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读北海 五代帝王宫苑里的建筑语典

时间:2022-06-08 10:27:57

【前言】从细节读北海 五代帝王宫苑里的建筑语典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牌楼也叫牌坊,在中国建筑系列中它属于小品级的吧。 牌楼或说牌坊的建筑用材是多种多样的,北海公园里的牌坊有琉璃的,有石头的,有砖木结构的。牌坊数量也多,在现存的皇家园林中,数不上一也得数二数三。不留心没什么,一留心处处有牌坊的感觉。智珠殿下面的石桥西...

从细节读北海 五代帝王宫苑里的建筑语典

我们都习惯了北海公园的平民化,花不了几个钱就可以进去自由地游逛,是登攀琼华岛,还是在水上乘舟划船;是沿着堤岸漫步,还是在土山包上钻林赏花看石景;庙宇宫殿假山亭台,想怎么亲近就怎么亲近,一两个小时随性地走走看看或在那里从清晨泡到傍晚,都是你的自由,不会有人干预。但你不会不知道,这座被我们称之为人民公园的地方,却是座典型的皇家御苑,在封建帝王时代,它为皇家独有,平民百姓是进不去的。它还不是一般的皇家御苑,从辽至清,五代的帝王在苦心经营着它,它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砖砖瓦瓦里,深蕴着历代帝王们的仙人梦,他们按都市版的海上仙山经营了北海,要在皇宫近旁体验神仙的日子。由此可以想见,作为御苑它是多么的经典。这是北京中轴线西侧离皇宫最近的也是至今保存完好的、老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皇家御苑。作为皇家御苑文化的经典读本,它太厚重,也太浩繁,如果从一些细节上品读它,由此走进皇家御苑文化的历史和纵深,譬如小品建筑,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细节看牌楼

我不知道您喜不喜欢看牌楼,自从我在北海公园的智珠殿看到那一组牌楼之后,就忍不住老去看它。那种辉煌富丽的美让我记挂。

我家不在城里,北海公园离得并不近,老去北海,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喜欢在北海东门外的点心铺买点心。东门外是一条不算太长的拐了个弯的老街,老四合院民宅、老门脸房、旁侧的窄胡同、高墙上面露半身的皇家寺庙建筑和它的热闹里有一种浓稠的老北京味儿,终日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卖豆汁面茶焦圈驴打滚的,卖老北京布鞋帽子各种绣活的,卖核桃梨干杏干各种干鲜水果的;点心铺不只一家,品种多得数不过来,而且让人怎么也想不通的是地处市中心,守着北海的繁华地,价格却便宜,点心这么涨价,那一斤也就10块钱左右。既然到了北海东门,顺脚进去溜达一圈是常有的事。进东门,过桥,往琼华岛山上走,上半月城就到了智珠殿。智珠殿入口和临上山蹬道的四座小牌楼是一下子就把我眼球抓住了的,它们是金色琉璃瓦的大屋顶,牌搂属于小型、低矮型,都不大,每座两柱,装饰华丽。两柱三楼,柱又短,楼屋屋顶又有正脊又有戗脊,大吻、仙人、走兽都不缺,本已显得巨硕肥大,额枋两端次间檐下靠柱又装短额,又装垂花柱,垂花柱低垂到几乎与抱柱石平齐,而那抱柱石又与护围山坡的矮墙在同―水平线上,整个看上去就像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戴着大人翘着护耳的大帽子,穿着大人肥肥的大袖袍子,支楞着小胳膊把两条大袖支楞成了水袖。实在是不成比例,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视觉震撼力,让你觉得很美,特别是那金光闪闪的明间次间屋顶,它们原本就错落着,长短高矮不一,肥厚不一,几座小牌楼簇拥在一块儿,更有着一种别开生面的聚合起落跌宕,由于低矮你不想看它们都不可能。它们靠着石台,站在院里望它们不需要望大牌楼那佯高高仰望,顺阶到山坡上回望,它们就更平易近人了,黄色琉璃瓦屋顶和屋顶大脊上戗脊上的黄色仙人、脊兽夺了所有景色画面,让你眼里全是金黄,金黄的瓦山金黄的仙兽,金黄的线条金黄的色块,面对着这样一个金色的世界,心能平静?

