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实现有效评价

时间:2022-06-08 11:41:10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实现有效评价

说起学业评价,我们并不陌生,1400年前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便可视为其比较正规的渊源,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唯一标准的体制,遏止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和发展。因此,学业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发展性学业评价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发展性学业评价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结合学科特点一方面改进学科考试,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些新的方法,简单归纳如下:

一、教师观察法

在学生面对或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对其学习态度、情感体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流等方面做出评价。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微观分析,形成观察记录(表格形式),准确把握学生技能、行为、态度和情感的变化,并加以判断,为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提供依据。观察表定期公布,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

【案例展示1】《我们传承的文明》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课“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讨论

评价目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人际交流和探究问题的程度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决定战争成败因素的认识。

评价过程:(1)确定讨论课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设计评价标准:教师对参与讨论的学生按下表要求打分。现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提出表扬,并把评价学生的成绩放入学生个人档案,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整个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情况。

二、小组讨论法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同时借助小组合作,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以完成特定学习任务。

【案例展示2】《我们传承的文明》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变革与争霸》“商鞅变法”分析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过程:(1)先由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以下设问:①仔细观看书中图片,说说当时的社会形势如何?②当时为什么各国都要实行变法?③在当时,变法内容主要是针对哪几个方面进行?④变法使秦国强盛,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⑤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最后却被车裂而死,这又说明了什么?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述来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并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最后师生共同对讨论进行总结。

评价总结: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交流,可以弥补个体的不足,促进个体的发展。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彰显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小组讨论情况,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便于以后改进,有利于实现教与学良性互动。

三、社会调查法

社会调查法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业评价的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社会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展示3】《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第一单元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社会调查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搜集整理材料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评价过程:

(1)提出调查课题――相孙三代生活水平的变化。

(2)明确调查内容:学生采访祖辈、父辈,并对照自己生活状况,主要搜集衣食住行、生活用品、休闲方式等方面的资料。

(3)整理分析信息:由学生按照不同类别加以归纳、整理,可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文字材料、绘制图片、摄影作品等。

(4)展示交流评价:学生展示,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成果,教师从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

评价总结:根据学生调查成果,及时调整教学中的不足,发扬或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对实行改革开放意义的理解。

四、学生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

教师有目的、有系统地搜集一段时间内学生各种形态的、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如平时的作业,讨论时的发言稿、小论文、考试卷等。学生的作品应有教师的评语,评语应以鼓励、突出学生的特长为主。教师建立学生档案时要确立起止时间,一般按一个学习单元来搜集。档案可保留在教师手中,也可让学生自己管理。此法可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有助于对学习过程进行长期、稳定地综合考查和评价。

【案例展示4】《我们传承的文明》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秦朝一统》中对秦始皇的评价。

评价目标:通过学生写《我看秦始皇》小论文,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评价过程:

(1)从教科书、课外读物及影视作品中搜集有关秦始皇的史实资料,课后写一篇《我看秦始皇》小论文。

(2)学生完成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价、打分,其次由小组评价、打分,最后由教师评价、打分并写出评语。

(3)将三方面的打分进行综合并求出平均值,作为学生作品的最终得分。

评价总结:学生将自己作品收入个人作品档案袋中,教师将其中较好的作品推荐给校刊发表。

总之,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力求以有效的学业评价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教师、学科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荷叶塘中学)

上一篇:开发初中地理教学的趣味性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的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