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时间:2022-06-09 12:44:39

浅谈如何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摘 要: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关系我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能否正常履行管理职能、提供服务职能,维持社会良好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逐渐改制为公司化,走向市场经济轨道,寻求更好地发展,但也伴随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本文将以我所在的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闸管理局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为例,来探讨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水利;国有资产;防止流失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88-01

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底价加竞争,成交价低于国有资产的底价。按照国资委分析国有资产的流失渠道有: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事业单位改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合作开发项目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出售、转让国有资产中国有资产的流失,资产出租、出包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政企分开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等。特别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事业单位改制,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是需引起我们关注。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但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正常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效益,具有明显的公益服务性(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土保持、水文、环保、水资源保护等内容)。本单位成立于1981年3月6日,为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曹娥江防洪饮水灌溉。现有8438万元国有资产(主要设备包括50套闸门启闭设备、3台发电机组、4台变压器及其配电设备以及测流装置、调度、办公设备等;车辆有小客车、江铃工具车和桑塔纳轿车各一辆,及水政船1艘),资产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资产巨大,在维护和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且一些设备陈旧老化,运行成本大,设备更新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

本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存在国有资产产权模糊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国有资产采取条块并行,分级管理的模式,国有资产监管权力分散于各政府单位,执行权和处分权脱钩,对本单位而言,存在这些共同有问题外,最大的问题在国有资产验收混乱和产权登记不明,主要表现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的使用部门没有如实的申报和登记资产,有的是无偿提供其他经济主体使用,在双方的义务和权利方面没有规范明确,致使这些国有资产关系不明确,产权难以确定。

国有资产管理有些混乱。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些通病,那就是领导下达的命令,内部执行不力,或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帐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本单位的资产主要来源于上级拨款购置和配发,资产形成后由单位和部门无偿占有使用,至于使用效果如何,资产保管和效益发挥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同时本单位存在投入的资产,得不到相应的补偿,进一步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的关系。

如何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精神,结合本单位的特殊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建立国有资产的验收、审批、使用和保管制度。本人结合单位实际管理经验,着重对如何防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浅谈以下几点体会,如有不当请指正:

首先,完善国有资产验收和产权登记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单位按照现有的人力、物质资产和水利部门的发展规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单位的资产结构,切实制定有利单位良性发展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例如,对事业单位资产实行网络化系统管理,通过网络及时、准确登记管理资产,是财政部门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大举措。为资金管理、政府采购、资产配置、处置和调剂提供信息和依据,实现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共同监管和信息共享。这样可以做到,在单位原有资产上,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其次,完善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保管、清查和报告制度,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增强国有资产管理人员思想水平和责任意识,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不断提高建立离任核查制。实行单位首长负责制,并确立具体资产管理人员,把资产管理纳入政府考核和单位负责人离任审计范围,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使用人员离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物在,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再次,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包括常见的转让、报废、报损等,这是国有资产流失最薄弱的几环。国有资产转让要进行清产核资,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国有资产的报废、报损等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应按照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根据报废、报损的凭据办理,并确定责任,对非正常的资产损失的责任人,要赔偿损失,并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凡需处置的资产一律报经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处理。否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予承认,所造成的损失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加强对财务和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财和审核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直接管理者,他们的业务素质关系着国有资产的良性运转和有力的监管。

国有资产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支撑着我国上层结构的建设,目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管理缺位、监管不到位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的流失。本人认为采取相应对策,合理、正确地用好用活现有的国有资产,使之发挥最大效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闸管理局

作者简介:张兆金,经济师,大专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的对策建议[J].中州学刊,2005,6.

[2]康兴华王新曲.浅论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

上一篇: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探索 下一篇:关于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经济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