这是我见过的最低矮的牌搂,也是我见过的最富丽最灿烂的牌楼。

牌楼也叫牌坊,在中国建筑系列中它属于小品级的吧。

牌楼或说牌坊的建筑用材是多种多样的,北海公园里的牌坊有琉璃的,有石头的,有砖木结构的。牌坊数量也多,在现存的皇家园林中,数不上一也得数二数三。不留心没什么,一留心处处有牌坊的感觉。智珠殿下面的石桥西端就有一座牌坊,四柱三楼,金红为主色调,柱间额枋多层多格彩绘,一格一图案,十分精美。每根支柱柱脚下都放置了一尊小石兽,小石兽神态各异,像小宠物一样顽皮可爱。游人一般从南门进园,进园后过连拱大石桥到琼华岛。长长的石桥两端各有一座大牌坊,三楼四柱,木结构,南额题积翠,北额题堆云,楼檐下的斗拱颇耐品赏。专业术语说,明间为三昂十一踩斗拱,次间为三昂九踩斗拱,拉长了的品字形分布,有中心有对称,体现了一种装饰美。正对永安桥是永安寺,寺依山而建,30级石阶上是永安寺山门,在殿北有龙光紫照匾木牌坊,四柱三楼式。斗拱与堆云积翠坊不同了,明间是双昂双翘九踩斗拱,次间是双昂单翘七踩斗拱。翘昂斗拱是支撑屋檐的,分了四个等级,九踩斗拱为最高,有重翘重昂、单翘三昂等等形制。古建的构件和名称太复杂,解一个词得抻出一串名词来。咱不费那劲弄个十分明白了,知道翘和昂都是斗拱上纵向悬挑的部分就可以了,它们的实用功能如何行业之外的人很难搞清楚,猜想至少是承重的,外观上美不美则是我们这等人感兴趣的。有的游客懂点的还关注它的规制和等级。有游客就说,清朝的建筑不但对结构有严格的限制,连细小的构件和图案都不能随便使用,牌楼也如是。龙光紫照牌楼是违制的。怎么个违制法儿?同为皇家地界,斗拱翘昂是多了还是少?牌楼柱是高了还是矮了?说它违得有理。它在半山腰,如按规章建造,其画面就与不远的白塔不和谐,形成视觉上的比例失调,所以当时的设计者就遵从美学的需要藐视了祖制。他指的是这座牌楼的柱子,说柱矮柱短。

濠濮间平桥是石头的,桥北头的坊也是石头的。石坊仿木结构,两柱一楼,比较素朴,但在整体的景观效果中却很占分量,它是道坊门,也是个景框,门后的建筑桥两侧的水和山石因它而更生动。横额竖联也写得好。北横额题:汀蓝岸芷吐芳馨;南额题:山色波光相罨画。石柱两面都有联,北面联: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南面: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香秀而鲜。看景品联品额题,濠濮间的美不仅是立体化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美,时光里晴雨中的美也尽在其中了。

北海公园最引人注目的牌坊是琉璃牌坊。北岸西天梵境佛寺殿门外有额题须弥春的琉璃牌坊,小西天四面各有跨水石桥一座,桥前均有琉璃牌坊。西天梵境又叫天王殿,门前的琉璃牌坊是仿木结构的,北额须弥春,南额华藏界。牌坊是四柱七搂式,但那柱是璃璃柱,且是嵌在墙里的,墙为红墙,把柱间填得严严实实,每柱间各辟一座拱券门,三座门为中高侧低,中门前立一对儿雄狮。牌楼高大华贵富丽,气势不凡。小西天又称海岛、观音殿、极乐世界,在五龙亭西。跨水小石桥,小石桥头四面四座琉璃牌坊,坊坊雄丽,短墙相连,短墙四角又各有一亭,视觉上的震撼力冲击力可想而知。

