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在采访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隐性失实

时间:2022-06-08 06:23:04

浅谈新闻在采访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隐性失实

[摘 要]新闻的隐形失实是指相关记者或者编辑非主观故意,由于采访不深入,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没有了解作者用词的真实意义,把新闻事件中的个别事实拔高到一般性事实,无形中使原消息反映的事情升格了,造成的这种失实。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发生的几率很大,因而危害也很大,因而只有坚持做到新闻事实真实的反映生活,才能达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们大众的目的。

[关键词]隐形失实;真实性;新闻;编辑

看到这个题目,读者肯定会感到惊讶。新闻作品在编辑过程还会失实?失实稿件怎么会从编辑手中过关?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隐性失实”。之所以在失实面前加上“隐性”二字,原因在于除了稿件作者和被采访地区少数人知道外,其它读者很难觉察到某一消息或通讯的失实。

新闻的真实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有具体内容的。一般新闻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新闻报道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必须准确无误,一一交代清楚。2.新闻报道的事实,包括具体环境、背景、原因、结果、心理活动,必须真实可靠,确有其人其事。3.新闻报道出现的史实、资料、典故,必须准确科学,并经核实,尚有争议的认识不能在新闻作品中作为例证在报道中出现。4.新闻报道对客观事物的说明、解释、评价必须有根有据,符合实际,恰如其分,计划不能说是现实,个别不能说成一般。尤其是揭露性报道,要有真凭实据,要经过权威部门的验证。5.新闻报道使用的语言,应当准确、朴实、具体生动,忠实愿意,去掉夸张性的形容词,多用实词。

对照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就不能判断出下面举例是否属隐性失实。

例1 笔者发往媒体的一篇反映场办工业走出低谷困境的稿子。其中题目是这样写的《外抓销售龙头,内抓节能降耗——XXX农场八厂两矿无一亏损》。笔者在这里使用的关键性词语是“无一亏损”。之所以使用“无一亏损”而未使用其它“厂厂赢利”、“家家赢利”一类词语,就在于该场工业虽然从低谷中走出,总体上出现赢利,但还有个别厂是处与平衡。所以,笔者慎重地使用了“无一亏损”一词。可是,稿件发给媒体后,经过编辑同志的一番加工润色,题目分别被改成《XXX农场工业企业去年都交赢利卷》和《XXX场企家家赢利》。新闻稿件中,作者和某媒体使用了无一亏损和都交赢利卷、家家赢利所表述的意义是有区别的。编辑由于没有了解作者用词的真实意义,把新闻事件中的个别事实拔高到一般性事实,无形中使原消息反映的事情升格了,造成隐性失实。

例2 笔者在商场买了一双棉皮鞋,穿不到一天,前面就开线了。为此,笔者发给了媒体一篇反映皮鞋质量差的稿子。稿子经媒体编辑手后,题目被改成《皮鞋质量差 一天就开花》。这里编辑使用“开花”一词,就使原意拔高了。开线和开花所表达事情的程度有区别。前者轻,后者重。这里出现失实,属词语表达不当造成的。

例3 一位报道员写了一篇题为《流泪的老黄》的散文寄给媒体。两个月后,此稿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因字数不多,笔者摘录如下:自麦收以来,人们在去晒场的路上,总能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这就是XXX农场十七队的老黄。老黄打过“小日本”和“美国佬”。到了北大荒挨过整,了,老黄却从此金口不开。一天晴朗的中午,人们忽然听广场上传来阵阵急促的锣声,莫名其妙的人们越聚越多,老黄这才指指天又指指晒场,做了一个收场的动作。人们明白了却又哄堂大笑起来,人们的笑容还没有退去,天空便乌云密布,慌忙的人们急忙奔到晒场。收完场,雨也停住了,队里广播正播着救灾捐款的名单,当念到老黄时,晒场的人们惊呆了“2000”元。第二天,人们拿着家什静静的站着,等老黄收第一铲。两滴混浊的泪水从老黄眼里流出。对照新闻的五要素,这里有两个不明确;人物和地点,老黄叫什么,文章自始至终未能介绍。再者,这其中有许多是作者集中概括的和虚构出来的,如“2000元”捐款、两滴混浊的泪水、人们拿着家什静静的站着等。作为一篇文学习作寄给媒体,作者当然希望能见报,可是,见报后与作者原意相背。文学作品当软新闻发,使作品出现失实。因文中叙述老黄捐了2000元,惊动了上级某业务部门领导,让查清何许人也,问为什么这样的典型不上报,经过作者一番解释,才解除了一场误会。

例4 还有一种是在写作采访过程中就出现的隐性失实。“昨日”的画面配今日的文字,是许多记者偷工减料惯用的手法。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四季歌的报道中。每到春播、夏管、秋收这些季节,一些记者出于图省事,经常是把文字稿写完后,不去现场拍摄记录当今发生的工作场面,而是习惯于在资料带中找一些能配的上图象进行剪辑,发给电视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张冠李戴”。“张冠李戴”不是人物而是与人物想匹配的附属工作环境和物件。去年,某电视台为了配合一个重要的部门会议,希望某典型人物能有一个维护机械的工作镜头。可是由于电视台的记者到达典型人物工作场所太远,而该典型人物恰巧在记者的所在城市出差办事。为了图省事,记者就要求这个典型人物在城市附近的地方找到了相似的机械,让这位典型人物摆了几个“造型”,算是完成了一次采访人物。当这条新闻播发后,谁能知道这其中的隐情呢。

新闻稿件在编辑过程或是采访中出现隐性失实虽不多见,但就其对记者和读者的影响不容忽视,依我个人之见,有三点坏处;首先,影响了编辑在通讯员中的形象,使通讯员产生一种错觉,新闻事实夸大,拔高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是经谁手的问题;其次,降低了记者在当地领导和读者中的形象,认为记者写的稿子可信度不高,芝麻大点的事可以写成西瓜;第三,降低了媒体在读者中的可信度,虽然失实稿件是极少数的,但知情的读者看了后认为媒体在唱高调,久而久之这使读者与观众产生逆返心理。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杜绝一切失实性报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长期贯彻始终的一条不变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做到新闻事实真实的反映生活,才能达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目的,做为新闻作品的关口,编辑应该严格遵守这一原则。一篇消息和通讯到了编辑手中,题目怎么改,文字怎样润色,应该本着忠实于作者原意原则,把好编辑审核这一关,做到这一点,对作者、读者、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件益事。

参考文献:

[1]黄建国.透视新闻报道中的新型隐性失实[J].传媒观察,2008(9).

[2]何丽萍.新时期新闻失实探源[J].新闻窗,2011(2).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培养人才档案信息整合... 下一篇:哈尔滨市农民信息需求调查简述