刺恶性肿瘤护理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23-01

静脉给药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一种主要途径。反复大剂量的抗肿瘤药物静脉给药,将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注意保护患者静脉,使其在较好血管条件下继续接受化疗,是护理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现将笔者积累的经验体会作一介绍。

1临床资料

2006~2009年,我院共收治恶性肿瘤进行化疗患者56例。年龄45~63岁。

2护理

2.1静脉穿刺时护理对患者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静脉穿刺过程中,笔者认为,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受周围气氛影响,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对血管反复穿刺而造成的损伤。有计划地轮流注射,首先从四肢远端选充盈、弹性好、易固定的小静脉,左右上下肢轮流注射,避免同一血管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同时应使受化疗药物刺激的血管有一定的恢复时间。注射化疗药物前先行血管畅通实验,穿刺后先输入未加化疗药物的液体,确实证明针头在静脉血管后,再用化疗药物,以防止药物外漏,静脉治疗结束前,先用5~10 ml生理盐水或其它等渗溶液,在原静脉内推注后再拔针。拔针后,在针眼周围约4 mm2范围内按压3 min以上,以减少化疗药物对静脉以及周围皮肤的刺激。注意固定针头位置,尽量选择易于固定的一次性硅胶管针头;推注化疗药物时,注意固定针头位置,并观察针头是否在血管中,以防药物外溢。要保证在静脉注射的全过程,针头始终在血管中。

2.2药物渗漏后的护理化疗药物一旦外漏后可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甚至溃烂和坏死;如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疼痛,应考虑有否渗漏,如发生药物外渗应及时处理[2,3]。方法:(1)发生渗漏后立即停止注射化疗药物,并从原有静脉通道注入解毒剂(5%碳酸氢钠、维生素C及1%普鲁卡因)。(2)拔针后进行包围式封闭,封闭药物根据局部反应而定。局部疼痛明显,用1%普鲁卡因或透明质酸酶;局部皮肤变白则用雷其丁加生理盐水10 ml封闭,以稀释外漏药物的浓度,减少药物对组织的刺激与毒性。(3)渗漏后2 h内冷敷局部血管,减少药物吸收,且可促进化疗药物局部灭活作用。笔者除在操作时注意保护血管外,在用药结束后,指导患者对四肢血管经常按摩,局部热敷,以增强血液循环,保证局部血管的弹性良好。同时,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及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以提高食欲,增强体质。

3讨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它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1)首先要正确地选择穿刺的静脉,采用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2)尽量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减轻甚至去除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3)静脉穿刺时应尽量避免局部药物渗漏。输液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药物的性质、对血管损伤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华,邹寿南.化疗在女性生殖系统治疗中价值[J].放射学杂志,2004,3(2)∶77.

[2]龚维玲.静脉输液渗漏性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及防治[J].实用护理杂志,2006,12(12)∶530.

[3]沫有余,秦光华.静脉滴注多巴胺局部外渗后的处理及教训[J].护士进修杂志,2005,5(7)∶42.

上一篇:骨质疏松预防及护理 下一篇:影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