琉璃牌坊在北京的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中并不罕见,国子监、东岳庙、卧佛寺、香山都有,但就数量和整体气势,是非北海公园莫属了。

牌楼、牌坊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也不是平白无故设置的。它由门发展而来,又与门有着种种密切的联系,从功能上说,有标志性牌楼,有大门式牌楼,有纪念性牌楼,还有装饰性牌楼。北海公园里的牌楼都是发挥着什么作用的牌楼呢?

细节看塔

初次去北海公园不看塔的人几乎没有,常去的人想不看塔也不可能,白塔是躲不开的景儿,里看外看,近看远看它都追着你,主景、借景、对景、衬景都少不了它,它是北海的标志性建筑,自耸立起来以后大概就没唱过配角。

白塔,清顺治二十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的。塔高35.9米(有说通高为40米的),最大径14米,方形基座每边的边宽为18.2米。由于塔通体都是白色的,塔下的琼华岛,或说万岁山、万寿山从此有了另一个名称――白塔山。白塔山多高?32.8米。白塔比琼华岛还高,又在琼华岛顶端最突出的位置上,如此显赫,人们怎么可能忽视它的存在!

白塔是藏式喇嘛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身立于白石须弥座上,须弥座为折角式,座上有三层圆台(金刚圈)承托塔身,塔身为覆钵式,正面有壶门式焰光门,内刻藏文咒语。塔身上部有细长的相轮(又名十三天)和铜质华盖,华盖两层,边缘悬挂小铜钟,计有14个,最上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整个塔身有306个通风孔,塔内有一通天柱,高九丈,柱顶放一金盒,内装舍利,塔下藏井内有旱船、佛龛、供桌、喇嘛经文钵和法物。

白塔建在原广寒殿的旧址上。

广寒殿是元忽必烈时琼华岛上的主要宫殿。琼华岛之名是金人起的。辽金时代这里都是行宫,金章宗留下的传说颇多。广寒殿在山顶,七间,经历了元明和清朝初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琼华岛以白塔为中心,南、西、北、东四面都布置有建筑景物。白塔后竖五根刹笋,设五门信炮。置炮,驻扎亲兵,是为防备急变,说明当时的局势很不安定,随时准备战斗。

顺治帝建白塔的同时建了永安寺。白塔是藏传佛教的塔,永安寺是藏传佛教的寺,一组完整的喇嘛庙。庙内有顺治建塔同年立的《建塔记》碑。

顺治帝是应喇嘛的请求在琼华岛上建的白塔。信奉佛教的满清王朝与藏传佛教有很深的渊源。是政治上的原因还是上的原因还是民族习俗习性上的原因抑或几种原因都有?到乾隆帝时,北海北岸耸起了大规模的喇嘛教建筑。

我对白塔四周的建筑印象最深的是其前的善因殿(万善殿),这是一座琉璃砖瓦建筑,重檐庑殿顶,四周满布琉璃小佛像,霞光中,那高密度纵横有序排列的小佛像有着太强的震撼力。记忆里,琉璃的色泽接近于晚霞,是褐红色的,在翠与白与青苍的护簇中弥放着夺目的光晕,在其它所有建筑的宁静中驰骋热烈。

