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而耳顺”新探

时间:2022-06-08 09:11:06

[摘要]目前,有关《论语》的注本里,对于“六十耳顺”的理解,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尤其是对于句中“耳顺”的解释,都比较模糊。然而,同样记载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一书中,那句人人所熟知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句意却是毫无争议的,“逆耳”的意思更是清楚明了。《孔子家语》的成书年代与《论语》几乎为同一时期,“逆”与“顺”也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一对反义词,所以,根据“逆耳”之意来推论“耳顺”的准确意思是可行的。

[关键词]《论语》;《孔子家语》;“六十而耳顺”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48-02

在《论语・为政》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段很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译注》里,将此段话翻译为:“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①以上的翻译中,除“六十而耳顺”一句外,其他都译得较为精准。杨伯峻先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注释“耳顺”一词时又进一步解释道:“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得牵强,译者姑且作此讲解。”②

为什么杨伯峻说它很难讲呢?我们查一些较为权威的《论语》注本中有关“六十而耳顺”的解释即可知晓答案。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把此句翻译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③这个解释属于理解层面上的解释,还不能够证明这是不是孔子说这话的原意。

《论语注疏》中是这么解释的:“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正义曰:‘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④此处应当是古代有关于《论语》的注疏中,把“耳顺”之意讲得最好的了,如其曰:“顺,不逆也。”从训诂学的角度,就“顺”字而言,固然就是“不逆”的意思了,但其最后一句“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却又讲得模糊了。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对“耳顺”一句解释道:“耳顺者,神气风霆,闻声皆,通于人天也。耳顺之文甚异,孔子神人,诚非浅儒所能测。”⑤从中可以看出康有为对“六十而耳顺”这句话也很费解,所以才说“耳顺之意甚异,孔子神人”之类的话,当然这也道出了文人们的普遍感觉。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尤其是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已经开设,将《论语》翻译成各国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著名翻译家林戊荪的译作《论语新译》就属于很多《论语》英译本中的集大成者。林戊荪在《论语新译》中将“六十而耳顺”一句翻译为“At 60,I was able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in what other people told me”。⑥中文的意思就是“到了60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林戊荪在翻译《论语》时,虽然是在吸纳和纠正前人的基础之上,也参考了古今《论语》各类权威注本,但有关“六十而耳顺”的翻译很显然还是承袭了杨伯峻先生的观点。

那么,孔子所讲的“六十而耳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更为权威的证据来解释这句话?说到这里,有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同样记载了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六本》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这句话中“逆耳”二字让我对于“耳顺”之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可否通过已熟知其义的“逆耳”来推出词义仍模糊的“耳顺”之意呢?孔子是春秋后期的人物,而早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就已经是一对反义词了,《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卫国的大夫石劝谏卫庄公时所说的一段话,石列举了针对性较强的“六逆”和“六顺”的例子来警醒庄公不可因“去顺效逆”的做法而快速招惹祸端,原文如下:“石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⑦由原文中例举的“贵贱”、“少长”、“远亲”、“新旧”、“小大”、“淫义”等反义词便可推测出至少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已是一对反义词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逆耳”与“耳顺”也应是反义无疑,我们知道“逆耳”二字就是话语“不中听”、“不好听”的意思,那么“耳顺”的意思自然就是话语“中听”了。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20卷,是由孔子门人所撰。由于《孔子家语》原书早佚,故有学者认为现存《孔子家语》是后来儒者的伪作,王柏的《家语考》、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范家相的《家语证伪》、孙志祖的《家语疏证》均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而朱熹的《朱子语录》、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的《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

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孔子家语》不仅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原始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地方明显地胜于其他相关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王承略的《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也有学者不仅研究证实了《孔子家语》的真实性,而且提出《孔子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此说详见庞朴的《话说“五至三无”》一文(《文史哲》,2004年第1期)。

退一步讲,纵使《孔子家语》里有部分内容是后世伪作的,但绝不能否定其全部内容的真实性。例如《孔子家语・六本》中的这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应当就是原本《孔子家语》保留下来的内容。早在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中就已记载道:“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原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⑧从文中就可以知道,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历史人物张良已经熟练地引用这句话来劝谏,而且是脱口而出,可见这句话在当时就已经是流行的名言警句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确是散佚之前的原本《孔子家语》中就有的内容。理由如下:第一,由于司马迁是西汉前期的历史人物,故可以推测出,至少在西汉前期,《孔子家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写文章及说话的口头语。这些经典的口头语可能是被口耳相传地保留下来,有幸没有随着文献的损毁而流失。第二,西汉武帝之时,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那么有关儒家的一些经典便有条件被广泛地搜集和整理并且流传,所以司马迁引用《孔子家语》中的名言也是符合情理之事。第三,《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权威的信史之一,作者司马迁身为西汉初期的史官,是能够大量接触和阅读西汉王室秘藏史书的,故司马迁对西汉初期史料的搜集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而言就更为权威。《史记・留侯世家》中沛公与张良对话时所引用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很明显司马迁是不持怀疑态度的。这也就充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口头语在刘邦、张良时期已经相当盛行,而刘邦、张良则属于战国末期的人物,这就更加说明了“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这句话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流传的很广了。

所以,“忠言逆耳利于行”中的“逆耳”二字是可以用来推敲“耳顺”之意的。很显然,在“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句中,名词“耳”字被活用作动词“听”了,所谓“逆耳”就是“逆听”的意思。逆者,不顺也。那么“忠言逆耳”的意思就是忠言听起来不顺耳、不中听。反之,“耳顺”之意就是“听顺”、“中听”、“听起来顺耳”的意思。那么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其实就是“六十而忠言耳顺”的省略,由于“忠言逆耳”在当时已经人人皆知,故省略“忠言”二字以后,当时的人们也能理解孔子所说“耳顺”表达的就是“忠言耳顺”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60岁的时候,任何忠言,都能听得进去了。”这也就精确地反映了60岁的孔子在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已经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话属于“忠言”、哪些话是“利于行”的了。且退一步讲,对于60岁的孔子来说,无论听到的这些话是否是忠言或者中听与否,已经没必要去作什么激烈辩解了,因为60岁的他已经心如明镜,对利益的追求已如浮云般淡泊,俨然是一位慈祥而又睿智的老人,与世无争,举止之间尽显包容天地的广阔胸怀,又能有什么话会让这位老者感到不顺呢?这也许就是孔子之所以说“六十而耳顺”的原因吧。

[注 释]

①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页、第13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页。

④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⑤清・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页。

⑥林戊荪:《论语新注》,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6页。

上一篇:维吾尔木卡姆中舞蹈艺术作用探析 下一篇:浅谈项目施工进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