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6-08 06:54:48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公路的路面基层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重大,本文对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基层施工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北方地区的公路飞速发展,公路的建设周期越来越短。十几年前一条公路从开工到通车一般要年时间,后来逐步压缩到3年,近期有的省份将公路的工期又压缩到2年。随着总工期的压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时间相对减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如何快速高质量施工。

1 、施工前准备恢复中线,每隔10 m左右设一中桩,并在路槽两侧设置边校和护桩。对将要铺筑路段的级配碎石底基层进行检查,弯沉、高程、平整度等控制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材料控制。材料采用同心碎石场生产的1号、2号、3号、4号料和普文河滩料1号、2号。掺配比例:1号、2号河滩料掺30%,石灰石掺70%。掺配比例为:1号:2号:3号:4号=27%:28%:17%:28%。最佳水泥剂量为5.0%,最佳含水量4.7%;缓凝剂最佳掺配置5‰。水泥进场后,分别对渗入缓凝剂之前和掺入缓凝剂后的水泥进行了初凝和终凝时间的测定,以指导施工时,最佳碾压时间的控制。

(2)施工组织。拌和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台南方路机500型模块式稳定土拌和机集中拌和,ZL50装载机三台上料。稳定料拌和好后,由25辆自卸车汽车进行运输,试验确定满足运输要求。

(3)摊铺现场。采取DT1300A型摊铺机1台,普通工人25人。YZ20压路机1台YZ32压路机1台,洒水车1辆。摊铺机每次摊铺长度为40 m。工地安排了3名技术人员在现场负责,1人负责现场指挥,2人专门负责标高和平整的控制,由25个工人配合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完成铺筑边缘的修整、粗细料离析等局部问题的处理。

 2、 配合比控制。当两个厂家的料相混合时级配变异在所难免了,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即使是同一厂家的料,也仅是相对几天级配固定,换新筛网后、筛网磨损后、振动筛激振力整调后均会引起石料的级配变异。在做目标配合比时一般施工单位都没有大规模进料,做目标配合比的样品大多是从生产厂家取样或从施工单位进的少量料中取样,往往大规模进料时与前期的样品差别很大,这是由于我国石料加工水平普温较低决定的,是一个普遍问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配合比是动态的,即在设计的级配范围内变化,关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级配范围,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给的范围大宽,建议采用06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配合比调整时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根据原材料调整配合比;②根据施工能力调整配合比。根据施工能力调整配合比是一个新思路,是基于骨架密实结构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最大粒径的粗集料相抵,形成了很好的骨架,但由于缺少中间档的料,摊铺时离析严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施工难度较大。但是,如采用抗离析的摊铺机经改革施工工艺,如果能达到如图效果将是理想的骨架密实结构。

3 、施工拌合控制

结合实践采取基层试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的铺筑工作,用人工配合摊铺机进行了一层铺筑,摊铺整形好后立即进行碾压。施工中,从拌和站到摊锦现场都严格地控制了施工质量。拌和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如拌和出来的水稳料不合格,则摊铺出来的水稳层就不 合格,因此项目部严格规定:不合格的混合料不得运到施工现场,并设立拌和站试验室和试验人员严格控制混合料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

(1)水泥剂量。拌和时,先在拌和机调试时进行水泥剂量的滴定试验,将水泥掺量调试稳定,然后在正式拌和时,加密水泥滴定试验,以检测水泥的剂量。直至水泥的掺入量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每小时做―次水泥筋定试验。如水泥剂量不符合要求或偏差较大,应立即反馈到拌和机操作人员,对拌和机进行停机检查调试,每天施工结束以后清点水泥用量并与摊铺数量核对,以便更好地控制水泥用量。

(2)含水量。根据最佳含水量4.7%,确定拌和站拌和时的含水量为5.9%,运到工地的含水量为5.6%,碾压时的含水量为5.1%,碾压时因局部含水量过高,出现了“弹簧”现象,后来经试验确定将碾压时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低1%,现场控制为4%。5%之间,碾压的效果较好,考虑到气温影响加上损耗,拌和后的集料早上7:00-中午11:00含水量为5.4%,中午11:00-下午3:30改为5.9%,下午3:30~5:00改为4.6%最佳。

(3)级配。采用的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设有4个料仓,集料先将石灰岩1号、2号料和河滩1号、2号料按其掺配比例进行拌和,各个料仓出科口按照配合比调试好电机转速以后,能较好的控制集料的级配。

(4) 通过采用体积和质量双控,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渗入量。

4 、混合料运输

为了减少运料车在施工过程中对路面结构层的破坏,要求运料车的总重(含车重)不超过30t,同时严禁采用后八轮车辆进行基层施工。”河南某高速公路做了上述要求,笔者认为不尽然。国外一些国家也修筑了相当数量的半刚性基层路面,并不要求限制车重,反而要求施工刚结束对上重车跑一下,人为制造一些微裂缝,以减少半刚性基层使用中的开裂。虽在我国不提倡这样做,但也不必将基层得看过于娇贵,上大车应该没问题。 对运输车装料对,运输车距拌和机出料口的高度应尽量小,以最大限度料离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水分的散失,运料车必须用彩条布或帆布覆盖。没有配备覆盖篷布的运料车不准运料作业。

5、 基层压实

(1)压路机配置。30 t胶轮压路机l台。18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进口国产设备均可。20 t振动压路机2台。22 t进口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

(2)压路机组合方式。1台18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与1台30 t胶轮压路机组合,1台22 t进口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与1台20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组合,另1台22 t进口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与另1台20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组合,两组振动压路机同步前进、同步后退。上述碾压工艺适应于基层厚度20 cm的骨架密实结构,对于较薄的基层或悬浮结构基层,可酌情减去第二遍、第五遍。采用两套设备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为了提高施工速度,可以来用两套拌和设备、两套摊铺设备和两套碾压设备施工速度可以翻倍。如果有两个作业面,两套设备可以同时施工互不干扰。如果作业面有限,只有一个作业面同样能够进行两套设备配合施工,工艺如下:一套设备先行施工,待汲压完成100 m左右时,直接在下基层上进行上基层施工,两套设备一前一后,相距l m左右时,两层碾压分别进行,在4 h-6 h内完成碾压。笔者曾组织过这样的施工,不用等待养生工期满,施工速度成倍增加。这项技术的关键时碾压要及时,湿压设备能力要加强,压路机配套要合理。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全厚式施工技术,将上、下两层基层大厚度一次摊铺成型,省去了养生期,避免了层间联接不可靠问题,施工速度大幅度提高,代表未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方向。

6 、结束语水泥稳定公路基层,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现在的公路上总是通往体积大、质量大的车辆。水泥混合料具有强度高、抗冻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的用于公路的基层。为避免因为基层质量的问题导致的路面过早的出现损坏的现象,施工单位必须对水泥混合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遵守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确保质量。

参考文献[1]李小敏浅谈高等级公路的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2006,07.  

[2]吴茂营浅谈如何控制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J].科技咨询导报,2007,10. 

上一篇: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地下空间开发规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