北海公园的塔似乎并不太多,值得一提的还有现宝积楼西南的石佛p塔、建于大琉璃宝殿前塔亭内的七佛塔、万佛楼西侧妙相亭中心的佛塔、天王殿山门内石雕经幢双塔。石佛双塔是八角形三层楼阁式,两塔均为汉白玉石雕筑,塔身上方的三层楼阁内每层八面,均设佛龛一尊。七佛塔呈八角形,塔亭的八角形琉璃屋脊还承托着一座覆钵式鎏式小塔,小塔塔身两侧有垂珥,上部的塔刹由华盖和宝珠构成。这座七佛塔有故事。六世班禅进贡之品中有七佛,乾隆问七佛是怎么回事,问到的所有人都说不明白,包括僧人,最后询问在京的总理蒙古喇嘛教教务的查嘉大国师,又查阅了多部佛经才考证出来。乾隆帝就七佛问题写了篇学术著作,有关七佛的所有问题都讲明白了。包括七佛都叫什么姓什么,父母是谁,部族怎么回事、徒弟是谁等等,并叫人刻了七幅像在石板上,把自己的这篇御笔之文用四种文字也刻在一块石板上,装框嵌在空心的八角形塔中,又给塔加盖了一个大而漂亮的亭子,取名七佛塔碑亭。七佛刻得纤细,画面也丰富,画的顶端刻有四种文字的小说明,背景有树有果,佛不同,树种也不同,各佛双手都有物件,手心脚心都有花,每尊佛左右各有一弟子像,弟子像下还各有四人像,画面的空白之处还刻着小鹿小羊小草小石头小花流水之类,人间世态。就这么一说,您已经很动心了吧?特想去看看?希望它能开放。

妙相亭由48根圆柱支撑,底平面为亚字形,亭中汉白玉塔塔身16个面,每面一尊罗汉,共16尊罗汉,雕刻古朴,仪态庄严。这是临摹五代十国时一个高僧所画的应真像而刻下的,乾隆皇帝有诗赞,也刻于塔上。乾隆是很有表现欲的,在北海留迹甚多,读此塔也是在读乾隆吧。有时间有兴趣就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乾隆爷的文采。

细节看碑

既然说到碑了,琼华岛东侧山脚的琼岛春阴碑是不能不提的。此碑高达丈二,碑首四角攒尖顶,尖是球,四脊为透雕的龙,四龙戏珠,题材说不上新,别说皇家御苑的碑,就连民间看到的很多碑也喜欢在碑首雕龙的,越不越制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从琼岛春阴碑首攒尖顶的创意性上来讲,是很有新意的。此碑上有御制二字,不但是御制,还是御题,从碑身阳面的琼岛春阴四个大字,到碑阴镌刻的七律、碑右镌刻的七绝、碑左镌刻的七律,都是乾隆的作品,而且是他亲笔所书,即御笔。碑阴的七律诗是说琼华岛景,也是说心情:“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憾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我理解,这就是首写琼岛之春的诗。看到山上的艮岳石感古叹今,那些遍山的艮岳假山石都是满族人的老祖宗从北宋皇上的御花园里移来的,是宋亡金兴的见证,王朝兴衰里有太多的东西让人感叹。岩松变翠了,竹篁出新了,春天来了,心里高兴。作为皇帝、一国之君,此时的目光和心神都不应在这园子里,喜因嘉禾而喜,急为春耕春种而急,春天农事忙起来了,天的阴晴心的阴晴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赏春更要急耕忧农,天气好坏,得到的都应是捷报,也会是捷报。

琼岛春阴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燕京八景的提法和选定是在金代,不是来自游客推荐民主自由投票,它和文才也不错又喜游山玩水的金章宗有关。起源上的说法和八景具体所指以及所在地一直是有争议的,到清乾隆时想结束这种种争议,是否派员做了大规摸的考察不得而知,反正是最后由乾隆皇帝钦定了,下旨建了碑。琼鸟春阴碑只是八景碑中的一通,没想到这钦定碑又引起了新的争议。文人学者是永远不甘寂寞的。

琼岛春阴体现的是道家园林文化思想。对琼岛春阴景在何处,不应该有争议。琼岛,琼华岛,金章宗时列琼岛春阴入燕京八景,就应指的是整个琼华岛,争议在乾隆御题碑最早是立在了何处。清《内务府奏销档》上说乾隆十六年十一月初九日遵旨永安寺悦心殿月台上建造琼岛春阴青白石幢一座,但在乾隆十八年正月二十五日内务府奏案黄册中却记述说永安寺东边修建琼岛春阴石幢一座。从山顶到了山脚山根儿。是改计划了,还是建成后又从山上悦心殿移到山的东北角来了?争议的意义真不大,改规划设计乾隆爷又不是没干过,碑立在哪儿对欣赏琼岛春阴景色有影响吗?倒是碑立的位置对景观有个和谐不和谐的问题,是添堵还是添景增色。顺治帝建的白塔也许从景观效果上是个败笔,他没有从琼华岛的文化深层次上做过思考,塔建在什么位置、体量该多大比较合适也没认真想过。乾隆爷是一清二楚的。太液池是一池三山的结构,池是太液池,包括南海、中海、北海。此为一水,而非三水。三山,琼华岛是一山,团城在未成团城前也是一山,另一山则在中海,中海万善殿那地方以前称犀山台,也是岛。乾隆修昆明湖,完善了一池三山结构,昆明湖、太液池都是一池三山,载着千古帝王求长生当神仙的梦。海上三神山,方士糊弄帝王的,秦皇汉武都没能抵达,虚无缥缈,太液池三山则是实实在在的,长生不长生的,琼楼玉阁里的活神仙一般的感受则是实实在在的。一池三山体现了道家思想,从琼岛春阴碑往上直到白塔处的建筑也是以道教为主题,碑、见春亭、瑶池仙境、吕祖洞、仙人承露盘等等。乾隆帝挪碑位的一个想法是很实在的,立在山上宫殿群里,让宫殿像坟。

琼岛春阴碑应该是在现址建成的,而不是建成于乾隆十八年移位于乾隆五十一年。它一开始就立在了“向阳花木早成春”之处。

琼岛春阴原名琼岛春云,原名突出的是一个云字,乾隆皇帝定名时将云改成了阴。对春阴有各种解释,但用《周易》三百四十爻,东方为春,稼禾盼雨,雨降于阴的说法解春阴应该是比较贴切的,也与乾隆帝的御题诗意相合。

我对春阴碑须弥座上的雕刻很感兴趣,雕的力士、菩萨,四面都有,转角处也有,雕工精细中见朴拙,侧面的力士像是正面,阳阴两面两个相对着侧跪的力士居边,中间则一正面跪着的力土,都是单膝跪,兽头人身,正中力士的两侧,与侧身跪力士间是端坐的菩萨像。菩萨的身量比力士小,是从透视的角度还是从强调力士悍勇保护能力强的角度确定的比例?我不是在一处看到过碑上的这种浮雕图像,在香山的香山寺遗址的方碑上看到过,北海公园的《万佛楼瞻礼》诗碑上也有,均为乾隆御制,所以视其为碑上的乾隆符号。万佛楼被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日本部队抢掳―空,毁坏惨重,已成遗址,其诗碑移至小西天南,是刻有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最大最有气势最漂亮的碑。

说起道家文化,就不得不提仙人承露盘。北海公@的仙人承露盘是我读过刘心武的一部小说后才关注起来的,刘心武对北海仙人承露盘的描写让人恨不得立即到北海公园找到它。仙人承露盘也叫铜仙承露盘,在琼华岛漪谰堂后面的半山腰上,乾隆皇帝听了汉武帝的故事后才仿造的吧,在石座上建汉白玉蟠龙柱,柱顶端立一双手托盘的铜制仙人。仙人立莲花座上,宽衣大袖,长袖垂膝,大耳方鼻。盘接露水制丹药是为长生不老的,乾隆皇帝肯定没有蠢到要用此仙人所托的盘里的露水制药来吃,建它只是为一池三山仙人境中多一个点缀,起一个象征、企盼的作用。哪个皇帝不想成仙呢?

上一篇:湖田挂面 一碗外婆家的古早味 下一篇:瓦罐煨汤天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